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启幕,中国作家网各频道编辑记录下2023年与文学生活相关的吉光片羽,我们希望,它们成为坚固的坐标,激励我们再一次稳稳出航。
——编者
确认新的开始
张俊平
原创频道工作会议举办间隙,我们来到了易水边
2023年于我,最大的变化是离开了工作十年的鲁迅文学院,到中国作家网工作。如今半年过去,我一面努力适应工作内容和节奏的变化,一面还时时回想起在鲁院工作时的点滴,与同事们,与作家学员们。本来日久情深,人之常情,恰如现在在中国作家网待得愈久,愈加确认自己“网站人”的身份一样。从芍药居到团结湖,从“鲁院人”到“网站人”,十年时光足以改变和养成很多,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缺点努力改正,优点让它尽量放大,这是我对本命年的自己,也是对新环境的态度。
3月,我带了在鲁院的最后一届高研班,玉兰花开了又落,鲁四三朝气蓬勃,妥妥帖帖。最后一课后,我独自到教室,拍下所有学员的桌签,存在手机里。
6月,鲁四三结业的第二天,我到中国作家网报到,虽然有心理准备,崭新的工作节奏和内容依然超出预期。炎夏到寒冬,从迷茫中渐渐清晰,从慌乱中稳住心神,感谢热心可爱的同事们。
期待新的一年,我们大家都更好!
沉潜在“观看”的河
杜佳
回顾2023,一些零散的片段浮现出来,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几乎所有的深入阅读都与某种观看存在着相互“激发”。
2023年的夏天恐怕会留在所有人的记忆里。那些身体发肤受过的炙烤之苦断不会轻易磨灭。观看“已经发生的事无所不在:策兰主题放映暨手迹展”就是在一个酷热到暴汗的午后。纪录片《狼豆——从切尔诺维茨到米哈依洛夫卡》我是第一次看到,其中重走策兰故里切尔诺维茨的旅程并非策兰早年生活的图解,影片的轻叙事性,对不十分了解策兰生平的观众来说,甚至可能“语焉不详”。而正是跟随镜头,看见那些曾湮灭无辜生命的集中营遗址外野草丛生的荒芜景象……引发了挥之不去的念头,当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不复存在,甚至灾难本身被很多人遗忘之后,我们要如何去叙述、记录和思考?顺理成章地,似乎唯有阅读一途,能以最力所能及的、朴素的姿态接通诗与思。短短一个下午,我读完了画论《灵魂的骨骼》,当几乎是情不自禁地读出诗人对结晶般的画作的命名时,脑海中不断回响的,除了诗句,我想还有画论作者对阅读的看法——阅读是一种虔诚的、比较原始的、关于爱的劳作与付出。
接近年尾,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部分馆藏赴尤伦斯展出,这次隆重的“现代主义漫步”,其主角之一是保罗·克利。一次又一次长久的驻足中,最打动我的莫过于克利作品细腻而充满隐喻的、文学般的感知力。克利能够深受当年的年轻流亡者们喜爱,在现代主义绘画中独树一帜,不仅仅因为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叙事性,勾勒出一幕幕荒诞而离奇的“浪漫主义童话”,更重要的还体现在他那些充满精神意味的探索中。读克利在1898-1918年间的日记,其惊艳程度完全出人意料。在那些平实又不失闪光的记述中,我恍然,克利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艺术家并未试图强行建立表现事物的和谐与圆融,而选择直面生命的脆弱、无奈和稍纵即逝。克利的绘画包罗万物,也超越万物,他所属意的既非真实的物,亦非想象的物,而是对模仿真实与创造想象的超越,一场举重若轻的思想较量。
克利作品《时间》描绘了一只没有标识数字、表盘不翼而飞、只剩指针的钟表。一长一短两枚指针,孤零零地“悬浮”于三块中心重合又交错放置的方形纱布上。层叠的构图与材质文物般陈旧的质感令人不禁对“钟表”是否早已失灵心生疑问。而指针指向的时间同样令人生疑,它已“停在”某一刻,或将不受控制地指向何方?一切悬而未决。《时间》当然诉说着克利生活的动荡和对未知的担忧,但绝不仅仅止步于此,它试图唤醒的是更为久远的历史记忆,探讨着存在与时间的本质。
观展和阅读时,“河”与“流动”是一再浮现的想象。我欣慰地发现,在无可避免的冲刷、淘洗、沉淀、逝者如斯面前,人类对抗一切掌控、制约、定义、钳制的欲望,那些潜藏在生命基底里的能量,永远让我热泪盈眶。
不读小说,也是很好的生活
周茉
虽身处热闹的文学现场,但几乎没读一本小说。细究文学生活,印象中不过事几件。
不冻河岸边的小牛。会动的活人比帐篷中的未知更令它好奇,人类却相反。
01
书
买了很多好玩的书(多年前出版的旧书居多)。《脏活》一度看成了《脏话》,但实际二者往往伴随微妙的联系,副标题更有意义指向性: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屠宰场劳工、监狱看守、石油钻井操作员等等“非一般”工作却也是社会运转必要组成部分,边读边骂,同时也惊觉我并非置身事外,不过是外表干净的潜在帮凶。
