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张艺兴大航海2演唱会巡演首站在马来西亚即将来袭!在演唱会上,张艺兴献上《炎黄子孙》、《玉》等作品,还融入了京剧、葫芦丝等传统艺术,直接把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完美输出。不少网友纷纷感慨“张艺兴演唱算是把文化输出玩明白了”,而这也因此登上了微博热搜并霸榜较长时间。据现场观众描述,演唱会现场人山人海,一起狂欢,十分火热!
这样的输出本是一件极佳的好事,但不料仍有人对此冷嘲热讽。譬如有自媒体称,“先把国内的音乐玩明白了,再说文化输出的事情吧;华语乐坛都没有张艺兴的一席之地,还天天闹着要出海”。
在国内不能独当一面就不能出海且贬低文化?文化输出需建立在文化自信
其实,这种说法很常见,不仅是在娱乐圈,哪怕是体育圈。依稀记得,在今年休赛期,有四名球员确定参加NBA选秀大会,分别是辽宁队的张镇麟、北京首钢的曾凡博、上海队的郭昊文,浙江队的余嘉豪。这是中国球员勇敢迈出国门、大胆尝试的第一步,却被网友批评指责是作秀,“国内都没打出名堂就想去国外?”等论调层出不穷。
但事实上,我们凭什么可以去嘲笑一个全力追梦的人?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质疑声,曾凡博一时间不知所措,但随后不久便在社媒上写了一篇上千字的文章发起了反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句“不拼不会赢,继续闯,继续拼”。而这同样适用于张艺兴。
只有勇敢闯、勇敢拼,大胆迈出出海的第一步,才能知道与世界的距离;并且,只有先出海,才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文化输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步步为营的试探。
此外,由于审美、文化差异等,国内不够红可并不代表在国外不会拥有知名度。在UP主歪果仁体验派做的一期《在国外火国内不火的中国明星系列》视频中,被采访人提到的王以太、“更高兄弟”组合,想必更是少有人知。
更何况,张艺兴在海外本身就有着不小的人气。张艺兴曾获得美国出道首专取得国际权威榜单B榜华人最佳成绩(B200第21和Artist100第28);在发专辑期间spotify月收听人数过1600万,mv油管播放量破千万,ins点赞量大多破百万等。
其实,网友这种“在国内不能独当一面就不能出海”这种思想更像是一种文化自卑,因为对内娱、国内体育等文化内容不自信,因此认定在国内不够红的人必然无法走出海外。
文化输出是传递本国文化内核,偶像音乐不应受到歧视
广义上的文化输出是什么,是“用本国文化内核描写的任何受到他人喜爱的文艺作品”,而不是“把本国的文化拿出来洗一洗晒一晒给别人看”,不是一个行为。文化输出需要潜移默化让人了解、熟悉中国的文化、思维、行事方式与理念,因此这需要发生在不经意间,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抵触。如何实现不经意,无非是两点:文化融合与生活化。因此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更容易实现文化输出。诸如流行曲、游戏等,便是最好的工具。
但是,国内文娱环境似乎差了些。
一方面,过于重视正统性,对于传统文化的改编不够包容。比如不久前一网红用新模式改唱黄梅戏,却遭受到非议;再如六小龄童的“不能胡编乱造”言论等。这些无疑都在“警告”创作者,形式大于实质!
另一方面,不少网友对偶像经济充满敌视,对偶像音乐更是嗤之以鼻。偶像≠“全靠流量”、“没有能力”,颜值≠“花瓶”,科学能为国争光不代表文娱不能为国争光。相反,偶像音乐甚至更是有着超强的文化输出力。这种输出在日韩尤为常见,如韩国女团BLACKPINK引领韩流席卷全球。
远离生活的形式反而无法传递文化,因为与他们的生活无关,他们怎会在意?所以,我们虽在国外开了几千个孔子学院,跟外国人说我国有个大贤者叫孔仲尼,但感兴趣的始终在少数,因此孔子学院在这几年里也纷纷宣布关门大吉。
文化内核才是文化输出的关键,在不破坏内核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形式都可,我们需要对文娱带有包容。
不少人反对娱乐还在于他们认为“娱乐至死”,这是尼尔波兹曼的经典论调。但事实上真的是必然吗?譬如,大众对娱乐化内容的过度关注全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无所事事吗?并非如此。人们现实生活中太过用力,压力太大,需要娱乐的东西作为平衡时,娱乐化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受关注。就像李雪琴所说的,虽然网络流行词一天换一个,“丧青年”、“颓废青年”、“躺平青年”、“打工青年”,佛系文化越来越流行的同时,我们社会发展得也越来越快。这些互联网上的“颓废青年”们正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所以,这恰恰在反“娱乐至死”。
因此,娱乐需要重视。
结语
其实,国内不乏像张艺兴这样想做“冲破华语,把中国文化往外推广”事业的人,如王嘉尔等。与其对他们冷嘲热讽,不如给予支持;文化输出靠一个张艺兴、王嘉尔必然不够,但是没有大众的理解、包容,又怎么多出更多的偶像音乐创作人敢于走出国门。此外,正确地看淡大众艺术与传统文化、文化输出的关系与发展趋势,更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