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天才少年曹原将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大家纷纷感慨这位“天才少年”的成就。
报道中记录了曹原一路走来的骄人战绩:14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8岁赴麻省理工读研,24岁MIT博士毕业。
如今年仅27岁的曹原,已经是学界公认的“石墨烯驾驭者”。
这样的天分,这样的成就,放在人才济济的学术界也是万里挑一。
但看着曹原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路径,阿呆爸却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中国天才:冯奚乔。
这个名字曾震动过整个学术界,也令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
17岁读北大,20岁考上哈佛,32岁被哈佛大学破格提拔为教授……从那个晦涩而单纯的年代走来,冯奚乔的学术生涯灿烂到万众瞩目。
但他的生命,却在充满无限可能的34岁戛然而止。
01.天妒英才,彗星陨落
1995年10月5日,美国加州大学下令全校降半旗默哀。
这一举动,坐实了报纸上那则天方夜谭般的消息:物理天才冯奚乔,在巴黎结束了生命。
同日,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发电吊唁,语气沉重而悲痛:
“奚乔是他那一代的领军物理学家之一。没了他,物理学界就失去了一颗明亮的新星。”
李政道先生并非言过其实,在当年的学术圈里,冯奚乔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他不同凡响的星光,在少年时代就熠熠生辉。
1977年是中国高考恢复的第一年,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跃跃欲试,更多人因为准备不充分而畏缩不前。
那一年冯奚乔17岁,正在读高二。
他远超同龄人的聪慧被任课老师看在眼里,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老师第一时间就建议他备考。
冯奚乔与家人合影 左2冯奚乔
冯奚乔没有因年纪不够萌生退意,反而表现出了志在必得的架势。
结果不负众望,冯奚乔一举考到了北大物理系,自此开启了高光人生。
当年教学资源稀缺,老师们多是一边编写教材,一边用手抄稿、复印件给学生上课。冯奚乔在这样的条件下学得如饥似渴,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
他会因为学透了一个知识点而暗自兴奋,也会因为做不出一道难题,焦急地向老师求助。
在学术界深耕,只凭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冯奚乔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在刻苦之余,从不放过每个时机。
冯奚乔读大三时,恰逢李政道回国为中美教育交流牵线。
在李政道的支持下,首届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试(CUSPEA)开始报名,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赴美深造。
这一消息让整个北大为之一振,冯奚乔更不例外。但当时他只是个本科生,专业课都没学完,知识储备与考试要求相去甚远。
可冯奚乔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因为他清楚,想要成材,就得分秒必争。
备考期间,冯奚乔没日没夜地自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
与艰深的物理学知识过招,容不得半刻喘息。压力大的时候,他连续一个周都睡不好觉,精神几近崩溃。
此时冯奚乔还不知道,他将要面对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资格的试题。
这场高难度的考试足足持续了16个小时,冯奚乔出考场后几乎精疲力尽。
但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年仅20岁的冯奚乔力压一众考生,考出了北大第一、全国第四的好成绩。
在随后的面试中,冯奚乔英文口语地道、对答如流,深得面试官青睐。
对方直白地表示赞许:“冯奚乔将来会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学者。”
后来,冯奚乔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把面试官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02.天才少年,在爱中成长
1980年,冯奚乔顺利进入哈佛深造。
当时大多数美国人都对中国学生有刻板印象,觉得中国来的“穷学生”木讷无趣,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但冯奚乔却让他们大为改观。
在严肃而枯燥的课堂上,冯奚乔天赋过人、游刃有余,深得老师偏爱。
到了青年人的社交场,他一样如鱼得水——交谊舞、小提琴、游泳样样拿手,还时不时组织艺术展览、音乐会、中文桌等活动,妥妥是学霸中的焦点。
但话说回来,冯奚乔之所以有“十八般武艺”,还得归功于他的家庭。
冯奚乔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祖辈就积累下深厚家学,父母这一代也都是高知。
他的父亲冯宙鹏是国家经委会的总工程师,母亲沈文筠是解放军304医院的胸外科主任。
冯奚乔是家中长子。他还有个弟弟叫冯一意,比他小六岁,自小聪慧,后来考到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冯奚乔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神童”般的天赋。他两岁识字读书,两岁半握起笔来就跟着爷爷学习水彩画,画得有模有样。
不过,虽然冯奚乔悟性颇高,但家人并未要求他在艺术上有所建树,只是希望他能借此丰富生活、开阔视野。
所以当7岁的冯奚乔对小提琴表现出兴趣时,父母也一样全力支持,二话不说就高价给儿子买了把琴。
