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电视剧快讯 1113℃

在1930年上映的《西线无战事》里,有两处细节最让我有感触:

第一处当然是全片最为经典的那幕结尾,历经战场考验的保罗看见了一只蝴蝶,试着用手去捕捉它,却被敌人瞄准,枪声响起,画面没有再做任何切换,而是聚焦在那只伸出来的手上,突然的停住,慢慢的松弛下来。

这里没有再给保罗的面部画面,但银幕前的观众都知道,年轻的保罗已然殒命于战场,尽管没有丝毫血腥的画面,观众却还是能感受到整部电影传递出来的悲伤感与残酷感;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第二处则是保罗回到家乡休假,恰好看到当年的老师正在如往日般激昂地鼓励学生们要勇敢地奔赴前线!

然后他走进教室,当着老师与学生们的面“泼了冷水”,告诉他们老师说的那些根本就是“叫他们去送死”,告诉他们上了前线人生就完蛋了,告诉他们“人即使活着,也只是一具空壳!”,如此这般,像是发泄了一番情绪,然后大喊着“我不该回来休假,我明天就回去,我明天就回去!”

这一段看似简单的戏份,其实很有冲击力,也最为有力地点明了影片的反战主旨。保罗这些青年们当初就是在那位老师的鼓动下去到前线,结果被战争的残酷与冰冷刷新认知,甚至牺牲掉了性命。从兴奋、激动到失望、震惊,再从恐惧、畏缩到麻木、痛恨,直至最终的死亡,影片通过保罗的变化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之处,也很好地起到了反战的情绪传递。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这部拍摄于九十多年前的电影,本身对战争戏的处理就足以让我感到惊讶(在那样一个年代,很多战争场面居然拍得如此真实且震撼,着实了不起!),而它对反战的表达更是让人心生佩服——它没有刻意地说教,也没有夸张的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人物的成长与战场经历,带出大家对战争的思考,它并没有给出反战的答案,却通过无形但有力的方式提出了问题,使得观众在看完之后自己会产生思考并得出答案。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而2022版的《西线无战事》,不仅刚好把前面提及的两个情节给拿掉了,也对故事和人物做了不少的改编,使得整体的戏剧性看起来更强,视听呈现也更为丰富与逼真,观赏性确实够强,但是看完之后,内心的感受却没有老版那么强烈——尽管它也能让人产生反战的情绪与思考,但就是程度上会比1930版要弱一些。

那么,2022版的《西线无战事》难道就不值得看了?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其实也不是。

我们很多人当然会拿它和原著以及1930年上映的电影版本作对比,然后指出这部“新”作品改动的地方太多,甚至有不少地方“变了味道”。

因为没看过原著小说,不太好评价,但就两个版本的电影而言,我会比较能理解爱德华·贝尔格执导的这版《西线无战事》做出大部分改动的意图——主要是为了营造更为丰富的戏剧性,由此增强故事的观赏性与视觉的冲击力。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不得不说,电影的运镜、构图、颜色,充分展现了导演视听语言方面的用心表达。他不光是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具有残酷美的画面,还制造了很强烈的戏剧冲突。

譬如开场阶段的几幕空镜头,山野、森林、天空、熟睡的狼,呈现出一种宁静感;但紧接着,镜头对准一片躺着战士遗体的寒冷地面,慢慢摇下,从俯视转为平视视角,迅速呈现出战场的残酷,宁静感瞬间被打破,冲突力直逼人心。特别是战士们纷纷倒下的画面,给到观众非常直观的感受。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影片的核心主旨也并没有太大变化:保罗最后的牺牲带有悲壮与遗憾色彩,而他战友们先后离去的时刻同样让人感到难过;还有那些重型武器碾过的时刻、喷火枪燃烧的时刻、子弹穿过头盔的时刻、士兵们横尸遍野的时刻,都是那样的残酷而惨烈,足以让人厌恶或痛恨战争!这其实也是影片具备了“反战”效果的一种体现,他让观众们从一些残酷的、令人震撼的场面中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实际上,无论是1930版的《西线无战事》,还是这一个版本的作品,都是不错的反战电影。

它们能让观众们看到战争的冰冷、残酷、惨烈甚至绝望,也能让人们意识到,战争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战争永远都是血腥的、残忍的、无情的、冰冷的、绝望的,它永远都是与美好相反的事物!

经典战争片《西线无战事》被翻拍,看完陷入深思 - 陆剧吧

讽刺的是,第一版《西线无战事》上映后,不久便爆发了二战;第二版上映的时候,这个世界仍然有战争在发生。

作为观众,看完两个版本的《西线无战事》,内心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愿望:愿世界和平。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