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清平乐》开播了,因为非常火热,李夫子也看了几集那里边大量的情节确实来自于正史,剧中非常注重细节考据,反映出了很多宋代的官制、礼仪、风俗、服饰等内容。例如反映七夕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宋人流行的游戏;皇后、妃子们的服饰、发饰;契丹的饮食;宋代的称谓等等,也奠定了《清平乐》历史正剧的趣向定位。所以今天李夫子就紧扣这部剧,将宋朝的点点滴滴展现给大家,以解宋迷们的相思之苦。
剧中王凯所饰演的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全剧讲述了他的围城、他的人生。赵祯得知将自己养大的当朝太后刘娥并非亲生母亲,而自己的生母乃是太后当年的婢女李兰惠,深感愧疚。为了报答李家,赵祯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徽柔嫁给了李家的子孙李玮。这就埋下了皇家宫廷的一个悲剧。 这是剧中所描绘的内容。
历史上宋仁宗的生母据考证的确不是当朝太后刘娥。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有一个传奇的文学故事家喻户晓,这便是众所周知的“狸猫换太子”。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宋仁宗。话说当年李宸妃生下婴儿,被阴险狡诈的曾经的好姐妹刘妃,与内监郭槐用一只拨了皮的狸猫换走了刚出生的婴儿。事发后,宋真宗以为李妃生下妖怪,便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刘妃则因生下皇子成为皇后,不过被换走的婴儿却并没有死,而是被不忍杀死他的宫女寇珠辗转送到了八贤王处,在王府长大。刘皇后下令拷问寇珠,寇珠不屈,触柱而亡。刘皇后又命令郭槐火烧冷宫,李妃被内监救出流落民间,活脱脱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防火、防盗、防闺蜜。后来刘妃的儿子去世,宋真宗没有后代,便从八贤王那里将其实是自己亲生骨肉的孩子召进宫中,并封为了义子。后来孩子在机缘巧合下当了皇帝,他就是后来以仁慈著称的宋仁宗。后包拯将案件查明,并将当年的奸臣郭槐和刘妃严惩。还迎接李妃回到皇宫。
这个故事真是一波三折,不过这只是一个戏剧化的故事而已,并非是历史史实。可是要告诉大家,但这也并非完全的是天马行空。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也确实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在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宋仁宗生在宫中,最初他的名字叫赵受益。当时宋真宗他老爹已经40多岁了,前5个儿子全部早夭,赵受益的出生,让宋真宗大喜过望。不过很快,宋真宗就遇到麻烦事了,那就是赵受益是铺床叠被的李妃所生,她本是宫女,受真宗一时宠幸才勉强成了妃嫔,品级很低。如果按照一般的剧情发展,赵受益是真宗唯一的儿子,继承大统,母凭子贵,登基称帝之后,生母李妃肯定能当上太后。
但这一切都被宋真宗残忍的插手破坏,因为宋真宗非常宠爱刘妃刘娥,特别希望刘妃能当上皇后,日后成为太后,便默许了刘娥的渡子行为。在赵受益出生后不久,便将他强制接到自己宫中抚养,以母亲的身份来照顾和教育赵受益,还改了名叫赵祯。亲生骨肉被人抱走,李妃当时一定是肝肠寸断的,但皇上默许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呢?没过几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伤心欲绝的李妃被强令为真宗守陵,终日于青灯古佛为伴。仁宗继位,年纪尚小,当时只有13岁登了帝位,他一直以为刘皇后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这位母亲却始终没让儿子直接亲政,亲掌朝政大权于一身。而对于仁宗的身世,因为惧太后而无人敢言,仁宗始终不知道生母是谁。
11年后,公元1033年,刘太后终于病死了,燕王赵元俨才把事情真相告诉了仁宗。历史记载,赵元俨说出真相时,仁宗闻此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心情激荡。他马上追问生母何处,自己长这么大了,未尽一丝孝心,顿感无比愧疚。但得知赵祯的生母李妃染上重病,在前一年才刚刚撒手人寰后,他是悲痛万分,身心遭受了巨大摧残,以至于数日不理朝政,下诏书自责未尽生养死葬之孝心,并追封生母为皇太后,谥号为“庄懿”。亲自主持迁葬母亲的仪式,因为身世被隐瞒,他都不曾见过生母一眼,死的时间也很蹊跷,竟是在刘太后前不久,当时宋仁宗就一直怀疑,恐怕是被人害死的,是为了掩盖他的身世。所以当时还曾经开棺证明,结论是李妃并不是死于非命,否则的话李夫子想仁宗一定会崩溃,会做出出乎意料的举动来,大宋的未来或许会被改写。
