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电影快讯 1508℃

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剧集市场又刮起一阵写实风。


先是《底线》因大胆翻拍江歌刘鑫案、于欢辱母案等引舆论场热议,再是《大考》携高考延期话题触发学生群体共情,然后是《胡同》用三代老北京胡同女性居委会主任的故事猛接了次地气。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底线》改编“江歌案”


可以发现三部二字写实剧的制作共性:皆以寻常百姓周遭的日常生活为题、皆牵涉到现实中真实发生的时事或事件、皆启用青年演员+老戏骨的硬核卡司混搭出演。


这其中,《底线》以云合、猫眼、灯塔剧集热度榜皆稳居前4的成绩断层领跑, #疑似刘鑫账号回应江歌案改编# 等热搜更拓维了该剧的社会影响力。与之相比,《胡同》《大考》在云合和灯塔上的热榜排名都在7、8名或10名左右徘徊,舆情讨论度更难以企及前者。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底线》能在上新的这波写实剧里一枝独秀,当然与它有机融合社会热点案件有关,但该剧的口碑密码远不止于此。从这波写实剧表现来看,我们会发现,“真实”仅仅只是写实剧的一条及格线而已。


《底线》聪明在哪


《底线》已经出圈了。


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诸如 #底线里的原生家庭# 、#疑似刘鑫账号回应江歌案改编# 等该剧衍生话题近段时间频繁登上抖音热榜。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当江歌刘鑫案、于欢辱母案、吴谢宇弑母案等此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案件被影视化,相关剧集片段经由抖音等平台再次传播,就引发了人们对于相关案件再一次的关注、讨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应当说,《底线》很聪明地找到了剧集与大众共情的话题连接点。借用热点案件,对其进行深入地情理探讨、法理探讨,有助于社会对教育问题、原生家庭问题等发出警醒,比如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放大在孩子身上、父母要避免用控制欲掌控孩子人生等。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但《底线》不是硬蹭热点流量,剧里还以网红主播猝死案、职场性骚扰案为引子,关照到普通人日常都可能遭遇的困境,如呼吁直播从业者用法律武器反抗资本压榨、鼓励女性在面对职场性骚扰时勇敢说不等。


另一方面,《底线》以轻松明快的笔触全景式展现了法律工作者的职业日常,调和了案件沉重感的同时,令普通观众感受到强烈的法律知识获得感,对法学学生来说堪比一本“可视化的司考教科书”。


每一集涉及到个案关键进展,饰演法院立案庭庭长方远的靳东,就会跳出来把他基于对案件当事人双方权益充分考量做的判决原因说清楚,让群众感受到情理、法理交织下怎样的判决对于社会进步有最正面的影响。


而该剧的不足之处也源自于此。


《底线》的真实来自于对诸多真实判例的细微呈现,为此主创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采访了200余名一线法院工作者、参阅500余件典型判例,但方远等人物对于案件的解读相对“说教化”,且因为过于频繁的说教显出庭长工作的不真实(要知道现实里的法官是要为结案率打工的)。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 的金句掷地有声,但剧里诸如每个工作单位都有闹事的人、什么事“老戏骨领导”都要插手的情节还是偏向悬浮,加之理想主义的叶芯、伟光正的周亦安等年轻角色偏向脸谱化,范式化的职业戏让主线的案情剖析流于了表面。


这也是该剧与《我们与恶的距离》等往社会肌理处动刀的剧有差距的地方,围绕社会恶性事件对人性沟壑、社会病疾进行深度刻画这方面,《底线》做的还远远不够。


上新写实剧哪家强


但《底线》做到了“真实而实用”。


于剧集观众而言,我们看了太多要么剧情极其悬浮、要么挂着类型狗头贩卖CP糖的伪职业剧,如今一部写实剧能做到对职业的充分尊重已是上乘。


《底线》在真实之上亦是部实用的职业剧。


这里的实用性有两层,一是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借由对恶性事件的探讨,给予观众以应对类似情景的勇气和信心,二是以生动鲜活的案例给大众做普法工作,增强群众们在生活里动用法律武器的意识和智慧。


