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一阵子欢乐喜剧人爆改韩系美女大火之后。
同样被爆改的童年古装女神却大翻车,画风直接撞脸性转版男明星。
广大路人网友也看不过去,纷纷为美女鸣不平,流水线作业就此失灵。
当审美被幼态、上镜等流量辞令裹挟,就逐渐被歪曲成固化且浮夸的反智审美。
于是呈现出有的人爆改后惊为天人、有的人反倒泯然众人,更有甚者十分雷人的情况。
©笨蛋狗狗
流水线爆改的背后,反映了制式审美截然不同的影响力。
所谓制式审美,是指由明确规范严格定义的标准化审美。
若掌握的好,它呈现的美清晰又精确,自带不需多言的边界感。可若掌握不好,结果就是在范式规训中迷失自我。
就像对普通人增加华丽度非常友好的爆改妆,反而会拉低明星的美貌水准。
包括之前素人与明星同框合照,美颜开大直接让后者面孔变形一样。
为什么同一套制式审美运用到不同人身上效果会截然相反?
除了妆面风格、制式审美还在哪些层面产生深刻影响力?
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种约定俗成的审美、让其为我所用?今天就来一一解答。
同样的爆改,怎么时灵时不灵?
脸谱化爆改的制式审美,改的是一键美颜般的术式规范。
从上到下具体表现为眉眼处夸张的线性结构+换人种式美瞳+突出高度差的光影关系。
特别是眉毛睫毛的毛流感,是强化美貌+突出野生/妈生感的核心。
对眼裂长宽基础都欠佳的人来说,下睫毛伪装出的比例能有效放大双眼。
但对五官够大且比例和谐的人来说,一味地用毛流感描绘眼睛,反而会过犹不及。
看美眸达人王祖贤,眼部比例是大、但不是夸张的大。
修饰眼部结构靠刷睫毛+自然包边眼线足够用,此时灵动感>妆感,就很有天生美人的氛围。
那些让人无比怀念的、古早且自然的美人状态,与现在高曝光滤镜感的无暇美截然不同。
因着带有自然红晕的健康肤色、以及未被美瞳遮盖的眼神光,美得松弛又从容。
再看标志性的颜重心鼻子,爆改核心是描绘出美术作品般的骨相结构。
同样,对线条模糊的塌鼻而言确实是平地起高楼的视觉魔法。可把这一套用在基础良好的鼻子上,就会得到鼻尖将要飞出的曝光感假鼻。
左→右 | 宽鼻变窄、江玉燕上镜鼻、画蛇添足鼻
客观说,高光阴影的修饰逻辑是合理的,符合古希腊雕塑美鼻的范式。
结构明显的欧美鼻确实也是同类光影质感。
但问题是真正的骨相高差带来的明暗对比是干净的。
而上镜修饰效果依旧明显的视觉美鼻,在线下社交距离中大概率显脏、得不偿失。
上有属灵的眼变眸光暗淡的模式化美,下有属欲的唇一键成m字嘟嘟唇。
不论哪种唇形,一律靠咬唇妆+加深人中窝带来娇嫩感,欲得毫无张力。
丝毫不顾及线条不够蜿蜒曲折的唇形并不适合边界模糊的咬唇感,更适合勾勒清晰的唇线带来的端庄美。
类似乔妹、金喜善同款狭长平直的唇形,画m字唇妆反而会显得小气。
对很了解自身美貌特质的美人来说,我们很难找到她们为了追逐流行而让美感大打折扣的实例。
这一点全智贤也是如此,就算是莹润唇感也会画满、力求自然。
至此,公认天然感美人与爆改后美人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了。
爆改妆背后的制式审美,益处在于让原本规整度+美感欠缺的脸、拔升至上镜美的高水准平均线,还能掩盖衰老痕迹实现无龄化美感。
弊端在于缺乏因人而异的刻画,一套范式走天下。
将极具生动偏离的美人特质与棱角磨平,把天生丽质变得泯然众人,最后只剩一张张色感雷同的美丽假面。
更应了那句老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简单的烹饪”。
得到的扎心结论就是爆改后呈现的美感与原生颜值是往往是相反的——对普通人很友好,对大美人不太友好。
韩国cosmo妆面 | 精修滤镜质感不如内娱红毯生图
四千年出圈妆面 | 天仙爆改网红
而任何一种制式规范但凡有受众受益、就有存在的价值,在其他审美环境里也是如此。
所以,制式审美的存在不仅必要,还具备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着装层面更约定俗成的影响力
爆改妆展示了妆容层面的制式审美,而它更广泛的影响力体现在着装层面。
正如制服的存在。
制服作为古时依据社会地位的高低划分的服饰样式、以及现在不同群体穿着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让其成为制式审美的突出载体。
《穿制服的姑娘》1958
而具备显著群体属性的我们又是服饰的载体,两相结合后让制式审美具备场域性+职能性两大突出特质。
场域性简单说就是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服,职能性则体现在被要求的着装规范是实用的、而非纯然的审美垄断。
两大特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在长期的社交实践中形成约定俗成的美学影响力。
《坠落jk与废人老师》2023
①场域性对风格氛围的影响
因受到共同行为规则制约、且拥有一套惯用的社交辞令,决定了场域性对风格审美大方向的把控力。
就像各大奖项、晚宴的红毯现场,华贵的宫廷风+优雅的复古风是默认的美貌名片。
金球奖2024 | 身穿“超级巨星芭比”套装的罗比
评论家选择奖2024 | 身穿armani privé红玫瑰高定的艾米莉
