明星分身容易,“切片”是不是一门好生意,终归看消费者是否买单。
评论员丨陶凤
近期,出现在直播间的演员朱梓骁,一天到晚都在吃鸡爪,被指“骗照”“骗播”,网友直呼简直是假得不能再假了。
朱梓骁一言不发、低头吃鸡爪的画面,其实是抠图将网红明星的吃播视频嵌入直播间。
这种“直播切片分销”模式早在2022年出现,被各路网红明星大肆使用,如今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
哪怕画面中有“朱梓骁授权直播间展示效果非真人”的提醒,但并不妨碍这种直播模式把消费者看得迷迷糊糊。
对产品“吃不停”,对互动“置之不理”,只会机械性地“鬼畜式”播放,难免让消费者产生不适,如此糊弄,谈何尊重。
事实上,除了朱梓骁,疯狂小杨哥、郝劭文、多余和毛毛姐、黄圣依等都开启切片授权,形成账号矩阵,在各个平台进行切片分发。
“切片带货”走红有其商业逻辑。通过授权,“切片”实现了明星网红ip价值的复用,他们的ip形象和影响力资源便可以逐级分销,成为多个直播间的大卖点。
如此看似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成本的痛点,又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
对明星来说,一个录好的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一劳永逸。对于商家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带货成本,更多分身也就能产生更多收益。
但,省时省力未必代表这是一门好生意。
好生意的评判标准,不是简单的“有利可图”,也不是一时的“多快好省”“一劳永逸”。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商业行为的可持续性,对商家和消费者是否双赢。
直播带货之所以能够成功“圈粉”,在于在直播过程中,无论是明星还是主播,“有人”会主动顾及消费者的感受。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讲解和推介商品,这种真人的亲密互动,不仅能让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好,也让明星积累了好口碑。
反观切片直播,更逼近一种“无人”直播的效果。对于用户来说,更像是早期的货架电商,模糊了直播与货架电商的边界。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让人担忧的是,一纸授权让分身随处可见,授权后大家对责任却常常视而不见。
部分明星利用“直播切片”疯狂授权,赚足大量佣金之后,选择“过河拆桥”,对商品质量不管不问,出现问题后一味“甩锅”。
而“直播切片”的抠图操作,除了涉嫌欺骗消费者,还涉及复杂的知识产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当引起相关机构、商户以及主播的重视。
明星分身容易,“切片”是不是一门好生意,终归看消费者是否买单。
商品质量、渠道保障、效果宣传,对“真人”“假人”必须一视同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夸大宣传、欺诈行为,如果危害消费者利益,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来源: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