但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小提琴易得,琴谱却难求。
为了能让冯奚乔顺利学琴,妈妈和外公只能大费周折借来琴谱,再亲自手抄。抄乐谱需要耐心,妈妈和外公分工合作,先细致地把五线谱画出来,再对准音符一个个誊抄上去。
最后交到冯奚乔手里的一摞手稿,浸满了家人妥帖的爱意。
因为特殊的学琴经历,小提琴后来成了冯奚乔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
在如此周全的爱里长大,冯奚乔不但能尽情发挥天资,还拥有着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在哈佛读书的日子里,人格魅力十足的冯奚乔很快就博得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信任。与此同时,在科研上的天赋又让他甩开了同龄人一大截。
23岁时,冯奚乔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文章,在读时就累计被引用了300多次。
在同学还在为课程和论文愁眉不展的时候,冯奚乔用一半时间就完成全部课程,还成为本科生的住校辅导员。
博士阶段,他又拿到了含金量极高的哈佛优秀研究生奖。
1986年,26岁的冯奚乔在哈佛顺利毕业,随即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特聘为助理教授。
在UCLA,冯奚乔一步步走上学术巅峰,不仅每年发表数十篇文章,也成了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青年老师。
大好前程在他面前铺展开来,一眼望去尽是坦途。
03.为情所伤?死因成谜
在外界眼中,而立之年的冯奚乔既是万众瞩目的学术天才,也是阳光开朗的年轻教授,圈内人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
没有人愿意相信,34岁的冯奚乔会突然用那样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1995年9月,巴黎警方通报了这则悲痛的消息:34岁的冯奚乔教授,在一位法国同事家中确认离世。
消息证实后,整个学界为之震痛。
在加州大学任教的八年里,冯奚乔发表了80多篇论文,科研成果让业界瞩目。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成绩的他,被无数人寄予厚望,有资深前辈甚至笃信他能拿到诺奖。
但如今,一切期待都成泡影,生命的终结断送了所有可能。
众人扼腕之余,对冯奚乔死因的揣测也越来越多。虽然至今没有定论,但在众说纷纭之中,最可信的说法是冯奚乔为情所困。
更确切的说法是,冯奚乔无法接受自己在感情上一而再的挫败。
在冯奚乔留下的《我和我的美国女友》一文中,我们能窥见这位天之骄子为情所伤的蛛丝马迹。
冯奚乔提到的那位女友,是他北大期间的校友。两人在学术上很有共同语言,一同赴美留学之后,分别在两所名校继续深造。
但因为课业繁重,冯奚乔与女友聚少离多,感情逐渐出现隔阂。
一心扑在科研上的冯奚乔,在到美国的第三年,猝不及防地收到了女朋友的分手通知。
这段感情的破裂让冯奚乔差点一蹶不振,他说:“这件事是我一生中最沉重的一次打击,我当时都懵了,不知道再怎么开始。”
后来,他只能用学术研究麻痹和治愈内心的伤痕,一度不敢轻易尝试恋爱。
直到在“近红外光成像”的医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后,冯奚乔才逐渐找回自信,慢慢尝试与美国女孩接触。
1991年,冯奚乔30岁的时候,遇见了自己认定的“一生挚爱”。
对方是加州大学法学院三年级的高材生,性格上与冯奚乔相当契合。
都说旅游是检验伴侣的最好方式。冯奚乔曾和这位美国女友一同游览欧洲,相处默契又和谐,旅游结束后两人很快就决定同居。
同居近两年时间,冯奚乔认为感情是时候进入新阶段了,便主动向女友求婚,对方也答应了。
随之而来的是订婚、准备婚礼,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
但没想到,冯奚乔满心准备迎接新生活的时候,却得到了未婚妻出轨的消息。
仿佛晴天霹雳,冯奚乔的情绪一下子坠入低谷:“在一起都住了两年多了,所以对我是第二次很大的打击,心情特别低沉。”
从少年时就顺风顺水的冯奚乔,把两段感情失败的过错都归咎于自己。
一遍遍反刍情伤却始终无法与自我和解的他,最终选择绝望地从15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这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04.
其实,用“情伤”来概括冯奚乔的死因是片面的。
对冯奚乔来说,情伤只是一个诱因、一段导火索。真正把他推向死亡的,是他不可控地向内攻击。
外界把冯奚乔捧成天之骄子、物理天才,可他却在情感受挫后怀疑自己。这种外在光环与自我否定之间的巨大落差,轻而易举就能把人摧毁。
《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描述了一个现象。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中,流传着一个名词——“斯坦福狂鸭症”。
意思是说,一只悠闲的鸭子在湖面看似逍遥自在地漂过,水面之上一片平静。而在我们看不到的水下,鸭掌却在疯狂拨动。
借用网上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普通人如此,天才恐怕也不例外。
卓然的成就背后,少年天才也许并非看上去那般游刃有余。就如同备考CUSPEA时点灯熬油的苦修一样,后来冯奚乔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果,一定也扛住了从不为人所知的巨大压力。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冯奚乔34年的短暂人生除了令人惋惜,也有着极为深刻的警醒意义。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馈赠。
比追求完美更重要的事,是发现生命的喜悦与人生的真趣,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自我,与万事万物建立内在的联结。
愿我们都能扎实地前行,认真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