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电视剧快讯 1781℃

1943年5月,张爱玲公开发表了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

《第一炉香》描写了因战事流落到香港的上海女孩葛薇龙,在姑妈梁太太和恋人乔琪的诱导下,由不谙世事的中学生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故事。葛薇龙在成为交际场中的交际花后,爱上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乔琪乔,在明知爱无望的情况下,出卖青春与自己,选择自欺欺人的婚姻,在一潭死水的生活中沉沦下去。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封建传统大家族制度的黑暗腐朽、逃离父权主义大家族的女性出走等文学主题,是"五四"新文学派作品创作的一个方向,也是整个民国时期文学的共同主题。

第一炉香》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张爱玲对于题材的处理和叙事手段的运用。《 第一炉香》采取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杂糅的模式,叙事者一面纵观全局,对故事中的人与事做全景式描写;另一方面频繁使用故事中人物的视角描绘,极大地丰富了主题思想。

《第一炉香》的叙事视角

《第一炉香》的开头沿袭了中国传统白话小说的叙事格局,以一位类似传统小说中的说书人的角色,用叙事者" 我" 的角度, 为全知叙事模式奠定了基础。

"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 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在这里,叙事者以一个知情者与观察者的身份出现,提高了作品的可信度,增强了作品的权威性, 又营造了一个与读者直接交流的叙事场。

在《第一炉香》中,我们时时都能感觉到这种叙事者自由地叙述和描绘人物、事件,掌握和控制小说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的特点。但在一些地方,又在叙述中巧妙地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采用故事中人物的眼光来叙事。这时的叙事者不再代替作品中的人物,而是让人物自己去活动,让读者切身体悟人物最隐秘的心理变化。

这种视角的转换,有效地缩短了读者与人物的心理距离。两种视角的交叉使用,让叙事效果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既保持全知视角的冷静和客观,又拉近了作者、读者与人物的距离,使读者深切感受到故事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女主人公的内心,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在乔琪深夜与女佣厮混这一情节中,张爱玲有意在叙事的某些阶段把叙事视角转换成限知视角叙事,利用内部聚焦来展现人物的心境。

" 海岛上的女孩子, 与那阴霾炎毒的气候一样地反复无常",这是从全知视角进行的叙述;接下来视角换到乔琪身上:" 那人的背影, 月光下看得分明。 穿着白夏布衫子,黑香去纱大脚裤,不是睨儿是谁呢?"紧接着,视角又转到薇龙身上," 薇龙点头不语, 早把实情揣摩出了八九分"。

在叙事时间上,《第一炉香》地把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有机结合为一体,,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张爱玲借用" 霉绿斑斓的铜香炉" 的时间意象, 把薇龙的故事压缩在" 一炉沉香屑点完了" 的时间段,以叙事者身份营造出一种阅读过去与讲述现实之间的不和谐,构建了一种具有对立性质的时间策略。这种叙事时间的变化使得这部作品显出极强的节奏感。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用比喻表现人物心境

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句别具一格、极具创造性和表现力,在《第一炉香》中,张爱玲用各种比喻句营造了阴森恐怖、悲凉失望,甚至毁灭死亡的氛围,刻画出人物悲伤的心理,暗示命运悲惨的走向,表达了悲凉的主题。

薇龙入住梁家时,心情既渴望又害怕。张爱玲用精妙的语言描述了冰块在薄荷酒里慢慢融化的细节:"颜色、形状、变化的过程与灯光在绿玻璃窗里的晃动极其相似",这个比喻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暗示出她即将踏入表面奢华实则危险的境地。

当薇龙住进梁家之后,张爱玲把阳台比作甲板,把窗外浓郁的雾气比作一片海,将薇龙迷茫而又看不到前景的伤感心情表达得精准而又含蓄。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梁夫人出场时,穿着时尚的黑色服装,戴着镶嵌着绿宝石的绿色面网,显得神秘而性感。绿宝石代表她的富贵;面网暗喻她见不得人的龌龊生活;黑蜘蛛代表这个女人的阴险和毒辣,而脸上若有若无的一粒青痣,代表的是梁夫人贵妇身份掩盖下真实的"鸨母"身份。

薇龙刚到梁太太家时,梁太太家的盆栽植物就已经对薇龙的命运作了暗示。仙人掌"四下里探着头",叶子象是扭动的青蛇,含苞欲放的花朵像是青蛇吐出的红信子。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到薇龙置身于恐怖、阴森的氛围之中,衬托出了薇龙在这种环境里凶险的命运。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是《第一炉香》里最主要的暗喻。它似乎在说:人的一生就像一炷香燃尽的过程,短暂而虚无。所以小说的结尾,乔琪在黑暗中的打火机打出的火光仿佛一朵橙红色的光,可是转瞬就消失了,仍是无尽的寒冷与黑暗。这预示着薇龙的爱情、幸福和欢乐像这火花瞬息间消失,等待她的"仍是无尽的寒冷与黑暗"。

《第一炉香》的语言艺术

"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

张爱玲擅长借助特定语境,使词语的正常含义在语流中发生扭曲和变异,出现偏离标准义的现象,获得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烧"这个词在上面的句子里,形容的是野杜鹃漫山遍野地生长的繁茂。张爱玲以女性的细腻,描绘出了野杜鹃开放时那灼灼的红色仿佛是火一般在燃烧。这并不单单是描绘花的繁茂,更是借房子周围的背景,暗示房子的主人也如野杜鹃那般不检点,从墙里烧到墙外。

这段句子里的"轰轰烈烈",原意是形容气势雄伟或声势浩大,在这里却作动词"开"的状语,把野杜鹃漫山遍野盛开的热烈景象与人类活动的声势浩大相比拟,不仅写出了野杜鹃开放的情状,而且展现了其蓬勃的生命活力,画面感极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第二天,乔琪接二连三的向薇龙打电话,川流不息地送花,花里藏着短信。""川流不息"一般形容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但在这里则是夸张的形容乔琪给薇龙送花的频繁,讽刺了这位花花公子的过度殷勤和滑稽。在特定语境中,将描写流水性状的语词移来描写人的殷勤,不仅增添了语言的新奇感,而且传达出了常规语义难以体现的韵味。

"在黄梅雨中,满山醉醺醺的树木,发出一蓬一蓬的潮湿的青叶子味;芭蕉,栀子花,玉兰花,香蕉树,樟脑树,菖蒲,凤尾草,象牙红,棕榈,芦苇,淡巴菰,生长繁殖得太快了,都有些杀气腾腾,吹进来的风也有些微微的腥味。"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语言艺术,是张爱玲处女作《第一炉香》成功关键 - 陆剧吧

"醉醺醺"原指人喝醉酒失去了常态的样子,薇龙由于心情的恶劣,周围的树木也就变得"醉醺醺","杀气腾腾"。这不仅细致的描述了薇龙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绪和感受,而且强化了信息接受者的感知效应,让薇龙的内心超越了外在。

张爱玲在《第一炉香》中运用的全知叙事与第三者叙事交叉的策略,用大量悲伤的比喻句,生动地描述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现实社会的冷酷,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赋予了这部作品强大的艺术魅力。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