所以将这段真实的历史跟《清平乐》的第一集一对比。剧中仁宗得知生母并非刘太后,而是在永定陵为父皇守灵的李顺容后,是思母心切,不等天亮就翻身上马,要出宫奔赴母亲膝下,欲尽孝承欢,其实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在“狸猫换太子”当中,反面原型刘太后,那简直是心如毒蝎了,实际上在《清平乐》中,吴越饰演的刘太后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世人称她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吕武那就是吕太后,还有武则天。在剧中李夫子觉得他描写的刘太后还算可以,还算是符合事实,那么刘娥对大宋朝做出了哪些卓越的贡献呢?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出,宋仁宗的老爹宋真宗赵恒,他的确不是一个好父亲、好老公,是他一手酿成了赵祯和母骨肉分离的悲剧。而他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也干出了很多的荒唐事,比如说历史上著名的“天书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运动改革或对国家有好处,或将国家带入了堕落的深渊,而天书运动就是大宋的败笔。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天书运动乍一听跟文学著作有关,还有点玄幻的感觉,实际上压根跟文学没有关系,反而跟封建迷信相挂钩。
总之这场声势浩大、虚耗国力的天书运动终结者正是刘娥。幸亏她雷厉风行的及时拐弯,否则大宋很快就要走到尽头。一个女人家掌舵帝国,当时寇准和其他一些大臣当时纷纷反对刘娥专权,但都不是刘娥的对手。我们就举一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刘娥那真不是一般人。在宋真宗下葬之后,当年刘娥挑选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非常诚恳的样子,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真宗刚去世,国家还不定,皇上需要各位大臣的帮助,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各位大臣们可以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写一个名单,我和皇上看了这些名单之后,一定会重用,让大家共享皇恩浩荡。宋朝的大臣们听了刘娥的说法非常的高兴,每一位大臣都迫不及待的将自己亲朋好友的名字全部汇报给了刘娥。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都是刘娥的计谋。
刘娥为了防止大臣们和自己的亲朋好友结党营私,为了清楚的知道大臣们的亲朋好友是哪些,就用这个办法。刘娥拿到名单之后一一的去核对,朝堂上的大臣,凡是在名单上的大臣们都被刘娥想方设法清除了,只有不在名单上的人才能有升迁的机会,从而避免了朝臣们结党营私、祸乱朝政的可能。刘娥的政治能力和才略确实过人。她在历史上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她临朝称制期间对宋朝发展所作的贡献十分的大。结束了天书之乱不说,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质货币“交子”,为宋朝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刘娥这些举措对之后的仁宗盛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说《清平乐》的话,这个人物是不能跳过的。
我们再回到剧中,整部剧也描述了朝堂之上庆历新政大臣和老派权臣之间针锋相对,斗争风起云涌的历史场景。赵祯治国如秤砣,权衡各方势力,为国事殚精竭虑。徽柔与陪伴自己长大的内侍怀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志趣不合,又木讷平庸的李玮万般排斥,终于与婆家起了冲突,不顾一切的夜叩宫门,打破帝国最严苛的规矩,引发滔天非议。司马光甚至要在大殿之上“碎首进谏”。赵桢一生悉心呵护的言路通畅、监督国君的风气,使得他在爱女之情和维护治国理念之间挣扎的遍体鳞伤。最终公主以半疯狂的抗争,始终未屈服于成为李玮真正妻子的命运,却与怀吉永生不得相见。
