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国荣聊天, 与巩俐合影, 68岁得金像奖, 她是香港最牛茶水工

电影快讯 1373℃
跟张国荣聊天, 与巩俐合影, 68岁得金像奖, 她是香港最牛茶水工 - 陆剧吧

杨容莲

他日港片风云再起,莫忘聚光灯后万千小人物昨日奉献。

世上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平等的人格。——度公子

1

跟张国荣聊天, 与巩俐合影, 68岁得金像奖, 她是香港最牛茶水工 - 陆剧吧

2018年香港金像奖把专业精神奖,颁给一位大字不识的茶水女工。

跟张国荣聊天, 与巩俐合影, 68岁得金像奖, 她是香港最牛茶水工 - 陆剧吧

颁奖人成龙为了她,特地飞回香港。

阿Sa精心准备了一条手链,为她戴在腕上。

在她登台致辞时,整个会场张艾嘉、刘德华、古天乐等明星导演都自发鼓掌,起身致敬。

她不是台前电影明星,不是幕后制作。

甚至跟电影行业都毫无瓜葛。

她一生中最隆重的时刻,成就了金像奖史上最动人的一幕。

“出来做事就是要交心,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世上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平等的人格。

她是茶水女工,杨荣莲。

2

杨荣莲,人称“莲姐”。

入行还要追溯到30多年前。

那时她从澳门逃到香港谋生,拉扯4个孩子度日艰难。

经人介绍,进入剧组打杂。

一开始是做服装管理,而她目不识丁,做起来很困难。

跟第二个剧组时,就转岗到了茶水。

这份工作说来简单,不用手磨咖啡,不用精于茶道。

只是将速溶咖啡、茶包冲泡开即可。

工作第一天,制片人跟她说:“你的工作只是照顾导演和演员,其他都不用做。”

这本是一个不太受累的活儿。

懂得察言观色,伺候好导演、明星,一天拿200港币。

生在底层的莲姐找了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薪资不高,却也勉强果腹。

那时香港剧组拍戏,赶工期。

夏天高温,冬天酷寒,演员们十分受苦。

杨荣莲心想:大家都不容易,不过多几个杯子的事,都照顾了吧。

所以只要她在的剧组,人人都有茶水喝。

每到休息间隙,莲姐便会提着篮子走到演员中间,分发茶水,递毛巾。

合作多次的演员,她都记得口味喜好。

可她依旧大字不识,分发茶水怎么名能不出错呢。

莲姐硬是记下了每个名字的形态,看字对号入座。

将篮子里冷热咖啡、茶水的杯子逐一送入主人手里。

不因弱小而讨取同情,反而自力更生做到更好。

莲姐身上有种香港小人物身上顽强的生命力。

3

在拍摄《哥哥的情人》时,制片给她取名Pauline。

这个名字传开后,每天早上开工前,演员们都会跟她打声招呼。

“Pauline,早啊!”

长此以往,很多演员在别的剧组也喊茶水工“Pauline”。

在香港电影全盛时期,有上百个茶水工活跃在各个剧组。

Pauline莲姐,是口碑最好的。

茶水工,看似剧组最底层的职位,周旋于各个角色间,学问幽深。

香港很多没有背景的新人入行,都会先从茶水做起。

既快速认人,结交人脉,还能培养察言观色的能力。

莲姐在这一行干了30多年,待人亲厚。

也历练出一身识人的本事。

成龙和一干明星都爱吃莲姐做的XO酱,也十分信任她。

传闻,有新人想找成龙帮扶一把,他都会事先过问莲姐。

看看他对莲姐如何,在片场表现怎样。

如果对待剧组的服务人员苛责找茬,多半说明心性浮躁。

不可捧之。

莲姐是一道鉴赏人性的晴雨表,她却绝不倚老卖老。

“你只要负责服务好那些大明星就好,其他的工作人员你不用多费心思”。

旁人的这句劝慰,她从未放在心上。

冬天,剧组有小演员当群演,她还会特地找来保温杯给女孩泡杯热茶。

她整日端茶递毛巾,如此往复。

每天要跑三四十回,每一次拎着篮子走向大家,都依然笑容满面。

做一行,爱一行。

没有卑微自践,只有敬重二字。

大隐隐于市,万人如海一身藏。

4

莲姐,纵横剧组30余年。

坚持够久,一个茶水女工从业生涯,也能贯穿了香港电影的兴衰。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年产电影300来部。

莲姐,一天要辗转三四个剧组,忙得前脚不着后地。

茶水工也要随剧组一同收工,因此她常常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最辛苦的时候,是陪梅艳芳、刘德华拍《九一神雕侠侣》和《机Boy小子之真假威龙》。

两部戏,一连拍了七天七夜。

她也七天七夜没回家。

“当时好困啊,总是想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可不可以给张床啊。”

为了抵御困意,她更加频繁地给演员们端茶递毛巾,给他们提神。

也提醒自己不要懈怠,睡了过去。

到后来,跟到《五个小孩的校长》剧组。

这部戏是在户外拍摄。

儿童演员们经受着和大人一样的炙烤。

莲姐对孩子们油然生出一种爱怜,也让她对工作心生敬意。

香港是小人物的社会,莲姐是底层百姓一个善意的折射。

导演们也常请她在电影中露面。

《古惑仔》系列、《无间道》系列,《特务迷城》、《甜蜜蜜》等,都有她的身影。

莲姐依旧坚持为人的信条。

“我赚到钱,当然要尊重这份工。”

