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偏见, 豆瓣9.4的《十二怒汉》, 时隔62年再看依然是经典!

说到偏见这个词,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让它在我们身上出现过,这种出现可能是你对他人,也可能是他人对你,但不管是以怎样的形式,都会在你看世界时,蒙蔽你一部分的眼睛,有时可能一叶障目,导致与真实背道而驰。你们生命中有过什么经历是与它相关的呢?

时至今日,我意识到偏见存在最明显的就是来自于我们对明星的认识。因为网络上的片段报道和只言片语,我们轻而易举得出结论:他/她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里我们不讨论你评判方式是否正确,只是想说在无数信息蜂拥而来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信息牵着鼻子走,有些我们看见的东西可能只是大家想让我们看见的部分,这样的部分不说都是虚假,但也不绝对真实。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偏见在我们身上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好的方式就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一点,是《十二怒汉》教会我的。

当你打开《十二怒汉》,映入眼帘的黑白画面质感就能出卖它的年龄。不错的,这部影片拍摄于1957年,看着 这个拍摄时间是不是比很多人爸妈的年龄都大,可尽管那时候制作技术和现在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质量,并且经过时间的考验之后,它的魅力反而愈发明显,并在豆瓣评分榜上达到了9.4分的好成绩。

整个故事都是在一个小屋中进行的,场面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长里并没有切换。影片讲述了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涉嫌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证人在法庭上似乎极为确定,有理有据地证明男孩就是凶手,并且各方面的证据都对他极为不利。但大家也知道,在美国判定犯人的罪行还需要听取陪审团的建议。此时,由十二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他们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的意见,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将会被判处死刑。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各有不同,除了8号陪审员外,其他人对这个犯罪事实如此清晰的案子不屑一顾,刚进休息室的他们,在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就在他们以为可以这样轻松又顺利的完成任务,愉快下班的时候,8号陪审员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疑点”,不用看也知道8号陪审员的言论遭到了其他11位陪审员的群体diss。另外的11位陪审员轮番轰炸,却说来说去只有一句丝毫站不住脚的“很明显男生就是凶手”。当讨论进入到疲倦期的时候,11位陪审员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耐烦,可是8号陪审员因为知道这个结果,直接关乎到一位孩子的生命和未来,所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合理化的证据推断。或许是8号的坚持让其他陪审团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与合理性,开始承认这其中所隐藏的疑点,最后11位陪审员终于认同了8号的观点,而8号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挽救了一个男孩的未来。当讨论结束后,走出法院的8号被另外一个陪审员追上来,表达了自己的敬意。此时,电影结束了。而我在看完电影之后 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成少数服从多数,我不否认这样的观点在很多时候可以带来和谐,或者是可以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帮助,但当面临的问题严肃性和严重性不一样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却显得尤为重要。11位陪审员在讨论初期,始终坚持男孩是有罪的,并阻断自己听取不同意见的选择,甚至通过怒吼等方式来表达对异己观点的愤怒,但最后的结局也说明了有理不在声高。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在一个事件中先入为主,并自顾自地以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实的,那就是真相本身,却忘了世界的丰富远超我们的想象,在如此丰富多彩的表象下,我们想要挖掘真相,只通过表面呈现出来的起伏是完全不够的。这是影片带给我的思考。

而影片带给我的感动在于,如今的我们越来越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他人身上,越来越不愿意给他人给予我们的温柔与关怀,我们把这叫做爱自己,叫做自我保护,叫做成长。可是影片中的8号陪审员却愿意为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而坚持,其他的陪审员希望早点结束之后去做自己的事情,难道8号就没有自己的事情吗,他也有,但是他更希望自己的坚持能够有所成效,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他被取笑哗众取宠,被标榜另类。

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曾经一度很讨厌那位为了捍卫自己立不住脚的观点,而通过把音量调高震慑对方的陪审员,但在影片结束的时候,我并不讨厌他了,原因在于他就是我上文提到的那位,出法院之后,与8号握手并表达尊敬的陪审员。在他的身上,我好像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

成长路上,我们总会被一叶障目,而看不清事情的真实面目,总会固执己见,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但当我们放下这些东西,学会听不同的意见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我们才是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