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曾经问濮存昕:据说在你们人艺,最大的腕儿演一场话剧只有1500块,这事是真的吗?
他说:真的,你在外面的片酬几百万也好,上千万也罢,回到人艺,只有1500。
这个问题,金星也曾问过何冰,何冰说:你甭看这些大腕在外面多风光,一回到人艺都得老老实实的,没人敢耍大牌,都端着茶缸子去排练。
金星问:为什么啊?
何冰说:
人艺卧虎藏龙,很多人一世清高,给几百万都不愿意拍戏,只愿意演1500元的话剧,我们看到这些人,都不敢多说话。
人艺这块活招牌,可以说就是国内老戏骨们飙演技的殿堂。
陈道明,何冰,冯远征,宋丹丹,胡军,陈小艺,徐帆都是北京人艺的台柱子。
看看网友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说得很对,真正的艺人,在他们眼里,金钱不是重要的,所以操守的艺德才是本,就像李保田老师那样,从来不因为金钱而去带言任何广告。咱们可以看看哪个明星没有代言商品广告,但是这些人中没有李老师。
濮老师在台下更是平易近人,零几年濮老师去国外演出,在我姐打工的中餐厅吃饭,无论是谁过去打招呼合影都不拒绝,一点架子都没有,这就是格局[赞][赞][赞]
国内男演员最喜欢的是他,低调做人做事,看他演戏真是享受,现在的电视剧真是没法看。
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无法入眼,女人男性化,男人女性化,除了男女那些事,就是超级有钱,都是高大上,还是喜欢老艺术家的表演,他们是把生活集中展现在你眼前,而现在的流量“明星”完全是脱离实际在演戏,还特别不靠谱,尤其是战争片。
十几年前快二十年了,疯狂迷恋人艺,没事就去看,那时候还有80块钱的票价,看过他们的无数经典。濮存昕老师当年还年轻,帅得让边上的大姐姐们颠三倒四。人艺剧场的上座率平均80%以上,观众素质普遍高。在那个疯狂赚钱物欲横流的年代,能踏踏实实买票(当然还有买赠票的,门口票贩子有卖)看人艺的还真得念过几天书。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好演员我都看过,现场的感受与电影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你体会到的是真实的艺术。怀念二十一世纪初的那些美好时光,可以看人艺的碗儿,可以看中国京剧院的角儿……
我同事的老丈人,艺术学校老领导,老人家说过一句话"不是你看不到好演员,是你没有时间去看话剧,不是没有好演员,是好演员真瞧不起那些个破编剧破导演,更不愿与破明星站在一起,丢不起那个人"。
北京人艺藏龙卧虎,个个功底深厚,德艺双馨的居多,在这种氛围中,很多有实力的中青年演员气都不敢大喘,更谈不上颐指气使,唯有脚踏实地,诚惶诚恐学艺。所以,通过人艺浸淫出来的都是大师大腕也就不足为奇。
濮存昕有个好爸爸,不但让他的小儿麻痹症没留下后遗症,还教会了他演话剧,不但教他演戏,还给他丰富了人脉。更要紧的是遗传了他一张俊隽的脸和高高的辫子。我也是小痺患者,我爸什么都不作为。所以,拼前途就是拼爸!
没有看到更好,终究是一场话剧,再好也只是表演,不过演技水平较高而已,更何况是历史剧。过去娱乐项目少,能进剧院、戏园看一场戏那是高档次的休闲、欣赏。当代工作生活快节奏,还有多少人能慢条斯理地听那咿咿呀呀半天没有唱一句的调调。即使是老头老太太也慢慢失去耐心了。
舞台上的话剧一招一式一个表情,做好了就是做好了,做差了是无法“再来一遍”的。尤其是台词,得背,还得自然地、符合剧情地说出来,容不得出半点错!那才叫真功夫!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
那些流量明星能做得到这些吗?
为什么影视作品没人愿意看,本身就说明问题。切莫神话 ,还是和自然脱钩了,将进酒,嘿嘿嘿,一般。
濮存昕们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很多年不看电影了,除了五六十岁以上的老演员还有印象,现在那些二三十岁的小花,小鲜肉一个也不认识[捂脸],我们这辈观众也被资本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