5

然而,香港电影仍旧在历史的大幕中,缓缓垂下。

莲姐一度失业。

干过洗碗工,做过清洁员,都不如意。

当时很多剧组开拍时,为了削减预算,砍去了茶水工一职。

然而,在开拍时,一位导演总觉得有所缺失。

后来反复盘查,众人才知,没有Pauline。

莲姐,不止端茶递毛巾,她会热心地记下每位演员的喜好。

在送餐时,特地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

还会额外关注到大家的身体。

在工业化流程的拍摄氛围里,莲姐像一股春风浸润人心。

古天乐说:“莲姐是开心果。”

张继聪说:“夏天有冻咖啡饮,冬天有温暖人心的热咖啡。”

成龙说:“有些人你拍摄的时候可能没发觉他们的存在,但他们不在片场的时候你会叫救命。”

于是,最不起眼的莲姐被授予金像奖专业精神奖。

也是金像奖史上,第一次颁发给非电影从业者。

莲姐得奖时,所有她曾服务的明星导演起立鼓掌。

那一刻,她才是他们人生中的明星。

每个人一生都有耀眼的时候,莲姐的绽放不在身着华服、接过奖杯、享受关注那一刻。

她为香港电影付出过的几十年,本身就成为一座历史丰碑。

香港电影的辉煌最顶端的是明星导演。

而这条产业链上,小到茶水、服装、道具,才是制造灿烂的基石。

一个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关注到每一位奉献过的小人物。

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亦是给每一位平凡人予以尊重、平等的生存。

6

小人物,在时代的巨轮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渺若轻鸿。

莲姐回归片场,当茶水工后,这时的香港电影,已然一片灰败。

年产40部,不过巅峰时的十分之一。

莲姐的工作不再是连轴转,一年中有一半的日子都歇业在家。

当年合作过的明星,有人过世,繁华尽了。

梅艳芳同她合影,张国荣和她聊天。

而二位都定格在了2003年的香港,成为最后的灿烂。

周星驰从搞怪鬼才,成为白发星爷。

陪伴过一代人的成长,到老来仍一身孑然。

甚至有人翻起旧账,纷纷纭纭,不依不饶。

成龙也从无名打星,成为香港一哥。

在“犯下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后,埋下一段人尽皆知的风流史。

吴绮莉歇斯底里的育儿中,小龙女长大,也飞离了香港。

在片场鼓励她要大胆些的伟仔,拿下几座影帝封神。

当年那个眉目有神韵的梁朝伟,依然文艺寡言。

近年来,在一众烂片中,恐晚节不保。

大明星们的命运,在刹那绽放后,也流于平庸。

甚至在岁月的流逝里,日显人性之丑。

在回首时,莲姐是离香港电影人最近的见证者。

7

莲姐的故事在香港绝非孤例。

香港电影需要莲姐。

而香港一直都需要小人物。

十年前,香港大学将“荣誉院士”授予袁苏妹。

这位港大宿管,一生只识五个字。

在颁奖仪式上,港大用英文宣读完颁奖词,又破例为她用广东话读了一遍。

82岁的袁苏妹,这才读懂刚才那段英语说了什么。

香港大学流传一句顺口溜,“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三嫂命苦,母亲早逝,自幼便照料起一家老小的起居。

迟迟未嫁。

直到逃难香港,父亲卖鱼,一家老小举步维艰。

安定下来后,三嫂才结婚。

因丈夫排行第三,从此她都被叫三嫂。

1957年,进入港大工作。

在做舍监时,待学生亲如一家。

有学生生病,她会煲汤过去照顾。

学生考砸了、失恋了、不顺心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她都耐心开导。

其他厨师敷衍了事的点心,她也不计时间成本烹饪。

兢兢业业40年,照拂过的港大学子不计其数。

三嫂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却在这里延续了命运的抗争和善意的传递。

2017年,袁苏妹逝世。

港大官网首页放上了她的照片,以示哀悼。

各界名流发文缅怀,其中不乏曾受她关怀过的学子。

得此殊荣的袁苏妹,不是学界先锋,不是政要代表,不是金融巨鳄。

不过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劳动妇女。

港大评价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8

一年前,香港将电影界最高荣誉之一的金像奖颁给莲姐。

十年前,港大将荣誉院士授予目不识丁的三嫂。

莲姐、袁苏妹分别是电影行业、高等学府的普通服务者。

相比其他获奖者,他们没有跻身行业最前沿,甚至一生都没有什么耀眼的大事。

却一样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小人物不足以撼动社会,数以万计的小人物却构成了社会。

少数人创造历史,名垂千秋。

而多数人为创造历史的人做了见证。

莲姐半生颠沛在剧组,见证了半部港片兴衰史。

袁苏妹半生在港大,春花秋月,送走的学子不计其数。

他们都以最敬业的付出,为所在的行业添砖加瓦过。

关注小人物,从来都是香港电影的主旋律。

尽管如今香港电影式微,但金像奖此举此措便是对电影最好的致敬。

他日港片风云再起,莫忘聚光灯后万千小人物昨日奉献。

世上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平等的人格。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