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引发观众热议,当年扬州人是怎样闯上海的?

娱乐头条 8006℃

跨年大戏《繁花》引发观众热议,这部讲述上海往事的电视剧也意外地带火了扬州话、扬州三把刀等扬州元素。在乍浦路小乐惠,爷叔跟老板有一段对话,展现了正宗扬州话。还有宝总来吃饭时,老板讲的也是正宗扬州话:“他们现在都到黄河路上去了,我现在就混混日子。”“宝总发家从这里的桌子开始,老板总要给宝总留着。”老扬州表示,话讲得的确正宗。

在民国之初著名上海滑稽戏《江北空城计》(见1915年4月30日《申报》广告)中,演员运用方言反差演唱京戏《空城计》片段,并在诸葛亮“稳坐”城楼而准备“犒赏”司马懿大军时,用扬州话报了一段“维扬菜名”,令人忍俊不禁。可见扬州人在上海的影响力有多大。

有人说:“我父亲、我爷爷都是上海出生,但我们都是扬州人。隔壁邻居有无锡人、宁波人,大家都是上海人。”作为海纳百川的上海,其实是一座四方辐辏的移民之城。

从晚清到民国,扬州人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开埠之后的上海。在众多的苏北移民中,扬州人堪称代表,其影响力也最大。

《繁花》引发观众热议,当年扬州人是怎样闯上海的? - 陆剧吧

转战上海    三种人对上海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

著名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初,由于盐业凋敝,一些有胆识的盐商转战十里洋场,融入到新开埠的上海。

“扬州人大批移民上海是从晚清开始的。一些盐商和富人觉得在扬州已没有什么赢利空间和余地,而上海却是充满机会的,于是扬州大批有钱人特别是盐商都涌向了上海。”韦明铧说。

大盐商周扶九正是看到盐业已没有什么希望,所以把钱财都带到了上海进行投资。在上海今天的南京路处,当时都是农田,他用非常便宜的价格收买了这里的田地,等到后来变成租界,形成现代商业区,他又把这些田地卖掉,赚到了一大笔钱,让他变成了沪上屈指可数的大地产商。这是扬州盐商到上海寻找机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如今在广陵路上还完整地保存着周扶九在扬州的宅第。

另一方面,大批有钱人因为向往高楼、电车、电影院、电话等现代生活,举家迁往上海。

移民中最多的还是一大批手工业者,主要是“三把刀”从业者。晚清时百业凋敝,消费人群骤减,从业者只好外出谋生。

这三种人对上海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周扶九等商人,通过投机、投资发展壮大,很快就融入了上流社会;富有市民阶层人数不多,不如来自浙江移民的影响大,但是,如何园、个园后人办起了教育,李涵秋等作家开辟专栏副刊,也作为知识分子进入上海社会;“三把刀”形成了扬州人在上海最大的群体,据称,在上海,曾经有70%美发美容的从业人员来自扬州,80%的美发师傅都是扬州人。

无论怎样,苏北人、扬州人已渗透到上海社会各个阶层中,这一庞大的地域群体在上海还是有较大的影响力的。

新闻传播    《申报》对扬州新闻的关注超乎寻常

创办于1872年4月30日的《申报》,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厌其详、浓墨重彩地报道着扬州,这是对一座古城的尊重和敬畏。

从晚清到民国年间,扬州这座历史名城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虽然城市地位不如从前,但是其关注度、影响力却从未降低。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新闻纸《申报》始终给予扬州重视和关注,无论是政治事件,还是社会新闻,无论是大人物的横空出世,还是小人物的轶闻趣事,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在版面上占有大量篇幅,让扬州这座江北城市出现在上海人的视野中。

扬州档案专家朱德林发现,在《申报》存续期间,关于扬州治安、文化、教育、商业等内容的新闻可能多达200万字。其丰富的内容、林林总总的事件报道,已成为今天我们了解清末民初扬州状况的一个窗口。

《申报》对扬州的情有独钟是和扬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经济发达程度分不开的。“走在扬州古城街头,能够感觉到一百年前的温度,这就是它的影响力。”朱德林说,彼时,扬州的发达开放程度是开苏北风气之先的,很早就拥有了现代通讯手段邮局、电报、电话等,银行业也很是兴旺。这就为及时向《申报》传递消息提供了方便和可能。所以很多时候《申报》每天都有扬州新闻,甚至一天有两三篇之多,重要新闻还进行跟踪报道,都是通过电报拍发出去的。

记者  姜涛

新媒体编辑 杨宗昭

校对 孙凯歌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