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电影界百花盛开的时代,数量多、质量高、写现性强,是我国影视领域不可多得的繁盛时期。虽然那时候我还是懵懂孩童,但是被邻居、亲戚带出去看过很多部电影,在影片刚上映时就一饱眼福,最初的生活记忆和这些电影密不可分,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几部好看的电影。
1981年,电影《小街》上映,由张瑜和郭凯敏主演,这部电影的部分情节我当时没有看懂,只是肤浅地认为和《庐山恋》一样,也是一部关于男女情愫的恋爱片。后来又重温了一遍,才明白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喜和抗争。十年浩劫里,有多少受迫害的人被剃“飞机头”,被毒打至双目失明,甚至失去生命。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何为“喷气式”,就像当时的我不明白俞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有意思的是故事有三个结尾,留给观众展开争论,如今看来既是创新也是烂尾。作为伤痕文学的代表,其悲情的剧情却配上一首欢快的插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没有忧伤,没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接下来的“啦啦啦”声,欢快雀跃,一下子把我拉回到记忆深处……
《小字辈》是一部城市生活片,影片透过上海公交车上两名售票员的工作态度,结合他们周围同事、乘客、家人的互动,讲述了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背景下,青年人搞业务创新的故事。电影中最大的亮点是“戏中戏”的运用,将剧中男售货员的消极情绪排练到儿童话剧《人民的好售票员》中,小男孩临时改戏,模仿出男售票员向别人泼水和语言怠慢:“是红灯嘛,有什么办法!”让当事人看剧后羞愧难当,从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影片传达出“积极向上,不甘平庸”的思想主题,让年轻人产生共鸣。电影插曲《青春多美好》欢快活泼,唱出了年轻人的激情澎湃!
青春多美好(故事片《小字辈》主题歌)音乐:李秀文
《大桥下面》讲述了苏州河畔的个体裁缝把摊位摆在修车摊旁,两个同样有着插队经历,在返乡后自食其力的年轻人在日常碰撞中情愫渐生,因女方带着孩子而不被男方母亲接受,后来两个人冲破世俗的眼光勇敢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我身边的亲朋里有不少曾经是插队的知青,他们的故事曲折坎坷,有和当地人结婚留下,也有两个知青结婚生子返程后无处安身的,还有扔下孩子、丈夫,独自回城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处,难以明说。年轻的龚雪和张铁林是主演,那时的他们青春洋溢、眼神清澈,表演真挚。
关于知青插队的影片还有《青春祭》,女知青来到陌生的傣乡,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服饰语言都是全新的,如何快速地融入进去,就是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女主用床单改筒子裙、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等,慢慢把自己变成傣家姑娘。故事的结尾很悲壮,女主回城上了大学,男主却和寨子里的乡亲们在一次泥石流中罹难。傣族古朴的民族文化和现代青年的情绪空间对比,感觉既古朴又现实,我想就是导演想表达的吧!电影的点睛之笔是将顾城的诗《安慰》谱成了插曲,“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如今男主演冯远征已经成为北京人艺的院长。
最近,我时常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还年轻,还有着朝气,不服老。重温着这些老电影,听着远去的老歌,我才恍然如梦初醒,原来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过很久,风景依旧,人非少年。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