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无情的时代, 碾碎了我们的《芳华》...

芳华,看起来就很美的字眼。

它代表了最美好的青春,即便年华老去时也会时常在心底里翻滚的情感…

时代,感觉上就很沉重的概念。

沉重到只能等经历过且放下后,才能讲述…

就像这个40年前故事 ——

芳 华

Youth

时间是70年代,文工团有这么一群少年…

刘峰,文工团的活雷锋,被人推崇又招人嫉妒。

小萍,被人嫌弃的女孩,只有刘峰乐于照顾她。

丁丁,人美歌甜的领舞,是男生们的暗恋对象。

小郝,高干子弟的出身,性格豪爽泼辣的大姐。

时间到90年代,社会上有这么一群人…

刘峰,断了条胳膊的他靠卖书生活,经常被欺负。

小萍,住过精神病院的她至今未嫁,照顾着刘峰。

丁丁,军旅歌手成了富商老婆,歌不美人不甜了。

小郝,收起了豪爽泼辣的劲儿,嫁了人也当了妈。

二十年间发生了太多故事。

十几岁的少年到了身心俱损的中年,而这段年华老去的过程便是冯导迟来的[芳华]…

定档国庆推至年末。

有人担心[芳华]会因为历史而被删减,也有人认为这是制片方自导自演的炒作…

但结果是,[芳华]错过了最好档期。

影片讲述的就是刘峰、小萍等一群70年代的部队文工团青年随着时代变迁的人生起伏。

张艺谋的[归来]里也有类似文工团的背景:

陆焉识的女儿也是舞蹈演员,她身处在文革时期的艺术团里,氛围压抑而凝重…

电影[归来]中的革命舞蹈。

而[芳华]中的革命氛围开始消散…

青春不再为革命,冯导拍出了年轻的美好:

男生们吹号奏乐,女生们歌唱舞蹈,闲来男生们在球场打球,女生们在泳池戏水…

而那些红色歌曲和革命舞蹈,也从政治服务变成他们释放青春的途径。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细微处…

片中民众们举起伟人像游行,而刘峰等文工团的小兵们却在游行队伍里赶猪。

冯导用戏谑的场面,预示了时代的更迭。

新到来的时代里大家不再是革命青年,反而和如今的我们有了更多相似的地方…

自由、奔放、叛逆,以及突来的人性变化!

活雷锋形象的崩塌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在革命年代刘峰被所有人敬仰,因为他乐于助人且摒弃私心,几乎是个完美楷模…

而随着时代更迭,他的无私成了虚伪,曾经拥护他的人如今都开始厌弃他。

旧时代的理想崩塌,人开始多元而复杂!

刘峰慢了一拍…

慢掉一拍,也就折损了一辈子。

最后冯导搬出惨痛的历史砸碎了美好…

青年们被卷进战争的洪流,国产电影首次直接表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

曾在舞台上表演革命战士的刘峰,最终真的成了战场上洒血卖命的战士…

那些花儿,唱给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变化的大时代和隐晦的历史书,让人们很快就忘记了那段战争和那群青年。

刘峰和小萍去寻找16岁小战士的墓碑也没到…

影片中的墓园是云南省蒙自烈士陵园

电影[芳华]中的他们经历了这样的20年:

1976年伟人逝世、四人帮粉碎、文革结束…

他们迎来新时代,样板戏和绿军装不再流行,而邓丽君和牛仔裤才是最新潮流。

他们说,邓丽君唱出了他们心里的爱情…

1979年战争打响,年轻的士兵们去了西南方…

战争中牺牲的2万7千人,最终只有历史课本的一带而过和散落在边陲的那些墓园。

听样板戏长大的少年,最终被战争揉的粉碎!

1985年改革春风吹来了遍地的经济特区…

毛主席像面对着可口可乐的广告。

而曾经的年轻人有下海做了商人的,有进厂成了工人的,也有像刘峰那样漂泊的。

多年后,谁还记得他们当年唱歌跳舞的模样呢?

探长我不想把[芳华]推荐给所有人。

电影院里,身为80后的探长我身边坐满了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他们比我更加动情…

而我就像闯进他们回忆的局外人。

冯导的[芳华]正是在为那代人致青春!

我们无法感受[芳华]里的那般惨烈。

因为战争和变革是青春湮灭时的助燃剂,累累尸骨和精神伤害把青春理想烧的渣都不剩…

不过,哪个时代里都会有这么一群青年…

在娄烨的[颐和园]里,70后们经历了物质生活丰满后的叛逆,也经历了时代变革的阵痛。

在赵薇的[致青春]里,80后们经历了和平年代里的无忧无虑,也经历了拜金潮流的侵袭。

影片结尾,旁白这样形容刘峰和小萍:

他们俩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

一路挣扎到最后终究是伤痕累累。

冯小刚最终给出一个悲伤浸骨的结局,没有原谅、没有和解、甚至还没有乐观…

似乎是无奈的自嘲:原来,青春的结局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