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月29日,著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因病去世,享年76岁。
2014年4月4日,大卫·波德维尔出席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评审团记者会。视觉中国 图
波德维尔或独立撰写、或与妻子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合著的诸多电影学论著,如《世界电影史》《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好莱坞的叙事之道:现代电影中的故事与风格》《电影诗学》等,早已被一代代影迷读者奉为经典。
《世界电影史》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好莱坞的叙事之道:现代电影中的故事与风格》
《电影诗学》
他在《香港电影王国》(旧版译为《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引用《纽约时报》影评文章的那句“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则早已成了世人研究、评价港产片时最爱使用的金句。此外,他还常年为影迷津津乐道的cc收藏版(the criterion collection)dvd制作花絮内容和评论音轨,在电影文化普及上,做出过巨大贡献。
《香港电影王国》
大卫·波德维尔1947年7月2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据其本人介绍,因为家里经营的农场远处偏乡,小时候他根本没机会去城里看电影,只能在电视机上看些好莱坞老电影。“但我从12岁开始就看了不少关于电影的书籍,就此对电影产生了巨大兴趣。不过那时候有关电影的书本身就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讲电影历史的书。此外,我也读影评,包括时尚杂志上的影评专栏,以及《电影季刊》《电影》和《电影文化》等专门性杂志。16岁,我考出了驾照,终于可以自己开车去附近城里看新上映的外国电影了。于是我看了费里尼的《八部半》,还有好多奥逊·威尔斯的电影。闲下来,我也尝试过自己制作8毫米电影。”
之后,他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英语专业就读,原本打算要做高中语文老师,但始终难以放下对电影的强烈兴趣。尤其是大学期间,他通过组织校园电影放映俱乐部,接触了大量好莱坞经典作品和最新的外国艺术电影,终于决心要改变人生规划。“1965年的秋天,我在纽约布利克大街电影院看了沟口健二的《山椒大夫》,被深深打动。我想要更多地了解这部电影乃至电影本身,于是同时申请了爱荷华大学和纽约大学相关方向的研究生资格。”
最终,他被爱荷华大学录取,完成研究生课程后又加入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长期在传播艺术系担任教职工作,直至2004年退休。
终其一生,波德维尔共撰写、合著或编辑约22部书籍,既有针对单个导演的专门论著,如《德莱叶的电影》《小津与电影诗学》《爱森斯坦的电影》等,也有着眼于不同国家电影风格和电影制作模式的《香港电影的秘密》和《经典好莱坞电影》(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更有与妻子汤普森合写的电影研究入门级教科书《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该书于1979年首次出版,之后一再更新再版,被翻译成十数种语言,影响力巨大。
此外,夫妻两人还在网络时代开创性地办起了名为“电影艺术观察”(observations on film art)的个人博客,分析电影理论,介绍观影感受,忙得不亦乐乎。博客上,波德维尔的最后一篇发文,来自2月26日,他去世前三天。文章介绍了标准公司在线平台三月即将推出的侯孝贤导演作品选,强调这些影片在西方平时很少能看到,“但对于那些欣赏他晚期作品的人而言,这些影片也绝对有必要看一下——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专程去布鲁塞尔和台北看过这些影片的胶片版放映”。
波德维尔的死讯传出后,全球各地大量电影学者、影评人均通过各种方式致以哀悼,包括好莱坞著名编剧大卫·凯普、制片人詹姆斯·夏慕斯在内的多位电影人,也在社交媒体上诚挚感谢波德维尔为电影艺术的普及所作出的贡献。
《爆裂鼓手》《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更是表示,“我从大卫·波德维尔那里学到的电影知识比从其他地方学到的都要多。对我来说,他就是美国的安德烈·巴赞……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电影理论与电影评论相结合。他的《电影叙事》一书,改变了我对故事的看法;他的《光影人物:论电影场面调度》(figures traced in light)一书,改变了我对取景的看法;他的《好莱坞的叙事方法》,改变了我对好莱坞的看法。他是一位巨人,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电影评论家和电影理论家(说到底,我们这些人都是同一类人),全都欠他很多。”
笔者此前在《外滩画报》周刊担任编辑时,与波德维尔有过两次接触。一次是想刊载他个人博客上的一篇关于坐在影院头排观影个中况味的趣文,发信询问可否授权以及该如何支付稿酬。他很快回函,欣然应允,并表示无意收取稿费。另一次是在策划的影评人访谈专题中,也包含有波德维尔。他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最喜欢的导演是小津安二郎,但没有特别喜欢的影评人;至于影评人、教授、作家的多重身份,他还是“最喜欢教书和写作”,尤其退休后“在电影博客上的写作给了我很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