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黑客帝国》关于一部好剧本的写作

电影快讯 1264℃

剧作是一门手艺,需要不断地磨练。

第4期: 《黑客帝国》关于一部好剧本的写作 - 陆剧吧

《故事》作者:罗伯特·麦基

好莱坞曾经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编剧是影视行业中最重要的,但绝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既是对这个职业的肯定,也说明了这个职业的现状——编剧重要却总是不被人注意。

影视行业当中有很多职业门槛很低,编剧算是其一。只要会写字,只要有个好点子,都想要尝试一下,但编剧是一门手艺,有诸多的规律和规则,不像小说,可以信马由缰。即使是小说,虽不了解,我想它应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的。

关于写作法国作家莫里哀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写作就像卖淫,刚开始为爱而写;接下来为几个朋友而写;最后是为钱而写。关于编剧的学习现在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两种方法:一种是,上编剧班;一种是,通过读编剧书自学。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老师和课本都会告诉你同一件事:写自己内心的故事。很多剧作者最初也都秉承着这样的原则去创作,但往往会经历莫里哀说所的这个过程。或许经历两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老师所教授或从书中学到的原理写出了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剧本,里面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都是自己想要表达和安排的,然后,拿给制片人看,制片说这些场景造价太高,要么删了,要么改了,某些情节过于枯燥,加点儿爱情元素和商业元素进去;拿给导演看,导演说,这段情节有点儿傻,拍出来不好看,换成别的吧;拿个演员看,演员说,这段话说着太长,说着也不舒服,能不能删减一部分……

编剧碰了一鼻子灰开始埋头修改,经过五六稿的修改,终于大家都满意了。然后,提交到广电审核,结果老大说:你这个故事,主题立意有问题,不符合当下社会的价值观……

最后,编剧只能为了通过审核再改。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何要说这些?这还要回到开头说的那句话:编剧是一门手艺!这门手艺里面除了自己本身所固有的一些规律、规则,还有来自外在环境的束缚,要想写一个当下社会体制下的好故事,就要在这些“潜规则”中不断摸索,不断地磨练!当然,也绝不能忘记:写自己内心的故事。

悉德·菲尔德的三部剧作

每个人的写过过程和写作习惯都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对于不同的故事的写作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有时候是来自于一个突发的想法,有时候来自于一段经历、一段情感,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于别人的要求。近期,在写一个关于雇主和司机之间的故事。在写作过程当中,当完成第一稿时,总觉得有一些地方不太对劲,似乎缺了点儿什么,可又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于是,便一点点分析,从主题、结构、人物、对白各方面分析,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主题很明确,结构是根据标准的传统结构来的,人物虽有欠缺,但总觉得还不是根本问题,对白简短精炼,冲突构建强烈,场景段落有始有终……但扔感觉哪里不对……而刚好那段时间正想写一写关于《黑客帝国》这部电影的剧作方面的文章,在反复地看这部电影。

《黑客帝国》 编剧:拉娜·沃卓斯基、安迪·沃卓斯基

《黑客帝国》(这里仅指第一部)讲的是在矩阵中生活的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似乎被某种力量控制着,尼奥便在网络上调查此事。而在现实中生活的人类反抗组织的船长墨菲斯,也一直在矩阵中寻找传说的救世主,就这样在人类反抗组织成员崔妮蒂的指引下,两人见面了,尼奥也在墨菲斯的指引下,回到了真正的现实中,逃离了矩阵。

尼奥这才了解到,原来他一直活在虚拟世界当中,真正的历史是,在20XX年,人类发明了AI(人工智能),然后机器人叛变,与人类爆发战争,人类节节败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把整个天空布满了乌云,以切断机器人的能源(太阳能),谁知机器人又开发出了新的能源——生物能源,就是利用基因工程,人工制造人类,然后把他们接上矩阵,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生存,以获得机器人运行所需要的能量。

