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横店和影视业的“疫情”,他们只能一边焦虑,一边自救。
演员何佳怡从北京返回横店影视城,已经11天了。
再隔离3天,她就有望成为横店最早复工的那批幸运演员之一。
1月27日,当横店宣布所有剧组停拍时,在拍的剧组超过13个。何佳怡所在的《传家》是其中之一。
那天是大年初三,戴着口罩的化妆师为她化好了妆。当她自己也戴着口罩到了剧组后,才得知戏已经拍不了了。她只好买了第二天一早的机票回北京。
另有6000人则滞留横店。没有戏拍,景区也是关闭的。
曾经,数不尽的宫闱角逐、爱恨情仇故事在这里被搬上荧幕;
如今,横店洗尽铅华,卸掉喧嚣,默默矗立着,等待全面的开工。
疫情渐好,阴霾却仍在横店及以它为“晴雨表”的影视行业上空。
有人看到希望,有人黯然离场,有人苦苦支撑。
这是横店和影视业的“疫情”,而他们只能一边焦虑,一边自救。
冰封下的横店
影视行业的人,本来对2020年充满了期待。
刚刚过去的那一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作为“行业晴雨表”的横店影视城,开机率同比锐减45%。
“项目撤资”“剧组撤离”“电影撤档”“开机骤减”……令人沮丧的消息,一个接一个。
大IP糊了,流量不灵了,一些曾经的人气明星都公开诉苦接不到戏。“以前是人挑戏,现在是戏挑人”,成了影视行业共识。
过去数年的泡沫被挤压,残酷震荡过后,2019年第四季度,情况似乎在向良性的那一面发展。
“史上最强国庆档”上,多部主流国产影片崛起。科幻电影元年、动画电影登顶票房,在惨淡岁月中,国产电影以不一样的姿态,重新亮相。
年底,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突破630亿元。虽然单屏利润和年度上座率都不及以往,但总量依然是增加的,口碑与票房形成良性循环。
种种迹象看,中国影视业正在驶入一条健康的车道。
这样的期待下,横店开年,本是一场铆足了劲的大戏。
这里曾是中国的“好莱坞”。2014年,多家横店(东阳)影视传媒企业通过借壳、并购等手段集中上市,一时风头无两。
最红火的时候,横店一年要接待300多个剧组,其中70多个大小剧组一起赶戏跨年。
那是横店的黄金年代,也是中国影视的黄金年代。
2020年春节,20个在拍剧组、11个筹备剧组在横店。王一博和赵丽颖的《有翡》、秦岚和吴谨言的《传家》、赵又廷和邓伦《晴雅集》,以及《虫图腾》《小女霓裳》《燃烧大地》《青青子衿》《赤脚大仙》……
腊月二十三开始,城内五大主题地点就做好了“横店过大年”的准备,迎接游客前来。
《陈情令》《庆余年》《剑王朝》……系列热播剧的相关主题设计都颇花心思,“跟着热剧游横店”让这个春节充满期待。
横店常驻人口9万有余,每年接待游客数高达2200多万,春节往往是第一个人流量高峰。
对影视、旅游两条腿走路的横店来说,疫情带来的是双份冲击。
1月23日,横店影视城宣布,大年初一至初六的六场明星见面会延期,其中包括备受粉丝关注的“陈情少年见面会”;
1月25日,横店各景区暂停对外开放,在拍的剧组人员、群众演员都需要检测体温;
1月27日,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东阳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下发通知,关闭拍摄场景,暂停防控期间的剧组拍摄活动。
剧组停摆,6600多人和横店一起搁浅在了这里。
“一天亏了50万”
遭受重击的不止横店,还有整个影视业。
有人在微博上做了“待复工剧集”的不完全统计:《大江大河2》《有翡》《青簪行》《谢谢你医生》《亲爱的自己》《亲爱的戎装》《你微笑时很美》《我就是这般女子》《一起深呼吸》《涩女郎》《危机先生》《玉昭令》《雪中悍刀行》《我的小确幸》……开机地点从上海到桂林,从横店到象山。
影院关门。《刺猬索尼克》《抵达之谜》《荞麦疯长》《乔乔的异想世界》《小妇人》《婚姻故事》等电影,步入之前7部春节档电影的撤档序列。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23日起,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累计撤档的电影已达28部。
许多综艺节目无法正常录制。从制作端到发行端、营销端,产业链全线停滞。
焦虑在行业里蔓延。
无戏可演。从龙套到偶像,不一样的层次,一样的处境。影视圈可能从来没有这么平等过。
作为个体的演员日子不好过,影视公司的老板们更难。停工就意味着项目进度的停滞,回款困难,资金无法周转。
已经杀青的是大幸,没有开机的是万幸,遭遇停工的是不幸。因为要背负整个剧组的“误工损失”。一些头部项目,每日的支出都在百万级。
横店剧组《清落》的制片人陈益韬曾发微博诉苦,因为停工,他们剧组的100多人离开,还有近200人留下,每天要保证他们的餐饮、住宿等支出,“一天亏50万”。
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来说,坚持太难。
下半年的情况会好吗?
暴击之下,行业开始了从上而下的自救。
北京电影局发出公开信,表示将会推出优化政务服务、支持重点项目、做好企业保障三项政策来确保行业正常运转。
各个影视城先后出台优惠政策,解决剧组的燃眉之急。
横店出台过两项措施。针对公司和剧组,自停拍日起,免收场租、减免房费等;针对群演,尤其是“横漂”,每月每人发放500元生活补助。
行业的“逆行者”则从疫情刚开始就有了。
《囧妈》在撤档的第二日便宣布,影片于大年初一在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等平台上首播,随后《肥龙过江》也跟上脚步转战网播,《源·彩虹》则选择在移动电影院付费点播。一番变动,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格局转变。
在家的创作者,或者在空窗期里安安静静地自我提升、筹备和打磨内容;或者风风火火地启动“云作战”模式,参与直播、录制ID。
《天天向上》开播11年,第一次“云开工”,舞台上只有汪涵一人。其他主持钱枫、大张伟、王一博、高天鹤,和嘉宾韩雪、王鸥、沈梦辰、杨迪等都是通过视频连接来参加录制。
在影视行业陷入灰暗的同时,短视频领域迎来流量的新高峰。线上平台取代了线下渠道,戏剧、音乐会都开始了“云文娱”模式。
线上与线下,谁都无法被取代,但一定会共融。对比2003年非典前后,中国电影的一系列变革:降低拍摄立项的审批条件和门槛……危机这两个字,总是危中见机的。
复工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横店早已发出公告:第一阶段复工从2月13日开始,影视企业(剧组)员工春节期间均在本地的,未到过疫情严重地区、未与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接触过的,以及防控措施到位的重点影视企业(剧组),经审核通过后优先予以复工。第二阶段复工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确定。第三阶段复工时间,为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恢复正常拍摄。
但后续就算停摆的剧组都能开工,项目扎堆、档期协调、竞争激烈等问题依然会困扰行业,下半年的情况也许依然不会尽如人意。
我们都要再扛一段时间。
2020年的目标不是赚钱,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