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靖
在大唐王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画卷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无疑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悲情女子。她出身尊贵,祖父上官仪为大唐宰相,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诗人,曾开创了“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然而命运多舛,麟德元年十二月,上官仪因替唐高宗李治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遭遇株连之灾,被发配掖廷为奴。谁也没料到,在这宫中旁舍,妃嫔们居住的地方,上官婉儿这位聪慧过人的奇女子,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熟读诗书,不仅出口成章,而且明达吏事,聪敏过人。
仪凤二年,武则天在太极宫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命题,让其依题作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辞藻华丽,字字珠玑,句句含玉。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去其奴婢身份,掌管宫中诏命。
后来武则天称帝,其诏敕多出自上官婉儿之手,时称“内舍人”。
壹
在外人看来,上官婉儿已经接近权力的巅峰,成为女皇身边的心腹。然而她并未感受到丝毫的快乐,每天都如履薄冰,在胆战心惊中度过。
不久,上官婉儿因违忤武则天的旨意,犯了死罪。上官婉儿到底犯了什么罪,让女皇如此动怒?
坊间传言,武则天粉碎了一起宫廷政变,在参与政变的人员名单中,竟有她最信任的上官婉儿。武则天大怒,质问上官婉儿:“昔日你祖父上官仪有罪被诛,我念你才华出众,才重用你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将仇报,竟欲谋杀我。真是气死我了!”上官婉儿听了坦然一笑:“陛下可曾记得奴婢三次挡驾之事吗?”武则天仔细一想,确有几次传旨到御花园摆宴,临起驾被婉儿劝阻回宫,便点头称确有此事。上官婉儿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园中,已经危机四伏?若不是奴婢表面参与谋反,与他们搅和在一起,如何暗中保护陛下您呀?”武则天听后似有所悟,点头称是。但皇帝金口玉言已出,死刑可免,黥刑还是要执行的。不过,行刑时改用朱砂点额,仅刺了一朵小巧玲珑的红梅花。上官婉儿本来就面容姣好,恰在眉间刺上一朵梅花,更是楚楚动人。
另有一种说法,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昌宗的床榻之欢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儿免不得受其影响,做出轻佻的举动来。这天,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瞧见,盛怒之下,拔出金钗,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武则天怒目圆睁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幸亏张昌宗替她跪地求情,才得赦免。
关于上官婉儿额上的伤疤还有一说。因上官婉儿厌恶张昌宗对自己的调戏而关闭甬道,致使上通天象,下统万物,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的明堂被张昌宗报复毁坏,武则天迁怒于上官婉儿,下旨处死。在宫内临刑前,武则天突然改变主意,处以黥面,在额上刺“忤旨”二字,以示警告。
据唐韩鄂《岁·华纪丽·人日梅花妆》记述,上官婉儿因额头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遮掩,谁知却愈加娇媚。宫女们看到皆以为美,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且很是流行。
没有人知道上官婉儿内心难以言说的伤痛和屈辱。此后,她倍加小心,精心侍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据《景龙文馆记》记载,从通天元年起(《旧唐书》为圣历年),武则天开始让上官婉儿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其权势日盛。这一时期,唐王朝军国谋略,杀生大权,大多取决于上官婉儿。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对上官婉儿极为宠信,又令她专掌起草诏令,并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其祖父上官仪一案也被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
唐中宗李显对上官婉儿的宠爱是出了名的,他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并设昭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赋诗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
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上官婉儿与韦皇后,以及安乐公主李裹儿素来交好,且往来密切,是她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而上官婉儿在所草诏令中,对武氏多有推崇,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情急之下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戚戚然扬言道:“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与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
景龙四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于太平公主。
景龙四年六月初二日,唐中宗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下毒,突然驾崩。在此之前,恃势骄横的安乐公主欲拥韦后临朝,以己为皇太女,遭到中宗拒绝,遂母女合谋毒死中宗。
上官婉儿曾作《彩书怨》表达了对唐中宗李显的深切怀念:“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如此绵长的思念乃是宫廷诗歌中难得一见的深情。字里行间,惆怅别绪,曲尽缠绵,一改初唐诗坛“六朝趣味”之风,格外脱俗清雅。
唐中宗驾崩后,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发动政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
在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之时,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将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与临淄王李隆基交好的刘幽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请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允,斩上官婉儿于旗下。
贰
上官婉儿死后葬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距唐长安城遗址约二十五公里。太平公主曾派人前去吊祭,墓地规模不大,出土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据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开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但据张说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结合墓志内容推测,应该是太平公主上表请求编辑文集。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据《长安志》记载,上官婉儿的府邸,在延平门内群贤坊。群贤坊东界西市,四面各开一坊门,中有十字大街。十字街的东北边是真化尼寺,东门是真心尼寺,东南角便是唐代女官、诗人、唐中宗昭容上官婉儿的府邸。韦皇后、安乐公主生前多往来于此。
出府邸向北不远,东边是一片樱桃园,唐太宗李世民曾来此游园。西边是牡丹苑,内有剪云池、溢香亭、牌楼、神道等,栽植数十种牡丹、芍药等珍贵花木。上官婉儿与李白等文人墨客及皇室贵族常聚首于此,赏花吟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曾赞美牡丹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人白居易也在此发出“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感慨。牡丹正是从这里流传到洛阳,并流行于全国,终成“百花之王”。
关于上官婉儿的一生,褒贬不一,甚至多有诟病。有史书指责她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或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作为一介女流,在那样一个时代,游走于权力争斗的旋涡中,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或有可能丢掉卿卿性命。她或许也有诸多的无奈。
如今,群贤坊已被一片高楼取代,而桃园湖、牡丹园尚在。园内拱桥石栏,亭台楼阁,垂柳依依。春来桃花灼灼,牡丹斗艳;夏至一池碧荷,随波荡漾。溢香亭内,丝竹声声,不绝于耳。
站在昔日繁华的十字街上,似乎能听到街边芝麻胡饼店铺不绝于耳的叫卖声,眼前浮现出美丽绝伦的胡旋舞表演和牵着骆驼驻足观看的西域商人。而在烟花深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正蛾眉微蹙,款款走来。
>>作者简介
陕西礼泉人,曾在《莽原》《短篇小说》《新作家》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
征稿启事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在这个短视频、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诚邀你,放下手机,重拾笔墨,用你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写下触动人心的故事和充满智慧的见解。
我们寻找的是——
俏皮幽默的你:无论你是段子手还是幽默大师,只要能用文字逗乐读者,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轻松和欢乐,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视角独特的你:我们希望你能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故事,还是社会热点的大事件,只要文章能反映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我们都欢迎!
创意无限的你:散文、小说、诗歌……鼓励你打破常规,创作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经纶满腹的你:无论是少年还是老年,只要怀揣作家梦,对文字的热爱就值得尊重!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别忘了在邮件里附上你的联系方式和简短介绍!
稿件一经采用,虽然没有稿酬,但有机会获得知名作家点评……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华商文化副刊,分享你的思想、智慧!还等什么呢?华商文化副刊期待你的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