绿色精灵杯、娃娃软糖、死人手指、紫色欺诈者、笨蛋漏斗菌、傻瓜网帽…… 造物主给了生物如此美丽的身体,却被人类冠以如此奇怪的名字。花花绿绿的高清美丽蘑菇们来自热带雨林深处,也来自雨后随便长长的自家花园。《dk蘑菇大百科》,边看边流口水,建议中文版可以搭售一本菜谱(美丽蘑菇能吃吗)。
盛夏时节,跟随一位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者,穿越回《你不知道的旧社会》,一个剥去后世政治修饰的旧社会。有昔日青帮、土匪、警察等黑白两道各色人物的日常生活,也有旧时发生在赌场、妓院、西餐馆的奇闻异事。大到绿林中的江湖道义,小到宅门里的饮食规矩,以生于20世纪的人来看,实在有趣。
阿星当时的一句话几乎令我落泪。他说:“我最大的梦想是能找到一份每天只干8小时的工作,工资能有500元就满足了。”《砍手党的城乡之路》在2013年出版,由南方周末记者采写,薄薄一本,但没能一口气读完,窦文涛的评论很清醒,悲情归悲情,罪恶归罪恶。
02
乐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北海有棠,其名为椿。”“椿”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辟邪长命之木,恰好可以为作品讲述的故事添一笔慈悲的色彩。椿乐队来自山东济南,喜欢他们,因为传统文化元素——民间流传的古意故事,民间弥漫的细微情感。且喜欢歌词更胜于编曲。故事需要色彩,乐队就尝试了独特的戏曲腔调;故事需要画面,乐队就尝试了唢呐吹奏;故事需要叙述,于是乐队就加入了funky或其他偏律动的元素;故事需要情绪,于是乐队就使用了凶猛的失真。一切围绕故事而来——一听便知是中国传奇。在此推荐一首demo《晚春》,说来奇怪,玩儿摇滚的主唱温柔起来,真的灵。
03
诗歌
去外面吃饭,见服务生小哥一直低头,在旁边桌上写着什么。临走时看见压在菜单下面的一张纸巾,写了几行,又划掉,再写几行,又划掉。最后留了几个字,一笔一划,虽然幼稚但很工整:点完菜,很想你,要注意身体。我猜,是写给妈妈的。
我与文学共同度过
尹超
在科幻大会上遇到刘慈欣和郭帆
这一年,我与文学共同度过。
报道文学新闻、拍摄文学活动,或创作科幻小说和科幻诗。
早晨起来喝的第一杯咖啡,是非虚构文学,在飞驰的自行车上,用语音写下昨天的回忆。每天的日记,就在伸着懒腰的阳光中,化为了文字的海马体,保存信息于这个宇宙。
到了单位,扛起摄像机,奔赴文学的现场,在文学馆、在益阳、在临沂、在老君山、在桐乡……文学攀登,山乡巨变,我一次次将文学的光影记录,也让我有机会看到了许多文学的偶像,王蒙、莫言、曹文轩、刘震云、刘慈欣、王晋康……终于能与他们近距离交谈,也能聆听他们的心声,甚至能吸收他们的能量子,让我每天充满力量,奋发向上。
阅读他们的书,再见到真人,时时刻刻与他们的想法和语言文字发生着量子纠缠,文学的能量风暴在聚积……
轰!创作的恒星风吹爆!“写”,这个词如伽马射线穿透我的一切。
无论是在地铁,在吃饭,在飙摩……要么用手机,要么用键盘,要么用语音,要么用胡思乱想,将大脑里构建的故事,以科幻的形式,输入,又用文学的语言,输出。
文字是文学宇宙中的超弦,不断地组合,排列,震荡,构建出一个真实与想象力共创的新世界,我用新闻和随笔记录文学第一现场,用科学和思想实验雕刻幻想宇宙,现实与想象包裹着我,包裹着超侠。
这是2023,这是我的文学,我的生活。
阅读与倒叙
刘家芳
以前从没有读过这么多书,小时候,也不是很喜欢“书”直觉里觉得是“输”。大概是沉浸在游戏世界,内心总有输赢的意识。回合制,输了板起脸,赢了就高兴一会儿。后来觉得心里总是空落落,好像有一个地方总也填不满。可我当时也并没有选择看书,而是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视机前,欣然接受一种热闹。可电视总有关的时候,精力充沛的我即使在夜里也不愿睡觉,但夜的静总是让我心里那份空落更加明显。找磁带听,用声音掩盖它。什么摇滚、打口带、中文的、外文的,一股脑地扔进耳朵。那时磁带的折页背面是印有歌词的,字体很小,有印在折叠处的字根本看不清楚。只能听着歌曲对着歌词去猜,猜着猜着,突然觉得这些歌词写得是那么好,每个字都是都闪着亮光,都不可替换,都不可更改。我悄悄将歌词记下,偶尔用到作文里,偶尔用到帮人代笔的情书里。这时我觉得心里那块空的地方不再是揪揪着,而是有些舒服了。这才开了窍,恍然大悟。原来“书”是“舒”,是伸展,是从容。
身为中国作家网的编辑,看书和看稿子已经成了常态。但这种常态并不会让我疲惫,反而在阅读的时候我更加贪婪,更加热切。
年之倒叙
倒叙是回望,是在寻找初心。时间稳步前行,一视同仁。人们零件挂满全身,心里不断存储故事。朋友有的已走远,有的还在身旁。日子像层层叠叠的海浪,压实了曾经有,翻滚着未得到。