此时常服是不够规格的,审美也可以突破日常限制卷一些新技术与新花样。
典型如“时尚界奥斯卡”metgala,美就美在契合风格主题的dresscode着装规范。
metgala 2023 | 致敬老佛爷的经典审美
今年metgala红毯主题是“睡美人:唤醒时尚”。
从各大高定品牌的设计表现来看,审美复兴的指日可待。
julien fournié 2024 ss | 暗黑童话系列
随着着装生活化+职场化的需求增高,制式审美的场域性就体现在不同风格的工装上。
此时美则体现在系统化的规范性+契合场域的妥帖性,远比单纯的展示流行更重要。
《法外风云》2013 | 陈法拉
《机智医生生活》2020
《机动警察》1989
等到享乐需求取代生存需求,浪漫的度假风+肆意的辣妹风变成主流。
《野孩子》2008
于是我们会看到脱离场域限制后很反差的风格呈现。
此时再去强调严肃的职业感,反而会显得木讷且不合时宜。
©小肖肖肖乐
②职能性对实用细节的影响
制式审美的场域性深刻影响着职能性的表达,上面聊到的不同性质的工装就是直观体现。
在满足职能需求的前提下,着装按照不同地域文化、风格魅力细分还能呈现出时尚派性感。
《穿普拉达的女王》2006
或是大和抚子般充满女子力的ol风,顺带解锁丝巾的100种职能性运用。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2016
而乍看呆板的学院派,也能翻新出geek风。
《allure》2024
以及拽妹版jk女高风。
将原本硬性的着装规范,通过细节的灵活处理展现出别样的多元魅力。
《少女特工队》2004
包括秀场的沙俄贵妇风,因着不同妆造配饰的辅助更大化凸显了服装的设计美感,给我们的日常搭配带来积极启发。
ralph lauren 2013 fw
而爆改妆作为制式审美的一小部分,是满足上镜需求、具备参考价值的。
只是后期玩梗太过,才走向美感失调、引发反感。
©噗噗叽哇 | ©eden
我们始终需要规范性产物为审美托底,因为全然放纵下行的审美自由不是真的自由,只是不能完全被范式所统治。
对这个度的把控与取舍就很关键。
面对制式审美又该如何取舍
就像人们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一样,我们也很难穿好超越个人生活体验的风格。
不同圈子有不同圈子审美规范,核心在于弄清与自己关联密切的风格、以及向往的风格,它们的存在机制是什么,并用审美传播的“五w模式”进行取舍。
2023温网老钱风
所谓五w模式,是指who:传播了哪种风格审美。
says what:风格的具体表征是什么。
in which channel:在不同社交媒体的流量规则下着重表达出哪种特质。
to whom:风格受众有哪些。
with what effect:对受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力是否会持续。
正如近期被《繁花》带火的纸醉金迷摄影风,既贴合娱乐话题,又契合新年盛景的闪亮华美。
这种颇具仪式感的限定款制式审美,就算与自己的风格大数据不匹配,跟跟风也无妨。
因为主打全民狂欢的欢庆氛围,更多人的参与也从侧面证明了优质审美的普适性。
dior 1998 ss
《了不起的盖茨比》1974
即便存在同质化隐患,整体对大众的风格塑造+审美体验也是利大于弊的。
包括之前爆火的旅游景点写真,让每个女孩都体验一把精致的华丽变身。
就算被一些不怀好意的声音说成流水线公主,影响力仍是美好正面的。
©一个在版纳的化妆师大卷
让人感到自信的制式审美不应被妖魔化,真正该严肃以待的是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审美认知的产物。
就像现在明星官方物料+电视剧中浓厚的滤镜,对面部的过度修饰让大众对真实的自然美产生认知失衡。
于是不能接受明星有纹路了、有毛孔了,凹了垮了...
包括对肤色的过度修饰,让身为亚裔的我们再难看到健康黄皮明星的审美呈现。
线上模式化的硬照精修+线下谨慎到不敢笑不敢动的精神面貌,让大众一边感叹当下贵圈红毯自然的“活人”少,一边考古女星古早照片。
芭比粉的实际妆效
这些才是面对制式审美统治是该警惕并酌情舍弃的部分。
就像很多穿搭种草,种草的不是衣服而是非人的身材比例,此时理性并清醒的筛选就很重要。
面对任何一种流行风格也是如此,当个人收益不能抵消潜在弊端时,不随大流就是有用的破局方式。
这也是一些小众文审美现象/文化存在的核心价值。
《elle》2024 | 不如将冷艳酷飒贯彻到底
包括冬天盛行的光腿神器、选不好就像假肢,与其硬穿还不如直接选显眼包新年时髦单品——红丝袜。
顺便体验一把玩转限定制式审美的欢乐。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制式审美并非一成不变的刻板。
不同社会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它的需求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这些变动的规律才是流行真正值得我们跟随并掌握的部分,并在将其与个人特色融合后,创造出实用且有说服力的美学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