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水墨三峡,多彩夷陵。
夷陵亦城亦山,因水而魅,既是橘都茶乡,也生长“诗和远方”。水秀山“陵”,“夷”见钟情。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夷陵区位得天独厚,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夷陵区实现生产总值309亿元,同比增长5.1%;规上工业总产值236.44亿元,同比增长20.2%;招商引资969.6亿元,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场主体新登记9206户,同比增长155.6%,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首位。
“推进2345总体发展战略,锚定双千亿,努力建设宜昌主城产业承载地、都市拓展区。”夷陵区第六次党代会定下未来五年夷陵发展目标。
“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争当先锋,在宜昌创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中勇当示范”,面对省委赋予宜昌的新目标、新定位、新使命,夷陵全力以赴,加速奔跑,铿锵有力。
近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三峡晚报)采访团队分赴夷陵区各项目工地、城市建设一线、基层社区,就长江大保护、能级跨越、产业发展、筑堡惠民等多个维度蹲点采访,今日推出“争当先锋 勇当示范”主题报道,以期呈现更多视角的“夷陵精彩”。
城水相融大美夷陵。 张国荣 摄
湖北日报记者郑岚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长江,由西向东纵贯整个宜昌,把最美的黄柏河留在了夷陵。
环抱大国重器三峡大坝,坐拥三峡名胜古迹。
夷陵,因水而兴,因绿而魅。
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重大部署,努力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省委赋予宜昌新目标新定位。
9月16日,市委七届三次全会再做部署,到2035年基本建成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作为宜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富集的市辖区,夷陵区一肩挑起“争当先行中的先锋,勇当典范中的示范”重任,把绿色融入血脉,把城市安放在山水之间。
“坝头”第一村的守护
一排铺着洁白瓷砖的洗衣池,村民洗衣挥动木槌轻轻捶打衣物……每天清晨,紧邻长江三峡大坝左岸的小村庄太平溪许家冲村就会传来棒槌声声。
1993年,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位于坝址所在地的许家冲村率先移民。村民离开祖辈居住的地方,来到新的家园,和来自其他村的移民们一起建立了新许家冲村。
世代洗衣都在河边,为顺应移民江边生活传统,许家冲村引入山泉水,建起4座公共便民洗衣池。太平溪镇村民谭必珍婆婆是便民洗衣池的常客,她说:“洗衣池用的是山泉水和无磷洗衣粉,污水经处理厂净化后才能排到江里。”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许家冲村,视察长江生态保护情况,了解移民新生活。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宜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立下了规矩。
许家冲村村民刘正清对见到总书记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她说:“村民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争当生态村民,建设新家园。看得出来,总书记为我们村民自发保护长江母亲河而高兴。”
许家冲村属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长江风景名胜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等多重生态红线重叠交织区域。围绕绿色发展总基调,近几年,许家冲村内大部分土地已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少量耕地大多种了茶树。长江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也不断改变着这个江边的村落。如今,在许家冲村已实现垃圾分类、选用无磷洗涤用品,保障一江清水向东流。许家冲村民的棒槌洗衣、唱渔鼓调,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
“坝头库首第一村”形成了红色旅游、特色餐饮、精品民宿、三峡文创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2021年,许家冲村人均纯收入超过2.2万元,移民就业率达95%以上。许家冲村先后获得全国旅游示范村等6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之路越走越顺畅。
夷陵茶乡生态公园。 记者黄善军 摄
“一河两岸”的蝶变
9月6日傍晚,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生态湿地,青草掩映着青石小径延伸至潺潺流水间,垂柳岸边白鹭、孩童和谐相处。
黄柏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全长162公里,流域面积1902平方公里,流域人口200万人,灌溉面积100万亩,被誉为宜昌的“母亲河”。
看着眼前的水清岸绿,人们很难想象,这里曾垃圾遍地、河畔杂草丛生。
10年前,养殖污水、矿山废水直排让黄柏河病得不轻。
为加强流域保护,彻底扭转水环境质量,给黄柏河“疗伤”,夷陵区推动出台《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探索实施黄柏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将水质监测结果与磷矿开采总量“双挂钩”。“源头养水、全域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全民护水”五水共治,黄柏河流域内86名河长全覆盖无缝“管河”。如今,夷陵区黄柏河、柏临河、运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及以上。夷陵区现有省级及以上生态乡镇10个、生态村34个。全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率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点靓“一河两岸”,建设长江岸线绿色生态廊道,夷陵区对黄柏河干流内143公顷湿地水域进行保护,修复河滩湿地及沿岸周边生态环境,为湿地鸟类等各类生物提供优良的栖息地。同时他们充分尊重现状风貌,就势而建的慢行道、栈道、垂钓池、湿地植物科普区、休闲体验区、生态停车场等,一应俱全。
从水面到岸边再到周边山上同步推进、全面整治多管齐下。把青绿还给山水,2019年,夷陵区在全省率先审议“生态账”,给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湿地、草原6类自然资源建立资产账户。“生态账本”取得明显进展,该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9.90%,大气优良天数312天,各项指标位居省市前列。
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夷陵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慢慢铺开。
将绿色“种”进心里
初秋,黄柏河上的风刚刚褪去酷热,毕家培如同2004年以来的每一天一样,驾驶着清漂船在河面上穿行,搜寻打捞着每一块垃圾。“守护长江,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十多年来寒冬酷暑的坚守,只因他心中的这个信念。
“那里有我种的银杏树,希望能用我们的双手为夷陵增添更多绿色。”夷陵区妇幼保健医院对面的一块山体上,由附近居民自发种下的绿树早已成荫。
清澈河流,守护青山。绿色不仅种在山上,更被“种”进了夷陵人的心里。
2016年,夷陵区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写《生态小公民》地方教材,发放到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生手中,“富美夷陵、环保先行”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全区幼儿、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内容。
职工、志愿者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不断,为城市添绿;学生走上街头捡拾垃圾,为绿植浇水,将手绘环保布袋送到居民手中,传递“爱绿护绿”理念;乡间地头,处处都有挥锹植树的忙碌身影。
夷陵区全面推进“长江绿色发展先行区”发展战略,全力守护三峡生态屏障,去年成功成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站在太平溪镇许家冲村观景平台眺望,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浮现眼前。黄柏河畔、口袋公园、盘山路边,举目是绿、移步皆景、河水清澈、街巷整洁,持续写好“水”“绿”文章,正成为夷陵上下的不懈新追求。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