在反复地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故事中感觉缺失了的部分——格局,一个开阔的、庞大的格局。这个故事建立在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冲突上,探讨了人类和AI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意识之间的关系,立意深邃。其中,既有人类群体的发展历史和在发展过程中的统一行为,也有,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独特性。当尼奥来到故事中的现实世界后,墨菲斯便告诉了他现实的真相:人类为了消灭自己创造的机器人,而把天空染黑,结果,机器人不但没有被消灭,还让人类自己成为了机器人的奴隶。后来,当墨菲斯被捕,机器人特工史密斯告诉他在机器人眼中人类的真相——你们就像病毒一样,从来没有想要和自然界达到一种平衡。在这个故事的背景后面包含了人类的发展历史。多么伟大的格局!而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独特性体现在主人公尼奥身上,他从一个被矩阵奴役的奴隶在现实和队友的引导下最终成为救世主的过程就是个体独特性最好的体现,就像影片中尼奥去见先知,先知给他指出的那块牌子上写的字一样“认识自己”,这是人作为个人和群体都应该意识到的。

每个故事都有它的社会背景,挖掘自己故事的社会背景和人物背景,并对它进行深入的思考、挖掘,是能够延展故事格局不错的方法。当然,这种延展和挖掘必须建立在故事框架之内,不能独立存在,要严格遵循整体和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格局是跟主题息息相关的,它是主题的一个体现。菲尔德和麦基都曾说过:一个故事要么有深度要么有宽度,两者必居其一,或两者兼备。这是对格局最好的注解。

《黑客帝国》是传统三幕剧结构下的影片。在最初对结构进行对应时,绝大对数人可能会把第35分钟尼奥成功地来到现实世界看做是情节点Ι,起初我也这么认为,后来发觉不对。它真正的情节点Ι应该是尼奥在红色药丸和蓝色之间做出选择时选择了红色药丸,这个决定造成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整个的第一幕观众几乎都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度过的,我们和主人公一样完全处在一堆谜团中。当故事引出了一个故事点,还未等它得到解决,紧接着又来了第二个,第三个……但如此多的疑惑并未让观众感到迷失。为何?因为作者在构建故事的过程中让观众知道了观众在现阶段需要知道的东西,而其他的部分只需要稍作提点,让观众有所意识即可。在《黑客帝国》的第一幕中我们只需要知道两件事就不会迷失,第一,谁是主人公?我们应该跟谁,认同谁?剧作者在一开场的追逐段落之后的第7分钟便给出了展示——尼奥,而且我们还知道了尼奥是被称为“救世主”的人,虽然他自己还不知道,这便更引起了观众对他的关注和关心。第二,他要做什么?即戏剧性目的。对这两件事的了解让我们不至迷失在众多纷乱的情节当中。然后,剧作者在整个的第二幕把前面所构建起来的疑虑进行了一一的展示,注意是展示,而不是解释!过会儿在另一部影片中会提到这一点。当影片进行到第二幕结束时的1小时35分钟,我们对影片开头所构建的世界、对主人公以及他们的境遇已经有了完全的了解。尼奥的第二个关键的决定把影片带入了第三幕。当影片结束时,我们对整部影片所讲述的内容没有任何的缺失,没有任何的不满足感。这是在写作一部脱离现实,甚至是贴近现实的剧本时也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在影片结束时应该让观众了解所有的真相

2016年电影《魔兽》是一个正相反的例子。

《魔兽》 编剧:查尔斯·莱维特、邓肯·琼斯、克里斯·梅森

《魔兽》是一部个人很忠爱的电影,主要源自于游戏《魔兽世界》,在大学时还曾因为这个游戏拜读了《魔兽三部曲》。当时,惊叹于竟能创作出的这样一个杰出的世界。但当拍成电影时,在剧本上却存在着很多缺陷,背景展现便是其一。作为一个玩儿了四年游戏,读过《魔兽三部曲》的我来说,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竟然没有看懂。对剧中所提到的人物、事件、部族关系交代不明甚至没有交代。观众对那个世界没有认可,就像对人物没有认可一样可怕。会让观众处在一种懵懂、游离的状态。