可以说全剧对北宋仁宗朝的家国故事进行了近乎全景式的演绎。但是,因为其缓慢冗长的节奏风格、近乎拖沓的剧情推进,也让不少网友觉得这部剧难道是人间的褪黑素吗?实际上这非常符合历史上仁宗的调性,仁宗赵祯本来他就是个慢性子,处置政务是不急不徐,一切以法律为依据,曾倡言说“法制立,然后万事有经,而治道可必。”所以说信奉法治的仁宗在《清平乐》的开篇,应该不会存在他违反夜闯宫门的事情。
宋仁宗的“仁”是他的庙号,可以看作是对皇帝生前的极简评价。孟子曰“仁者爱人”,能被称作仁者,起码都是王朝中等以上的皇帝。我们纵观历史上赵祯的一生也确实是仁政爱民、宽厚客气的一生,用仁来评价他,其实是恰如其分。为人君止于仁,跟历史上那些功在千秋的盛世明君相比,宋仁宗可能比不上他们,他性情文弱、待人宽厚,少了点帝王的威严跟魄力。但是北宋也在他的统治时期,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政治清明、名臣辈出,不仅是仁宗盛世了,那更是太平盛世。
咱们以小见大,就单讲几个他的趣事好了。试问大家,你如果是宋朝老百姓,喜不喜欢这样的官家?比如有一年,宋仁宗寻思着要把他的皇宫扩建一下,就派人去跟皇宫北面的居民商量。可是这些居民竟然拒绝了来自皇宫的拆迁协商,无论给多少钱,他们都不愿意搬走,就当钉子户。事情到这里就僵持住了。如果按照常理的话,接下来应该是官府发布强制拆迁公告,找一帮子拆迁高手浩浩荡荡的跟在推土机后面开进拆迁现场,但是这一步没有发生,这位宋朝权力最大、掌握生杀予夺不在话下的宋仁宗却退却了。于是北宋就有了有史以来最小的皇宫,仅仅相当于一个节度使的府邸大小。
还有一个事,当年在四川有个读书人,他可能是想做官想疯了,就写了首诗献给了成都太守。诗里有一句,“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太守当时吓坏了,这不是反诗吗?把栈道烧了,割据成都、自立乾坤,大逆不道,马上就把读书人五花大绑的压进了京城。案子呈到了仁宗处,赵祯却不以为然的说:“这是老秀才想做官,写首诗发泄一下。怎么能治他的罪呢?”于是这位幸运的读书人不但没有受到处罚,还被封为了司户参军,圆了做官的梦。如果这个人搁到明清早就被剥几层皮了。
还有很多点点滴滴就不讲了,这也使得后世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像王安石评价其“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王夫之更是对其推崇至极,高度肯定宋仁宗的德、才、理、功 为之真君子。连后来的康熙大帝都是他的迷弟。不过在电视剧《清平乐》当中,宋仁宗也暴露出了其不为人知的更加细腻的一面。他上敬天命、下畏人言,既有为人君的霸气、清贵,也有为人父的温柔、慈悲,更有不为人知的悲怆孤独。在理智与情感之间他百般为难,不仅仅是他的母亲,妻子跟爱女也都跟他一样,被囿于看不见的高墙之中挣脱不得。
这么说《清平乐》中的官家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丈夫,甚至是父亲。剧中赵徽柔公主原型其实正是宋仁宗赵祯的长女,宝元二年被封为福康公主,嘉佑二年晋封为兖国公主。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仁宗曾经生病时,她不仅服侍在父亲身边,还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发宠爱她,那么在电视剧当中也完美的还原了这一场景。不过这位公主的命运真的是比较悲惨,她的命运、结局跟电视剧演的是一样的。
仁宗当年是念及自己的亲生母亲李宸妃不能颐养天年,所以就把公主嫁给了其兄子李玮。可强扭的瓜不甜,包办婚姻害死人,李玮朴陋与公主积不相能。历史上也确实发生过公主夜叩宫门,向宋仁宗哭诉,希望能够和驸马离婚的事。宫门夜开在那个时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气的司马光要撞死逼皇帝治罪。
历史上赵徽柔和李玮后来虽然离婚了,但是宋仁宗晚年又重新封李玮为驸马,不过此时他的驸马之位已经是形同虚设。那么公主真的爱上了一个太监吗?历史上没有记载。在神宗三年,公主逝世,年仅33岁,那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宋仁宗所有的儿子,后来无一存活,无奈之下,他只得把堂兄的儿子赵曙接到宫中给皇后抚养,随后立为继承人,这便是后来的宋英宗。公元1063年,赵祯在临朝受文武百官参拜时,突然手舞足蹈、口出涎水,不久便驾崩,享年54岁,在位42年,成为了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平乐》就此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