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五一档动作大片《维和防暴队》举办北京首映礼,监制刘伟强,导演李达超,演员黄景瑜、王一博、钟楚曦、赵华为等现场与媒体畅聊拍摄幕后趣事。
导演李达超:用“真实”致敬中国维和警察
说起电影的创作由头,导演李达超说,在2008年,因看到中国维和警察牺牲的纪录片颇受打动,在心中埋下了“拍一部维和警察电影”的种子。“08年看到纪录片,在外牺牲的警察,给我深深的感触,埋下了这个种子。接了这个项目,“我采访了很多人,记录了很多事,然后找到老搭档刘伟强想要做这部电影。”作为监制的刘伟强表示:“中国维和警察是最接近死亡的人,他们用身体换来和平,值得我们去歌颂。我们用心去拍,让观众知道维和警察到底是怎样的。”
电影中从头打到尾的追车爆破、刺激肉搏、重火力枪战等高燃动作场面让当天观影的媒体记者直呼“刺激过瘾”。李达超导演分享了影片对于真实性的追求。片中最大化还原了维和任务区实景,高温酷暑、环境恶劣、部落冲突、罪案高发等特征都在片中有所展现,而大到装甲车、小到演员们的头盔、枪弹、防弹衣、警务腰带,都是1:1 还原。在筹备过程中,主创们也和许多原维和警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只为将中国维和警察的精神风貌传递给观众,让这个很少出现在聚光灯下的群体,被更多人知道。李达超感慨道:“我们中国在过去也经历了战乱,靠自己慢慢站起来。我们国家强大后,就有大国担当,这就是中国维和的力量。他们用身体给我们和平,他们值得我们歌颂,我们用电影支持他们。”
黄景瑜:新的警种又增加了
出道8年,在各类影视剧中扮演数十种警种,被称为内地影视圈“警察”的黄景瑜,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中国维和警察。从特种兵、刑警、缉毒警察、陆军再到此次出演的维和警察,黄景瑜直言很光荣:“我这几年拍摄的影视作品中,警察的角色占比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很能理解警察在外执行任务不能归家,或者执行保密任务时的心境。正是这些感觉,让我对各个警种、警察更加尊敬、尊重。希望通过这次的表演,能向更多人传递出警察的可爱之处,也能让更多人了解维和警察这个警种。”在片中饰演队长的余卫东,黄景瑜认为这是个“脸冷心暖”的反差型角色。不擅长表达情感的队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挡在队员的面前。“他很护犊子。”黄景瑜用东北话说。
黄景瑜
因维和警察需坚守“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的原则,在拍摄广场暴乱戏的时候,黄景瑜不仅要被“棍棒”打,还要全身涂满防火胶摔进火里,这也让他对真实经历这一切的维和警察敬意倍增。“‘这么大规模’挨揍我也是第一次经历。”片中数场爆破戏,黄景瑜仍记忆犹新:“很真实、很烫!”他回忆到,导演为呈现更逼真的效果,用了“足量”的炸药,让现场更真实,“虽然很烫很怕,但是导演给我们最真实的体验,演员都给出了最真实的反应。”
导演自爆选角标准:王一博能跑、钟楚曦语言很好
片中,王一博饰演的杨震从一开始的“刺头”变成一名独当一面的狙击手,杨震经历了从一个人融入一群人的过程。导演李达超直言,王一博在片中戏份多数在“跑”。对于这次的拍摄体验,王一博的关键词是“新鲜”,从装甲车里360度连续翻滚、到身临其境地近距离大爆炸、再到第一次尝试自己拍摄主观镜头,都让他觉得刺激又过瘾。
该片拍摄于2019年,拍摄前,王一博不断为角色增肌,晒太阳,让自己看起来更“粗糙”一点。“这是我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对于当时的我动作戏难度比较大。导演设计比较困难,尽量地去完成这些动作戏。”他回忆,在拍摄一场从屋檐“荡”到平台的戏份时,因导演拍摄的是长镜头,无法设置保护垫,他只能死死握住绳子,“不然就要掉下去了,那就是真实的,感觉紧张又刺激。”
王一博
钟楚曦在片中饰演的联络官丁慧,是一个既温柔易亲近、又坚韧勇敢的角色,在片中她一次次不计自己的安危、去保护异国他乡的小朋友。钟楚曦说,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的一句话深埋在她心中:“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正是这句话,让她“投入”到角色中。为了塑造好丁慧这个角色,钟楚曦从零开始学习法语。导演表示:“她的语言能力很好。”拍摄期间钟楚曦将法语老师的发音录下来,反复练习。在片场,她更是能熟练地在普通话、粤语、英语、法语4个语种之间切换自如。“拍摄期间最怕的就是现场改词,那我得马上重新学法语。”钟楚曦笑说。
赵华为
值得一提的是,杜一帆的饰演者是贵州籍演员赵华为。在片中,杜一帆要驾驶装甲车,还要躲避敌人铺天盖地的火力压制,将全车人的安危系于一身。他说:“在电影中开车不用担心,可以横冲直撞,因为我是看刘伟强老师拍摄的《头文字d》长大的。”有幸出演维和警察,也让赵华为倍感荣幸。
电影《维和防暴队》于5月1日全国上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立
编辑:田原丨审核:胡亚妮丨签发: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