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与《隐入尘烟》

电影快讯 1174℃

国庆节期间,有两部电影颇受关注。一部是《万里归途》,目前仍在院线上映,一部是《隐入尘烟》,不知什么原因没几天就下线了。

这两部电影都有一定的艺术水准。虽然反映的主题大体相同,但《万里归途》与几部战狼片比较起来,显然技高一筹。这部片子并不以战争场面吸引观众,而是以赤手空拳的中国外交官为主角。面对非洲复杂的政治动乱,在政府军和叛军交战的战争中,为了完成撤侨工作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既反映了中国国家影响力的力量,也反映了外交官为祖国的事业那种奋不顾身的果敢和情怀。

若论《万里归途》的艺术成就,我以为可以概括为以不完美成就完美。所谓的不完美,是指的片中的人物,包括一号人物都不是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张译出演的外交官宗大伟有丰富的处理危机的经验,且获得过外交部的特别嘉奖,有激情,有智慧,有担当,但是也有不少在常人看来不应出现在英雄人物身上的毛病。例如,似乎有些玩世不恭,在死亡面前表现出的怯懦,为了解决问题时改贿赂也要贿赂一下当地官员,为了尽快回家陪老婆生产而没有主动请缨等等。甚至在碰到叛军时表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时,也没有那种应有的豪情。

正是有了不完美,才使得完美立体化了。因为不完美反映的是真实、鲜活的人,与我们具有毫无违和的同情,才能够使我们更加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这正是电影打动人的地方,也正是电影的艺术成就所在。这一点也不影响人物的光辉,也并不折损中国人的形象。例如,电影中宗大伟随时都要喊“中国人”,告诉地方自己的身份,有点时候这个声音是颤巍巍的,但也正是并不高亢的声音,将祖国的强大衬托的无比完美。当然,从片中人物的语言特色看,其真实和平实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很少有那种口号式的激情,但是却能让观众热血沸腾。

另一部电影《隐入烟尘》应该说算一部从不完美切入的影片。影片主要讲述了西北农村一对老夫妻的短暂人生经历。被人歧视的残疾妇女,破旧的房屋加上灰黄的色调,唯一的出行工具仅是一辆驴车,老实的马有铁还被哥嫂一家吸血被村民们欺凌,就连在贵英去给马有铁送饭的路上失足落水,同村人都看见的情况下都不愿施以援手,直到马有铁回来后,村民才告知落水的事情。围绕着一对农村贫苦夫妻表现了人性的善和恶。

为什么下线我不知道,但我看到一篇几乎可以称为批判文章的有关说法,主要是说影片没有真实反映脱贫攻坚的成就,没有反映新时代农民的变化。文章甚至认为这是有意抹黑,因此问题不小。这些听来很熟悉的声音,我觉得对一部小制作的电影过于苛刻了。且不说艺术上怎么看,就是从真实讲,类似的贫困现象在西北恐怕依然存在,而残疾妇女可能受到的歧视,不用说在农村,即便是在城市也绝不鲜见。不能要求每一部农村主题的艺术作品都体现伟大的成绩,或者换句话说,反映成绩不够不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吗?很多的政策和支持,不就是在对现实不完美的反映中得到提升和进步的吗?如《我不是药神》。

电影不是宣传单,虽然它能够起到宣传单的作用,或者能够起到超过宣传单的作用,但这是基于它的艺术感染力。而要产生这样的艺术感染力,必须深刻反映人性的善和恶。善与恶是人性中的一对矛盾,人们对善与恶的审美,并不是如同数学公式一样,有必然的答案。审美中通常是个人的情感反馈和价值判断在起作用。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人类对善与恶的分别是清晰,隐恶扬善的价值观是普遍的。

艺术作品中的不完美,往往会带来对完美的追求。例如,当年很多反映农村艰苦生活的艺术作品,激起的是一代年轻人投身农村改变农村的爱国豪情。反倒是看起来高大全的人物,却激起人们的反感。例如当年著名作家浩然有两部作品,一部是《艳阳天》,一部是《金光大道》。前者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其主要人物有原型,作者在原型人物基础上艺术化,这部作品今天读来也还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金光大道》的主要人物则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农村干部,名字就叫高大泉,其塑造的逻辑可想而知,高大全的说法就由此而来。结果,这部作品毫无生命力。不是时代抛弃了它,而是人们对作品的艺术追求抛弃了它。

据说,在《隐入尘烟》中只有海清是一个专业演员,而且她还是零片酬的出演。应该说,这也算是很正能量了。至少与那些获得高额片酬的正能量演员比,其对艺术的追求更值得尊敬。

《万里归途》与《隐入尘烟》 - 陆剧吧

《万里归途》与《隐入尘烟》 - 陆剧吧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