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
香港曾手执华语影视作品牛耳,向有东方好莱坞之誉,可惜一切已成过去;单看90年代一年上映超过200部港产片,减至近年不足60部,充分反映行业萎缩程度,因无求便无供。最近,筹备8年之久的科幻巨作《明日战记》上映,令人关注港产片能否重新振作、重新出发——非常遗憾,初步答案似乎否定。
香港票房可观!
内地票房失色?
《明日战记》在港票房不俗,电影上映三星期,收获6000万港元,成为年内港产片票房冠军,并跻身史上十大票房榜。外界一致看好,本片有机会挑战更高位置,甚至打破榜首《寒战II》所创的6682万港元纪录。
然而,要分析华语电影,不能单看香港本地成绩,毕竟内地才是最大市场——尤其考虑到《明日战记》的4亿成本,仅靠香港必然稳赔不赚,内地才是电影的主战场。本片所录约7亿元人民币票房,某程度而言不算失色,但与同期上映的另一大作《独行月球》相比,后者票房则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加上早前另一港产片《神探大战》亦收逾7亿元人民币,可见《明日战记》实在令人失望。
4亿成本的《明日战记》票房并不理想。
何以故?《明日战记》以好莱坞级特技为标榜,不过事实上,该片早于2017年即拍毕杀科,再在港进行4年后期制作,片中所充斥的许多特效场面,恐已落伍。再者,内地亦非吴下阿蒙,制作水平早就提高,不乏类似科幻大作,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便属一例——讽刺的是,该片正巧跟《明日战记》同年开拍,但后者却迟了3年上映。
未成功突破题材
食老本问题严重
或问,即使《明日战记》成绩令人失望,但《神探大战》的成功岂不证明港产片未死?《明日战记》的象征性意义,在于这部以“香港有史以来最具规模科幻巨著”为招徕的电影,能否为港产片开拓一片新天地;反观《神探大战》,则为香港拍惯拍熟的警匪片,去年在内地票房达13亿元人民币的《怒火》亦然。宏观地言,香港经济主要靠金融业为主,一直为人诟病是“食老本”,发展创新科技仿佛有心无力;微观地看,香港影视业又何尝不是“食老本”,除警匪片外再没求生技能?
好些香港导演,在内地颇为吃香,题材也较广泛;不过,作品往往不是纯港产片,而是主要在内地拍摄、由内地演员担纲的合拍片。譬如,内地史上票房榜首的《长津湖》,虽有徐克、林超贤两位香港导演执导,而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也一度是票房榜首,另外周星驰的《美人鱼》、刘伟强的《中国机长》、曾国祥的《少年的你》等等,但凡此种种的电影里,所涉香港元素实在少之又少,许多人都不以港产片称之。纯港产片要在内地大收旺场,不是缺乏成功方程式,惟仅靠警匪片一条成功方程式着实不够;尤其是,近至2002年的《无间道》,远至80年代的《A计划》《警察故事》等等,港式警匪片的创新空间已愈来愈窄,渐到尽头。
香港电影无论是题材还是演员都存在“食老本”问题。
《明日战记》所暴露的另一问题,不单在于题材上未见突破樽颈,连带演员也再暴露出“食老本”问题。不是吗?查戏中几位港星主角,分别是52岁的古天乐、58岁的刘青云、57岁的刘嘉玲;至于较年轻的,则一律是内地演员。正当内地影视作品已见青出于蓝,涌现大量“00后”新生代,但香港仍由一众上一年代的老黄忠披甲。不是说廉颇老矣无用,而是香港青黄不接的情况值得忧虑。事实上,前文列出的几位香港导演,均已年过60岁甚至超过70岁,最年轻的曾国祥亦已42岁。去年《怒火》的两位男主角,被遭讥讽年届40岁的谢霆锋要跟年近60岁的甄子丹比武;今年的《神探大战》,刘青云、蔡卓妍、林峰三位主角也悉数40岁以上。
除了电影,近年在内地电视较吃香的港星,比如获邀参与《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等节目的,均主要活跃于90年代。换个角度看,究竟有哪些“00后”的活跃港星,能够好好打入内地市场?答案不是没有。其中一类,是彻底地全面北上,不再重视香港市场;另外一类,则是方兴未艾,例如出席《声生不息》的新晋歌手,他们能否成功尚待时间验证。毫无疑问,上述90年代港星,有幸赶上港产片、以及港剧、港乐尚仍风行内地的尾班车;随着港产片没落,“00后”的则不获入场券了。
出席《声生不息》的新晋歌手,他们能否成功尚待时间验证。
