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电影微课让孩子们不愿下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沪开幕

电影快讯 1879℃
这节电影微课让孩子们不愿下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沪开幕 - 陆剧吧

图说:“我和我的祖国”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拉开帷幕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 通讯员 程媛媛)今天下午,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一节由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师生们参与的电影微课《精神的电波,永不消逝》在此开课,这部剧取材于著名电影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而电影中的女主角原型正是该校老校长韩慧如。

这节微课也为“我和我的祖国”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拉开帷幕。本届电影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电影周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开展优秀影片展映、电影教育进课堂、电影博物馆课程、影视教育观摩交流考察等多项活动,学生们还可通过影院、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观赏推荐的优秀影片并投票评选最喜爱的电影,评选结果在9月20日的闭幕式上公布。

2004年,上海率先推出“上海联和电影教育院线”,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上海市中小学电影教育系列活动,受益学生近200万。15年间,伴着“电影阳光行”活动的持续推进,上海不断提升影视教育新时代新内涵新意义。各区注重遴选思想性、艺术性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优秀影片,推荐给广大中小学生观看。黄浦区精选经典红色电影,尤其是取材于发生在黄浦区真实革命事件的电影,开展了青少年红色电影之旅暨师生红色电影配音活动。静安区在去年精心遴选了涉及党史教育、强国强军、先进人物、改革发展等题材的五十余部优秀影片,通过授课、观影、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激励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2016年,上海还启动了大中小学“校园数字电影院线”平台建设项目,投入近千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上海已有超过50%的中小学建成了校园数字影院,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看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上海也把电影送到远郊乡村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西藏班、新疆班等民族班学生中,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观看到优秀影片。

在上海,老师们正在通过努力,实现影视教育与德育、语文、科学、历史、地理、艺术、心理等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综合育人作用。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尹晓慧老师看来,电影片段能够有效加深语文教学的立体性和思考性。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她选择了《摩纳哥王妃》《白日梦想家》《遗愿清单》三部影片给学生观看,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一幅生命的画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陈明青老师在给中学生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命题时,播放反映中国共产党优秀历史的电影片段,组织学生朗读台词、情景表演。她认为,思政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影视资源,提升课程感染力,多一些共情、共鸣,多一份信心、信仰。

与此同时,每年的微电影大赛、学生电影节,成为学生练兵的好战场,鼓励他们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镜头体现大时代。一部微单相机或手机,一个取材于校园生活的剧本,几位本色出演的学生……在沪上不少中小学里,学生们开始尝试写剧本、拍摄微电影。周浦第二小学“魔法之声社”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探究影视剧中声音的秘密。他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模拟制造出各种声音:马蹄声、炒菜声、下雨声……一把经过改装的蒲扇、几张经过折叠的旧报纸,都成为了学生手中电影拟声的重要工具。去年底,群星职校的同学们一次次地走进消防队,来到战士们的身边,用镜头近距离地记录下他们的坚毅和担当,《我是一名消防兵》获得了浦东新区学生微电影最佳原创剧本奖。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