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再度赴蟾宫
——嫦娥六号发射任务侧记
古时月,遥望千年;破苍穹,今朝梦圆。
从敦煌的飞天壁画,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38万公里外的那一轮明月是中华民族千年来魂牵梦绕的所在。
今天,中国“探月新母港”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背靠海天,托举“嫦娥”奔向月宫,再次开启月球探索之旅。
这一刻,熊熊烈焰连接起古今梦想——古人千年前浪漫旖旎的想象、中国航天人数十年脚踏实地的奋斗与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探月梦想,连成一线。
自2004年立项至今,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走过二十载。
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前往更加神秘、古老的月球背面,开展地貌探测等工作,并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壤采样带回。
5月3日,嫦娥六号任务发射“零日”凌晨,海湾映着月光,发射场内一片宁静,只有那群蓝色身影仍在为火箭升空作着最后准备。
早晨7时许,液氧被注入沐浴晨光的火箭。4小时后,源源不断的液氢进入火箭芯一级发动机,控制间屏幕上液位信号灯次第亮起……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伴随着本次“01”指挥员廖国瑞洪亮的口令,发射场内各系统各平台工作人员迅速行动。
文昌,月亮湾内,椰风海韵,意境非凡。如今,探月接力棒交至文昌航天发射场。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01”指挥员的口令再次响起。
此时,观礼台上,白发苍苍的航天专家、手捧鲜花的少先队员、挥舞国旗的各界群众……所有人屏息凝神,热切的目光聚焦在乳白色火箭箭身“中国探月”4个蓝色大字上。
“5、4、3、2、1,点火!”烈焰喷腾,观礼人群的欢呼声融进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
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六号腾空而起,长长的尾焰犹如嫦娥绚丽舞动的裙摆……
“我宣布,嫦娥六号任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喜讯传来,整个指控大厅掌声雷动。这一刻,中国航天人为航天事业奋斗的赤诚之心,仿佛也随着火箭直贯苍穹……
嫦娥六号将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月宫”,在月背工作后携月壤而归。
嫦娥六号,我们期待你凯旋!
嫦娥六号任务亮点解读
■解放军报记者 范恩达 王凌硕
此次嫦娥六号任务有哪些新特点和亮点?请随记者一探究竟。
此次任务,嫦娥六号计划前往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阿波罗撞击坑,并采样返回。据悉,迄今为止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而这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正面。
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已知的太阳系内最大的盆地,形成于大约39亿年前。科学家认为,在剧烈撞击过程中,月球深部的物质可能被带到表层。嫦娥六号可能会取到更古老的月球样品,帮助我们了解月球演化过程。
“嫦娥”到月背,“鹊桥”需先行。
由于月球总是以同一张“脸”朝向地球,这也意味着,月球背面无法与地面建立直接通信。3月20日,鹊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发射入轨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将成为通信中转站,但中继星需要绕月飞行,在嫦娥六号进行月背工作的48小时中,会有数小时处于不可见的弧段,无法开展运动工作,这也为此次任务带来挑战。
目前鹊桥二号已经与嫦娥六号完成了对通联试,测试显示一切正常。“嫦娥”搭上“鹊桥”,月亮不为人知的一面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次任务,是一场长达53天的接力赛,环环相扣。”据有关专家介绍,此次嫦娥六号任务飞行全过程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等飞行阶段组成。
当嫦娥六号到达月球附近,便会“踩下刹车”进入环月轨道,然后整个探测器绕着环月轨道飞行,着陆上升组合体会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组合体分离,择机落到月球背面,执行月球背面采样任务。而轨返组合体,继续绕着月球轨道飞行。完成月背采样后,上升器携带采集的月壤从月球背面起飞,与轨返组合体对接,将月球样品交给返回器。当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携月壤返回地球,中国探月工程将取得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来源丨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