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电影心灵勇者, 那些让人不愿记起的战争, 宽恕的勇气

电影快讯 1916℃

导语:大家好,这期影评给大家带来的是,心灵勇者。

一,简介

相信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初期关于日军侵袭东南亚的历史,这段混乱又动荡不安的历史,似乎被现代人所遗忘,关于这段日本南进的史料,逐一被影视媒体纪录,逐渐让这混乱的亚洲局势能有个较为清楚的轮廓。

影评: 电影心灵勇者, 那些让人不愿记起的战争, 宽恕的勇气 - 陆剧吧

就个人而言,从Discovery播出的“1942年新加坡的沦陷”或是“二战启示录”等纪录片影视史料,或者2006年由澳洲出品的“决战下一秒”、2008年“澳大利亚”等电影,纪录了当时日军联合陆海作战、势如破竹,几乎占领了半个亚洲的历史局势。而这部“心灵勇者”题材虽然类似于1957年的好莱坞经典战争电影“桂河大桥”,同样描述受日军俘虏的英军修筑铁路的历史背景,但当中透过演员精湛的演技,探讨了战俘在战后的创伤PTSD,面对过去的阴影伤害,心灵上的转变可说是相当精彩又感动。

影评: 电影心灵勇者, 那些让人不愿记起的战争, 宽恕的勇气 - 陆剧吧

二,正文

电影的纪录手法相当独特,透过由柯林佛斯饰演的主角—艾力克罗马克思,一位热爱铁路的英国绅士之眼,与初识妻子—由妮可基嫚饰演的派蒂在火车上邂逅,并新婚的幸福氛围,突然间掉落到痛苦的精神创伤之中。

电影不直接点出战争直接带来的伤害,反而由旁敲侧击的方式,间接以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转换,成功将“心理创伤”这种较为抽象的恐怖概念,转换为具象的痛苦。而经由柯林佛斯内敛又独特的木讷气质,在幸福与痛苦之间的反差,极具爆发力的演技诠释,不但穿透力十足且令人感到揪心。

而另外,饰演日本翻译官永濑的真田广之,诠释一位大时代下的小人物,面对当时充斥着爱国与军国主义的日本皇军风气,狭缝中求生存的挣扎感,确实也相当到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莫过于实施水刑的过程,罗马克思因受不了痛苦,以英文向永濑说出他在收音机中听到的真实战局。

影评: 电影心灵勇者, 那些让人不愿记起的战争, 宽恕的勇气 - 陆剧吧

永濑不顾在一旁急着想知道英文内容的日本宪兵,不愿意翻译成日文的内心挣扎,开始质疑了日本皇军无敌的理念,这样的心理转变,个人认为编剧不论是在日本方、英国方,都做了相当深刻的描述。我们不用去探讨究竟哪一方是邪恶或可怜,而是透过演员们的精彩诠释,感同身受这场战争下的悲剧,不论在战胜者或战败者,皆为输家。

柯林佛斯的精湛演出,内敛又沉稳的表情,与痛苦又压抑的创伤心灵,两者反差诠释相当到位,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几位已有相当高知名度的演员:妮可基嫚、柯林佛斯、真田广之外,电影中饰演年轻罗马克思的演员—杰瑞米尔文,以及饰演年轻永濑的日本演员—石田淡郎,在两位演技派的前辈下,需要模仿其年轻时血气方刚、充满活力的时期诠释到位,又必须把握两位前辈的角色核心,实在是相当不容易。

尤其以杰瑞米尔文诠释年轻罗马克思时,在说话方式特别模仿了柯林佛斯的语气、腔调及重音发声,让电影在现代与二战之间的时空转换,衔接相当流畅,演员们的卖力演出值得赞许。而另外,在电影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演员史戴伦史柯思加,在老兵俱乐部里的奉献精神,也是让“心灵勇者”电影的戏剧张力推向最高潮的成功关键。