前面提到了对故事世界进行展示而不是解释。拿李安最近的影片《双子杀手》为例。

《双子杀手》编剧:戴维·贝尼奥夫、比利·雷、达伦·莱姆克

《双子杀手》讲的是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亨利,准备退休的时候遭到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在两人的激烈较量中,他发现这名杀手竟然是年轻了20多岁的自己。在第一次刷这部影片时,由于看的是韩版字幕翻译的云山雾绕,而且剧情似乎有些老套,印象很不好。后来,觉得可能是因为字幕的问题,几天后,便出了纠正版的,重刷之后,故事虽然看顺了,但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马上三刷之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影片是一个关于特工被追杀的故事,但是我们对主人公的背景却知道的很少,而仅有的一些了解,也都是通过语言传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我们对人物了解的缺失。电影中画面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能力永远优于语言。

光有好的主题、结构和背景还远远不够。所有的故事,讲述的都是人物和人物关系。《黑客帝国》中人物塑造的成功在于每个人的出场都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指向性。当然这也归功于,庞大的故事背景。在人物关系的塑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理论:所有出现的人物必须是围绕主角展开的,和主角没有直接关系的人都应该删除。我并不很赞同这种观点。我们所塑造的故事世界不是一个仅有主角的世界,仅塑造和主角相关的人物,违背了正常世界的逻辑,会让故事失去和真实世界的联系,并会削弱整个故事的人物维度。

这次似乎又写多了,恐怕很少有人会看到这里了,我就长话短说吧。最后,简单说一下故事中的动作段落。整部影片总共有四个动作段落。第一,开场崔妮蒂的逃脱段落;第二,第二幕中间尼奥和墨菲斯的对打;第三,第二幕末尾墨菲斯被抓;第四,第三幕整个的营救段落。动作段落的作用是中国电影常常忽视的部分。国内的电影通常把动作段落当成一种商业元素,单纯的视觉刺激。《战狼2》既是如此。两个小时的电影,有一个小时都在打打打。

《战狼2》编剧:吴京、刘毅、董群

这种打打打是一种单纯的荷尔蒙的刺激,而忽视了动作段落作为影片的一部分所起到的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和展现人物的功能,而仅仅把它局限在段落的末尾,即最后的结果。譬如说,一个追逐的动作段落,多数这种段落都只集中在末尾,被追的人是被追上了还是逃跑了?仅此而已。而真正的好的追逐段落在追逐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展现着人物或推动着故事的。拿《黑客帝国》的第一个动作段落举例。崔妮蒂被特工追捕,最终成功逃脱。在追捕的过程中剧作者埋下了一个伏笔,即一行人在房顶跑时,普通警察和特工、崔妮蒂之间状态的不同,暗示了一种是被矩阵控制的人,一种是脱离控制的人。以及当崔妮蒂从一栋楼的窗户跃入后,紧接着掏出枪指着窗户,等待特工进来时,特工没有进来,她对自己说“起来,崔妮蒂,快起来”,这也展示了崔妮蒂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在这个段落中剧作者就不仅仅是展现结局:崔妮蒂是被抓了还是逃走了?而是在追逐的过程中埋下了故事伏笔。

同样第二个动作段落也是如此。为了让尼奥适应环境,对他进行了武术的植入,然后,他和墨菲斯有了一场比武,而这场比武的目的并不是输赢,而是墨菲斯的一次引导,引导尼奥解放意识。虽然这个段落的结果是,尼奥并未完全解放,却给后面人物的改变埋下了伏笔。

以上所列举的这些内容,仅仅是这个电影的一部分,故事中凝练和充满深意的对白也是影片成功的一大因素。以及主要人物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塑造。譬如,尼奥和崔妮蒂之间的关系。崔妮蒂在影片的结局处才说出自己对尼奥的爱,两人的关系才确立。在之前墨菲斯带尼奥去见先知时,先知曾告诉尼奥“做救世主就像恋爱一样”。也是在影片的最后,尼奥才从尼奥变成真正的救世主。两人的关系和情节达到了统一。多么巧妙的安排。

好的剧本需要编剧日复一日地思考、琢磨,对情节、人物做出最合适的安排,这种安排常常不会被人注意,但不要在意这些,因为,当有人想要在意这些细节的时候,你没有,那将是很麻烦的事!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