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电影快讯 1348℃

被放在院子里的国宝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国宝被丢在院子里,在历史上并非没有。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比如北京团城亭子里忽必烈用过的大玉瓮,据说就是乾隆朝的大臣,从法源寺的院子里弄来的,当时寺里的道

不过,这种际遇如果今天还能碰到,那便有几分天方夜谭的味道了。经历过商品经济时代的淘洗,连崇祯皇帝陵前的石头五供都有人偷,谁家还敢把国宝放院里呢?

在海南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叫做海口市博物馆。去年年底的时候,有机会去海口,到这家博物馆转了一圈,才发现这里藏品颇为丰富,而且豪阔到可以把国宝放在院子里的程度。

到底是什么国宝呢?海口博物馆,又是个什么地方?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虽然海口是海南的省会,但过于温暖潮湿的气候使历代文物不易保存,所以可以游览的名胜古迹并不是太多,其中,五公祠几乎是旅游者必去的地方。这里纪念苏东坡等五名被发配崖州的名士,让人感慨当年到海南“旅游”竟然还要押送着才有人肯去。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参观五公祠可算旅人到海口的规定动作,然而,有些好奇心重的朋友会发现,在五公祠对面,隔着一个小湖,还有一片琉璃瓦覆顶的仿古建筑。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这里,便是海口市博物馆了

老萨就属于那种好事之人,所以看过五公祠后,见还有些时间,便决定到海口市博物馆去看看。

平心而论,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会,海口市博物馆的展品算是较有特色,下了不少功夫的。但真正令我震撼的,是当我从二楼平台上走过,瞥了一眼楼下的天井,立刻就挪不开眼神了,我当时便向同行的叨唠起来——这院子里有国宝啊。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瞧,就是这个院子,您看到国宝了吗?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不,不是这个,国宝有很多类型的……

猜谜总是让人头疼的,估计有些朋友会说,这院子里除了下水井盖,好像就剩两个“石凳”了,难道这会是国宝?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这就是我说的国宝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还有这个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给个特写吧,其实不过是几块珊瑚礁或沉积岩的石板,稍加雕琢,给人感觉十分粗糙的样子,而且,周围没有

从它们的高度,大约可以判断出来,它们绝不是什么石凳。可是,这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可称国宝呢?

我推测这是两座庙——两座高度只有五十多公分,仅由三四块石板组成的庙宇。

它们的珍贵在于,根据石材留下的特征,它们应该是来自于南海诸岛的。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南沙、中沙诸群岛,其中的许多岛屿,虽然缺乏居民生活的条件,却有不少庙宇。

根据1974年至1975年文物普查的结果,仅在西沙群岛各岛,当时便仍有14座庙,遍布永兴岛、南岛、北岛、赵述岛、琛航岛等处,而在金银岛、珊瑚岛等处,还有已经损坏的庙宇多座。在东沙、南沙各地,也普遍有中国人修建的庙宇。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1907年吴敬荣、林国祥等率舰巡航东沙岛时拍摄的东沙岛古庙残址,因植被覆盖,如非专业人士已经很难

南海上的珊瑚岛,普遍较小。西沙最大的永兴岛约2.6平方公里,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仅0.43平方公里,三沙市七连屿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赵述岛只有0.22平方公里,这样的小岛上,怎么能容纳下如此之多的庙宇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这些庙宇,本身都很小。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甘泉岛上的兄弟庙(顶部坍塌),已经是西沙最大的庙了

而大多数庙宇,只有佛龛大小。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南海文物普查时关于西沙珊瑚岛上的小庙记录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甘泉岛古庙

这些庙宇,普遍供奉的是海神妈祖兄弟(遭海盗杀害后显灵的渔民)、孤魂(在海上遇难后成神的水手),还有土地公。在其中一些小庙中,还找到塑像、铜钱等文物,述说着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南海的活动。

中国人为什么要在南海诸岛上修建如此众多而又略显简陋的庙宇呢?了解南海中国渔业文化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 一方面,古代航海技术落后,渔民到南海捕鱼的生涯十分艰险,他们希望妈祖、兄弟、孤魂和土地公能够保佑他们平安来去;
  • 另一方面,南海的渔民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如果某个渔民在某岛建庙,他便被视为这个岛的岛主,拥有在周边打渔的优先权。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年金庸先生《碧血剑》中的“七十二岛岛主郑起云”很可能是一个渔民协会组织的领导人。

因为这两个原因,出海的渔民常常用大陆的石灰岩刻好简陋小庙的构件,作为压舱石带着出海,到达后卸下石板建庙,而后打渔返回。长此以往,南海诸岛稍大一点的岛屿上便都有了庙宇。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结构简单,造型低矮甚至就地取材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到海洋寄生生物的遗骸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静静地留在海口市博物馆的庭院里

但它们究竟来自哪个岛屿呢?

向博物馆当天的工作人员求证,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讲是从海上运来,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倒是参观者中有一位老先生,据说是当地从事文史工作的,告诉我三沙市成立以后,到南海打渔的渔民日益增多,有些老传统也恢复了,比如岛上一些庙宇今天看来过于简陋,渔民们便用更加坚固的水泥等物重建。

“这不能算是封建迷信,就是求个心安。”老先生说,“大概是拆掉的老庙也算文物,就送到博物馆来了。”

因为这件事颇有意思,在海南的朋友帮忙联系上了海口市博物馆前馆长张健平先生求证,结果却有些出乎意料。

原来,这两个“小庙”还是张馆长亲自接手运回来的呢,的确来自西沙海域。不过,它们不是庙,而是从沉船上捞出来的石构件。

西沙群岛曾经发现过大量的石构件。2015年,在海南三沙市永乐群岛珊瑚岛海域,曾经发现一条沉船,确定为清代遗存,遗址有大小石构件274件。

据推测,它们或是作为出口产品由华侨带往海外的,或是作为压舱物顺便带去(珊瑚礁沉船被确定为一条专门运送石构件的船只),海口市博物馆的这批文物,来历与此类似。

无论是庙还是石构件,都是中国人往来南海,活动于南海诸岛的证据,最早的主人象征,在讨论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时,这样的文物,每一个都堪称国宝。

我想,这一点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毫无疑义的。这也是老萨面对海口市博物馆的庭院十分感慨的原因。

其实,虽然受环境影响存世不易,但海南的好东西并不少,这次参观中便发现,海口博物馆里面有很多收集来的珍贵文物,有些大楼里面大约也放不下,放在院子里,更有沧桑之感。这就不仅仅是从南海搬来的庙了。

海口博物馆里不起眼的国宝,个个都向世人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 - 陆剧吧

▲ 比如,当年海口府城大门“定海门”的石头匾额,如今便也放置在博物馆的天井中

看来,每一个博物馆都有些镇馆之宝,但需要用心去寻找,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