除了演员们的杰出表现,“心灵勇者”在编剧上也相当成功。诚如前述,在电影中后期不断加快的剧情节奏,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切换,并且利用对话上的小细节,间接而不正面的方式,反而利用一种较为含蓄内敛的表现法,将当年英军被俘的肃杀气氛呈现相当完美。

例如英军以嘲笑的方式报数,对照到后来不敢开玩笑乖乖报数,再到墓园中的报数—不同时代、不同场景、同样的报数行为,表现相当具有层次感,可说是我在观赏“心灵勇者”时感觉最凄美的部分。我想这有别于其他电影作品,以直接的情绪表现,如演员大哭、大叫、愤怒、嘶吼等较为外放的呈现,“心灵勇者”在这方面表现反而更能呈现当年战俘们受压抑、无奈、紧张又痛苦的最佳方式。

整体而言,“心灵勇者”有别于其他带有主观意识、正邪双方对立的战争电影。反而描述大时代下小人物们的悲剧,传达出战争丑陋又泯灭人性的一面。而更令人感动的,则是“心灵勇者”是根据主角罗马克思的真实回忆及亲身经历,所构筑的故事,在电影最后旧照片的呈现,更将电影情绪推向更高的高潮。

“心灵勇者”并没有大场面的战争画面,但是有充满细腻的独特风格:不论在编剧上、演员表现上、剪辑、场景制作上,都有非常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尤其在最后,透过两位主角,将仇恨转变为宽恕,将愤怒转变为原谅的过程,确实令人催泪感动。

有别于同题材的“桂河大桥”,个人认为在经历过多世代的人们,学习放下仇恨,展现大爱的精神,的确是这部“心灵勇者”所想传达最伟大的核心价值。透过虚实间的转换,“心灵勇者”确实呈现出不一样二战题材的电影风格。

三,总结

故事剧情,“心灵勇者”的剧情,绝对是本部电影观影的重点。透过间接含蓄的手法,反而有别于正面描写创伤的手段,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且创造出的凄美感,让人揪心。而几位演员诠释剧中角色的心灵层次感,确实是让“心灵勇者”的故事张力及深度加分不少。在电影描述主角们的心境转变,剧本的编排上可说是非常细腻,且相当独特精彩,值得喜爱战争题材或者研究战后创伤症候群的朋友好好欣赏的作品。

影像美学,“心灵勇者”的影像个人认为相当具有质感,以高画质的饱和画面,呈现当年日军俘虏新加坡英军的过程,以及俘虏们修筑铁道的火光、细微光线下,极具层次的拍摄手法,确实让整体影像呈现相当漂亮。而在现代则以非饱和感,灰旧阴沉的色调,成功诠释了主角罗马克思受到压抑的心灵。在现代与历史之间的切换,的确让人有相当差异的鉴别度,可见电影制作团队的用心与细腻。

电影配乐,“心灵勇者”的电影配乐,是由David Hirschfelder操刀。来自澳洲的他,过去的配乐作品包括“澳大利亚”、“楚门的世界”、“伊莉莎白”等知名电影,并以“钢琴师”、“伊莉莎白”两次入围奥斯卡最佳配乐。而同为澳洲出品的电影“心灵勇者”,扎实地展现了他对澳洲电影的热爱,并以多种低沉的乐曲,极具压迫感的配乐,在气氛营造上是相当成功的。

视觉特效,“心灵勇者”的视觉特效多在二战期间的历史场景中出现,透过特效背景,整体画面呈现超高饱和度的中南半岛风光。我们虽然感觉相当不自然的场景、背景,却因为透过现实与虚幻之间,真实与回忆之间的转换,让整体历史场景呈现一种特殊风格。反而让这种不自然的色调,让血淋淋的酷刑过程让人感到不安,仿佛这种痛苦的气氛,扎实烙印在心灵上,造成难以忘怀的创伤。承如前述,“心灵勇者”在视觉特效上也把握了以间接性的表现手法,隐喻了痛苦的原则,的确让人相当赞叹。

结语:不知道大家对这部电影有什么评价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与看法。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分享哦!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