《胡同》《大考》有做到“真实而实用”吗?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客观来说,《胡同》确实关照到了与普通群众息息相关的身边事。以1950、1980、2019年代三代女性居委会主任的故事为线,剧集对老北京风土人情的还原很接地气,也展现出了老百姓们友爱互助的生活群像。


但遗憾的是,该剧对年代戏“真实感”的还原并没有及格。故事背景选在1950年,但主创对那个年代置景、道具、服装的还原有限,观众很容易出戏。主演赵露思表演灵动,但却把夸张喜剧的表演手法简单嫁接进来,不仅她的脸和服装干净得不像旧时代的人,角色性格里也丝毫看不到悲苦生活的底色。


好消息是,开播不久的该剧三个单元里只播了第一单元,后几个单元中还有很多老戏骨挑大梁,也许该剧后面的单元还能往更“贴地”的方向努努力。


《大考》的优缺点比较类似。


或基于消解疫情沉重感的考量,《大考》对家庭戏做了幽默活泼化地处理,诸如周家父母激动亲吻被儿子撞见等尴尬喜剧桥段比比皆是,反差效果处理得不错,但距离“真实”似乎远了一些。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比较诡异的是,《大考》选取的是2020年高考延期所在的时空背景,但该剧美术风格及调色总让人跳戏到90年代,似乎要以此刻意呈现高考前夕人物们的挣扎和落魄。


但从最终的完成度来看,全剧对于高考、疫情生活的呈现都较为悬浮,除了周博文家庭戏较为有趣外,很多戏份既想要厚重的悲情,又想要正能量的温馨,连王千源这种表演自然松弛的演员都油腻起来,与优质写实剧的发力方向似乎背道而驰了。


当我们说一部剧“真实”时

究竟在说什么



所以究竟何为“真实”?


通常而言,我们常会用“真实”这个词去形容一种正向的看剧感受,似乎默认了真实是衡量优质剧的重要标准,但“真实”这个描述却是相当模糊的概念。况且,与纪录片相比,什么剧又能比得上前者的真实呢?


所以说,当我们评论一部剧“真实”,其潜在含义其实是说这部剧真实到让观众能带入到剧中情境,从而有进一步与之共情的可能。换言之,剧集对我们的生活起了一些作用(即“有用”)。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遵循这个思路去看,我们会发现,近来写实剧演员在表演上的稚嫩对于剧集的“真实性”伤害较大。比如观众诟病最多的《底线》里蔡文静表演过于用力,导致她扮演的叶芯角色招致观众反感;成毅用原声配音周亦安的台词说得含糊不清,也严重影响了观众对角色和故事的代入感。


《底线》尚且如此,《胡同》《大考》的表演问题就更为突出。《胡同》里赵露思和侯明昊化着干净的妆容驰骋50年代真的很难服众,《大考》里李庚希程式化的表演也没有帮助观众消解对她长期以来演技的质疑。


所以写实剧广邀老戏骨参演或是无奈之举。


《底线》里集齐张志坚王劲松吴彦姝刘敏涛,《胡同》里邀到吴彦姝、吴刚,《大考》里找来陈宝国、王千源等,大概率都是想借用老戏骨的演绎能力带带新人,也借用他们的良心口碑为剧集的前期口碑打底。


“真实而实用”才是爆剧秘方 - 陆剧吧


可无论怎么在演员选角上做文章,剧本仍然是写实剧的灵魂。《底线》此番能一举出圈,剧本里巧妙融入热点案件也好、关照职场性骚扰等现实问题也罢,是故事能打动观众并打出破圈声量的关键。


至于《胡同》《大考》这类剧,其实选择演技稚嫩的青年演员无伤大雅,重点是至少要把写实剧的年代场景做实,想法设法把故事拍得更贴地。故事越贴地、观众越共情,是诸如《人世间》等优质写实剧制作的通用法则。


而突破真实、实用的及格线之后,写实剧怎么往《我们与恶的距离》等更具社会关怀的表达高度上去努力,是该类剧下一步进化的方向。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