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做不到,文化可以,金马奖成两岸共同价值

电视剧快讯 1278℃

政治做不到,文化可以,金马奖成两岸共同价值 - 陆剧吧

今年金马奖几乎都是大陆电影天下,导演冯小刚(左起)夺最佳导演、《八月》摘最佳剧情片、周冬雨马思纯共夺影后,范伟则拿下影帝。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摘编如下:

第53届金马奖颁奖典礼,被不少台湾观众认为是爆冷门,除了因为22个奖项里,台湾电影只拿下5项外,大热门片《一路顺风》入围8项,最后只得到最佳美术设计奖,《再见瓦城》入围6项,甚至全数落空。而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女主角等4大奖项,台湾电影全部摃龟,在电视机或网络前收看颁奖典礼转播的观众,心里一阵一阵纠结。甚至有绿媒、绿嘴说,这根本不是台湾的金马奖,而是大陆的金鸡奖。这些人不满的心情溢于言表。

但,另一方面,勇夺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奖项的导演赵德胤,致词时深深感谢台湾翻转了他的命运,让他这样一个来自缅甸、从小除了生存不敢有其他梦想的小孩,如今却能够站在金马舞台上。

年仅29岁的新加坡导演陈哲艺,以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爸妈不在家》同时拿下当年的最佳新导演奖和最佳剧情片两项大奖。上台领奖时他说:我决定走上电影这条路,是因为看了台湾新浪潮的电影。

这就是电影或者说文化神秘而且动人的力量所在,很幸运、也很荣幸的是,这么美好的事情,是从台湾开始的。金马奖是华人地区最早举办的电影奖,早期台湾电影在华人地区居领先地位;近年来,金马奖只认作品的表现、不受政治意识型态影响的评审态度,让金马奖成为两岸4地、甚至整个华人圈最受尊敬的电影奖项之一。

对这次金马奖有不少奖项落入陆、港,有网友气愤表示,台湾花钱嘉勉他人、为别人搭轿,真是糟蹋台湾自己电影从业人员的努力,也毁了台湾人对台湾影视文化的自信心。因此,要求金马奖排除台湾以外电影参加的呼声又再度响起,换言之,似乎很多台湾人想看到的是,只有颁奖给台湾人的电影奖。

其实,台湾早已有了这种性质的电影奖。前身为中时晚报电影奖的台北电影奖,就是以台湾电影及电影工作者为颁奖对象。

金马奖则自1997年起定位为全球华语影片竞赛;2003年起,金马奖不再限定须以华语为主要发音,只要是华人地区所使用的主要语言或方言,都可报名。

因此,以日语对白为主的《吴清源》曾在2006年入围,以赛德克语和日语为主的《赛德克‧巴莱》在2011年获得最佳剧情片等5个奖项;2007年起,导演加上半数主要创作人员为华人的影片都可报名;2010年起,导演和其他主要创作人员中有5名以上为华人的影片都能角逐。可以看出,一路放宽参赛资格的金马奖定位,早已超越台湾电影的范畴。

金马奖已经建立了如此恢宏的基础,散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未来该做的,不是为了保障台湾人的得奖名额而缩小规模,反而应该思考放大金马奖的影响力,让金马奖成为全球华人影视界的最高桂冠。

编辑:Joey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