这时若来一场雨,把目光所及都变成一种模糊的纹理,把实倒带成虚,这似乎是一味解药。把原本的坚硬断断续续了,透着柔,润着暖。
像是在去往某个地方的路上,突然停下脚步,发现周围的空气中飘洒着一层金粉。
我,一个文学的“叛徒”
李菁
前些日子收拾书柜,惊讶地发现这一年买的社科类图书竟然占据半壁多江山,超过了文学书籍。我承认,作为纯种“老中文人”,我的阅读兴趣发生了“偏移”,“背叛”了文学。如果说社科类书籍是用科学严谨的语言不断厘清社会的本质,那么文学作品即是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描绘纷繁复杂的人生万象。本人喜欢两者结合着读,这导致大脑经常宕机,时常处在“时而严肃时而活泼”的“精分”状态中,读着佶屈聱牙的大部头过于烦躁之时大吼“老子不看了”,再拿出一本小说喜滋滋地读。
这一年大概读了多少书呢?我也搞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读书的速度没有买书的速度快,所谓“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自愧于这一年,读书全凭兴趣,难免杂乱无章,不成体系。时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冒出很多想法和思考,作为一位“反思怪”,又自忖过于碎片化和浅薄化,再“摁”下去,避免自己的“肤浅”暴露于众。
絮絮叨叨这么多,新的一年还会继续当“叛徒”,跨着学科读下去。最想对自己说:多读书、多动笔,认准一条路坚定地走,别回头。
眼前的每个瞬间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虞婧
办公桌一角的冰箱贴小黑板,是朋友和自己从各地带回来的爱与新知
今年最大的成就是拔掉了四颗智齿。小病一场体验到一些身体的极致痛楚,祸兮福倚,攻克过程反而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有了新的认知。另外,家里的老人也生了一场病,让我意识到自己关于“叛逃和自由”的命题大概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关键词是“责任和通达”。真是辛苦我的队友,一年来不是忙着照顾我就是我的家人,加鸡腿。也感谢我的同事、朋友们,从不在我狼狈的时候丢下我。
工作方面,发出来的东西大多经得起推敲,而没发没做的大抵都在困惑和观察阶段,较真但不加更……遗憾的是几乎没写什么文章。这种匮乏可能来源于阅读、地理和经历的匮乏。明年大概会以平常心去形成练习规律,身体好一点多出行。我和队友共同的精神爱豆刘庆邦老师说,年轻人不是体力和智力的问题,是意志力。2023年“稀里糊涂”的一切都让我倍加珍惜。人生无大事,眼前的每个瞬间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绕不过去”的人工智能写作
邓洁舲
许多年后我们回想起2023年,也许会用多种多样的词语去描述它,但是有一个词大概是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跳过的,就是“人工智能”。chatgpt的出现可以说将这一话题在各个领域推到了极致,文学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是否能替代人类去完成写作?关于这一话题大家争论不休,大部分观点还是对人类的原创性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过也有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清华大学的教授将一篇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科幻作品拿去参赛,结果获得了大赛二等奖,6位评委中只有一人看出这是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内容。而chatgpt问世后,有许多媒体都尝试过“也许你正在看的就是有ai生成的报道”的形式(请放心,你现在看的不是由ai生成的)。关于文学、原创性、人工智能的争论永远不会停息,也许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但是转念一想,这结论有什么关系,我现在有了人工智能,为何不让它帮我写这篇回顾呢?
被chatgpt-3.5无情拒绝后,我转向微软的ai助手capilot,它提供chatgpt-4的功能,我希望新版本能更“近人情”一些。
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