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宝的安娜, 费雯丽的安娜, 苏菲玛索的安娜, 谜一样的多面安娜

电影快讯 1647℃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创作出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会有那么多一流的女影星去挑战扮演这一悲剧妇女形象,但是结果是惊人的,嘉宝、费雯丽、苏菲玛索、凯文奈特莉都有扮演过这一角色。安娜几乎成为了挑战演技的知名女演员的首爱,这就如同男演员乐于挑战莎翁的哈姆雷特一样。

嘉宝的安娜, 费雯丽的安娜, 苏菲玛索的安娜, 谜一样的多面安娜 - 陆剧吧

——为什么它会反复重拍?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被如此的受欢迎,时不时的被改编,显然有它的深层次原因: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是有一定阴暗的动机的。

首先,《安娜卡列尼娜》题材话题意义突出,“三角恋”和“婚外情”的内容,在任何时代都算是一个“争议”话题和八卦的“核心”,总是会成为茶余饭后人们关注的焦点,毕竟人非圣贤,在日常中产阶级的无聊中,这些花朵般的点缀,可以抚慰自己平庸的生活。

但《安娜》有毒,这个高明的施毒者自然是托尔斯泰, 虽然关于爱情,有关的篇幅小说已经汗牛充犊,托尔斯泰的这一版本叙事对于爱情本质的“迷狂”阐释的非常到位。不同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纯爱悲剧,安娜卡列尼娜处于一个尴尬的核心,情欲战胜了家庭责任,爱情带来的“灾难”意识下的悲剧悄悄萌芽。想想《廊桥遗梦》,几乎同样的故事类型,一个走,一个留,都归之于爱情的魔力,同样的“诱惑”情节,被各种花样翻新,可见,这种故事是非常能吸引人无意识的心灵深处的东西。

其次,从演员的角度,安娜的扮演具备充足的挑战性,有演员发挥演技的余地,安娜一直深陷在“感情漩涡”中,从一开始的通情达理,到一见钟情,到舞厅诱惑,再到热情如火,忏悔纠结,到痛苦与情欲,到遽然私奔,到嫉妒痛苦,到绝望颤抖,到自杀死去,几乎演绎了各种女人的微妙情绪,有变化有发展有深化,于是各种改编下,安娜几乎成为一块试金石。

坦白说,我们是冲着新“安娜”来的;各种类型女人去扮演心底里面可能的安娜;但谁会做到最出色?

其实要做到最“出色”,除了扮演安娜的演员表现外,导演的功力是不可或缺的,毕竟这部名著被改编,从某种意义上是被“电影化”,其中蕴含非常有价值的“拍法问题”。毕竟,有趣的是同样的关键情节,被不同导演的不同的个人处理,但分寸感,营造意识,拍摄取角的不一样, 结果营造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

导演的个人解读,让安娜活过来的时候,也赋予他眼中“安娜”全然不同的全新特性,这正是乐于比较各自版本安娜的一个原因;对安娜小说的解读和侧重不同,显示出一种永恒的“魅力”——安娜的“魅力”。

当然全片比较是一个非我目前能够完成的活,但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安娜自杀那一幕,种种电影版本的不同处理;不同导演下的安娜就有不同特点。

——比如嘉宝版安娜,黑白效果下,嘉宝本身优雅的特性完美的赋予了安娜一种楚楚可怜的特征,嘉宝标志性的长睫毛抖动的如同蝴蝶,自杀的时候,没有花哨的镜头,只是一直对着嘉宝的脸,目无表情却似乎什么都有。跳下的那一刻,简单一跃而已。

—— 比如费雯丽版的安娜,同样是黑白效果,导演却别出新意,不再是从铁轨路沿侧面跳入,而是让费雯丽直面火车头,喃喃自语中,被开动的火车撞倒,费雯丽特有的从《欲望号街车》开始的神经质,被演绎出一个新的安娜。

——比如苏菲玛索版的安娜,彩色的安娜,苏菲玛索当然是绝世美人,那张脸美的让人窒息,导演处理自杀那一幕的时候,充分利用了玛索的优雅体态,跳落的时候,插入了几个“联想性镜头”,蜡烛被熄灭,小女孩的跳水,那一刻导演赋予了充盈的诗意。

——比如凯文奈特莉版的安娜,可以说,她是几个安娜当中难得有“情欲”色彩的体现,厚厚的白雪覆盖的列车,激烈的个人情绪,黑色面纱下的热泪盈眶,决然跳下后死亡的面孔的惨不忍睹。

总之,就是这短短的一段,事情只有一个,但导演的演绎却花样翻新,代表了电影本身的的一种“吸引力”,不同于文字,却某种意义上,让我们的安娜想象更为“丰富”。

其实,上面只举了几个有名的安娜,苏联版本可惜没有看到(按理,这个版本大概会接近俄罗斯风情吧),另外2013年的意大利的《安娜卡列尼娜》,是最长的,爱情戏的特别到位,故事的拱桥设计作为电影总体结构均衡感完全领会了托尔斯泰的意思,可惜女演员自己叫不出名字。从总体上说,嘉宝和费雯丽版安娜的美国工厂制造好莱坞味道重了些,改编的取舍完全从故事角度出发,这是美国片的优点也是它的缺憾。1997年索菲玛索版总觉得过于文雅,女人那股野性的情爱表达不足,拍摄的中规中矩,却总感觉味道差些意思。

当然之中,我最偏爱的应该是2012年奈特莉版《安娜卡列尼娜》,在舞台化设计上的完全充满独特新意的赞美;非常冒险和大胆;类似“舞台剧”的整体设计,让整个转场过程充满不可思议的连接,让我目瞪口呆,原来《安娜》还可以这样拍,完全脱离现实主义内容的老套处理,保留了故事的“精髓”,其实,这电影是最有“电影作者意识”,毕竟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就我来看,这部电影评分不高,有点让我意外。

未来还会不会出现新“安娜”,如同那句有名的台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安娜是不幸的,导致种种可能,于是能在世上可以有“千面化身”的种种形象存在。

我觉得《安娜卡列尼娜》一定还会有全新的演绎。关键在于以后的“诠释”是否有新可能新意识,这让我有拭目以待的冲动。托尔斯泰他的安娜如此受欢迎,至少他自己就是被“安娜”感动过,希望,在以后的改编中,作为考验女演员演技的一个标尺,导演感动的同时有创新性的发挥,电影的归于电影。

—— 这样,才不辜负可怜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存在,也就是所谓不负如来不负卿吧。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