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蓝印花布生肖羊吉祥物。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南京5月19日电(记者杨丁淼)“啪嗒、啪嗒……”伴随着传统织机的机杼声,一只木梭在一位耄耋老人的手中来回穿梭,千百条纺线在织布机上交汇,一旁驻足的三五游客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位于江苏南通濠河畔的蓝印花布博物馆,老人正是馆长吴元新的母亲,尽管已经90岁高龄,她仍时常为游客展示传统织布技艺。这家民间博物馆自1996年建馆以来,已三易其址,在一路摸索与成长中,博物馆成为了四代人共同守护的“蓝白世界”。
南通是远近闻名的“文博之乡”,不仅有“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之称的南通博物苑,还形成了20余座博物馆的群落。
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传承人倪沈健、吴灵姝、吴元新(从左至右)商讨新产品的设计。受访者供图
蓝印花布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刮浆防染印花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江南起源后流传全国“衣被天下”。
吴元新的童年几乎在染坊中度过,母亲纺纱织布,父亲浆纱染线,耳濡目染中他便与蓝印花布一生结缘。他长大后进入当地印染厂拜师,又考入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学习,技艺日臻成熟后,毅然从待遇优厚的单位辞职,倾其所有建立起一家蓝印花布博物馆。
“蓝印花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图案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吴元新介绍,蓝印花布的图样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拉开展馆中的布帘,一排排两人高的木架上堆满了布料,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老旧蓝印花布。“一次发现一种罕见的纹样,赶到现场时,却发现已随去世的老人下葬了。”吴元新告诉记者,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抢救性发掘”的意义,最后一批生活中使用蓝印花布的老人基本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如果不收回来,大部分蓝印花布将最终消失。
多年来,吴元新走遍长三角、湖南等蓝印花布主要产区,整理收藏了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民间彩印等实物遗存和图片资料3万余件,纹样10万多个。
如今,这些图样不仅为收藏所用,还为研究提供了便利。近年来,吴元新承担多个国家级重点课题,先后出版《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10多部专著。
一直以来,困扰中国民间博物馆的往往是生存:尽管普遍有政府支持,但如何守得住、传得好是大多数民间博物馆始终待解的难题。吴元新认为,博物馆除了保证趣味性的科普功能外,自我造血的能力尤为重要。
“以文创产品的生产、销售来保障收藏、研究的‘生产性保护’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吴元新开发了蓝印花布服装、玩偶、手机壳等一系列“元新蓝”文创产品,深受市民喜爱,利润也足以维持博物馆经营。
吴元新展示蓝印花布的刮浆技艺。新华社记者杨丁淼摄
吴元新的女儿吴灵姝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北京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濠河边,成为吴家第六代传人;女婿倪沈键离开金融行业,从学徒开始学习染布技艺,已被授予“江苏省技能大师”。
年轻人的加盟,让传统蓝印花布技艺注入了更多创新的时尚元素。在蓝白世界里出生长大的吴灵姝,早早熟练掌握了刻、印、染等传统技法。在她看来,目前研修追求的并不仅是学习技艺,还有观念、思维和知识结构提升。
吴元新的小孙女吴抒染在博物馆里长大,6岁开始学习刻版和扎染的她,现在常常为参观的小朋友介绍蓝印花布纹样的吉祥含义。
在这家四世同堂的民间博物馆,蓝印花布早已成了他们家庭的一部分。后辈传承的,正是长辈追求的——让民族记忆与文化遗产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