或问,是否在内地取得成功,才算成功?成功的定义,当然不应聚焦内地。近月,除前述的《明日战记》和《神探大战》外,居然还有多部港产片在港都录千万票房,包括《阿妈有咗第二个》《合家辣》《饭戏攻心》《缘路山旮旯》——相信内地朋友会对此等电影感到陌生。其票房向好,背后原因不排除受惠于“抗疫疫劳”,坐困小小香港的市民亟须寻找娱乐——对比过去两年收获千万票房的港产片,分别只有3部和5部,足见这阵子的票房如何“不寻常”。另外,相关电影在港成功,却凸显了香港影视圈的另一困境——政治化。
政治化祸港祸影视
视野窄、盲撑场、难合作
经历重大政治风波的香港,已沦为一个泛政治化及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所谓泛政治化,是指政治思维无孔不入,包括以政治视角来看待影视作品乃至艺员;所谓高度政治化,即受党同伐异的敌我意识作祟,会因政见不同而罢看、抵制、甚至组织网军攻击对方,与此同时则对同路人盲目吹捧,不管质素都唱好撑场。事实上,上述打入内地的电影,均被冠以“蓝丝片”,亦与合拍片划上等号;反之,那些或自愿或被逼而没有进入内地的,则被视为“黄丝片”,包括有黄丝们喜爱的演员和编导参与制作。
港产片每况愈下,除了本身不进则退,政治化原因亦为病源所在。是否进入内地,诚非成功与否的关键;不过,没有足够的票房收入,又如何支撑更具规模、更高质素的制作?不必讳言,《明日战记》倘没内地的亿计票房支撑,断不可能有投资者愿意花费数亿拍摄。反之,如果预计票房只有数百万或数千万,则注定电影只能限米煮限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跨国串流平台的剧集预算已动辄高达数亿美元,港产片倘停留在几百几千万港元的小规模,实在令人情何以堪!
经历重大政治风波的香港,已沦为一个泛政治化及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事实上,政治化思维亦令港产片的视野变得狭窄,有声音觉得港产片(黄丝片)只消照顾本地(黄丝)观众便成。且先跳出政治框框,近年韩国影视界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正正在于冲出国际,不单受到国人本身受捧,甚至扬威海外,频在美国的奥斯卡(电影)和艾美奖(电视)等夺奖。若然一方面赞美韩国影视发展,直斥香港必须学习,惟另一方面却只懂围炉取暖,目光如豆甘愿放弃境外市场,那么港产片岂不注定愈做愈缩?港产片过去之所以风光,亦由于攻陷每一个华人地区,粒粒港星在世界上家传户晓。今日香港,或难重返昔日景象,但至少目光远大一点,把目标放在大中华市场,到底不会有错。
还有一个跟政治化有关的不良现象,乃是撑场文化。现在有股风气,就是逢港产片必撑,特别是黄丝片。毕竟入戏院的观众以青年占多,所以黄丝片容易受惠于此,蓝丝片的加持效应相对较小。纠众撑场对短期票房或有刺激作用,如上述提过的一众千万票房电影;可是,盲目唱好的深层影响,实在不能忽视。是其是、非其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乃是鞭策影视界不断改进的源动力;不论好坏一并入场,长远必导致质素向下。以为只消打着“黄丝”旗号便可吸引受众,暂时或可收效,但所谓路遥知马力,正如所谓“黄色经济圈”亦渐式微,归根究底还是有麝自然香。港产片之质素下降,《明日战记》亦属一个反映——其过于重视特效,以致过份轻视剧本等其他根本内涵,也是电影口碑不佳的主因;电影在港票房较高,在内地票房则相对逊色,某程度正为撑场文化所种恶果,以致电影除香港外缺乏知音。
黄蓝之争已演变成“世代之争”。
政治化还带来一个窘况,就是影视圈不再团结,不同阵营再难合作。演员与演员之间既难同台同框,连带导演、监制、以至片商也各行各路,所造成的影响是,不仅观众客源因割裂而愈缩愈小,另外供应源头亦因此互不相通。打个譬如,以青年为主的黄丝片,难以找到老戏骨,因而拖低演出质素;以老戏骨为主的蓝丝片,则因缺乏新演员而缺乏新鲜感,这也是《明日战记》不得不找内地年轻演员撑起的一个原因。香港之政治化已演变成“世代之争”,在泛政治化和高度政治化下亦损及影视发展,不同政见及年龄层的影视平台仿佛必须拼个你死我活,情况比所谓同行如敌国严重得多。长辈提携后辈,才可确保青黄交接;同一时间,后辈尊重长辈,也是薪火相传的应有之义。
港产片究竟何去何从?《明日战记》试图提供答案,但其本身却不算成功。也许,失败乃成功之母,正正有了《明日战记》的经验,后来者才可更好完善适应。这部电影到底没有拍错,所遗下的脚印势将引领港产片走得更稳、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