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过这样一段台词:
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又离不开它,这就叫体制化。
在很多人的眼中,职场又何尝不是自己的“肖申克监狱”呢?
初入职场,我们会有各种的不习惯,陌生的工作环境,繁琐的工作任务,复杂的人际交往,没有多少人会喜欢这样的一个新环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渐的适应职场的条条框框,并且开始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这个时候的我们,又会觉得这样的生活状态,好像还不错。
可是,等到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去,我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待久了,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某个地方,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离开那里,就等于失去所有,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职场体制化。
等到我们被体制化之后,你会发现,再谈年轻时的梦想,自己好像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来自生活的压力,来自身体的负担,重重原因都会成为你实现梦想的阻碍。你不敢再折腾了,因为你会害怕失去。
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这样?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个叫老布的人,他在肖申克监狱生活了50年,临近终老的时候,才获得了离开监狱的机会,可是在他接到“允许离开”的消息之后,他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却不是重获自由的开心,而是发自内心的恐慌,甚至还做出了危害他人的极端行为。其目的只是想继续留在“肖申克”这个牢笼里面。
重获自由,多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情,可老布为什么接受不了呢?
影片中的另外一个人物瑞德告诉了我们答案:老布念过书,在肖申克还有点地位,可是他在肖申克待了50年,已经成为了井底之蛙,只要离开了肖申克,他就会变成一个废物。
老布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很多在一个单位待了几十年的人?自己在单位,混了很多年,虽然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但至少日子还过的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的还不错,自己分内的工作也做的也还行,可是突然要让自己离开,并且还得换一个新的环境去生活,这种感觉能瞬间让自己崩溃。
因为自己的年纪上来了,工作方面的专业技能落后了,对口的工作也不好找了,离开了原来的单位,自己就真的成废人了。
是肖申克的环境让老布变的不想离开的吗?可安迪也同样在肖申克待了快二十年的人,为什么他从进来开始,就是想着要怎样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去呢?他最后不是做到了吗?
有的时候,你不是在混日子,而是日子把你给混了。
肖申克的生活对于混熟了的老布来说,那是多么安逸的一个环境,一日三餐有人管,自己每天只要整理整理图书馆,再推着小书车在监狱里转一转,一天就算舒服的过去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安逸日子,是年老体弱的老布在肖申克以外的环境里,得不到的东西。他怎么舍得离开肖申克?他怎么敢离开肖申克?
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是原来的单位让我们变成废物的吗?可在单位混的风生水起的大有人在,同样也有离开了单位,把自己活的很精彩的人也不少,为什么单单只有我们变成了废物呢?
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状态,上班打卡,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就会准时打到自己卡里,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活过得一平如水,不出意外,自己等着养老就行了,这样舒服的日子过久了,谁会思考突如其来被辞退呢?所以除了顿时的恐慌和不知所措,我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词了。
究其根本,这是因为肖申克的环境问题吗?肖申克从未出现过大的变动,是你自己把自己陷入了肖申克这个安逸的牢笼而已。所以说,我们不要抱怨是环境改变了自己,只怪自己过的太安逸,忘了居安思危而已。
安迪的做法给了我们摆脱职场肖申克的启示
如果《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在接受审判之后,接受了往后的牢笼生活,也就不会有这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
安迪在进入肖申克的时候,就像刚刚大学毕业的优等生一样,在自己的想象中,按照自己的条件,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终有一天自己一定会成大事,可还在自己处于懵懂阶段的时候,就把自己丢到了一个很陌生的环境里,要自己重新开始,并且前途一片渺茫,根本不用谈什么人生梦想之类的东西。这样的人生也是很彷徨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接受现状,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才能充分的展示出来,谋取一切能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坚信,只要自己够努力不放弃,肖申克这个牢笼是困不住自己的。现在的努力和付出,为了是自己以后能在更广阔的天地自由的翱翔。
同样是生活在肖申克里面的人,可表现出来的东西,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努力和奋斗。与其让环境同化了自己,还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离开那个套住自己的牢笼。
说到底,不论自己生活的环境如何,只要时刻保持改变自己的心态,升华自己的生活状态,我们都不会迷失自我,甚至被淘汰出局。
很多时候,我们是无力去改变一个大环境的,但是我们却有足够的能力,来改变自己。想要离开“肖申克”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等着它把你踢出去,另外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去。
虽然在这个走出去的过程中,会有诸多的困难,但只要能重获新生,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