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纪录电影如何“破圈”突围?

近日,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上映,该片凭借真相挖掘、真实故事、真情呈现收获了超高口碑和全平台高分,获得4万余人在豆瓣打出9.3分的高分,成为2024年度截至目前最高分国产电影。在好口碑的带动下,《里斯本丸沉没》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并逐步实现票房逆袭,截至记者发稿时,该片总票房已破2000万元。

其实,近年,纪录片登陆院线的例子不在少数,当中不乏被网友打出高分的口碑佳作。然而,叫好不叫座,依然是多数纪录片所面临的难题。

如何让优质的纪录电影被更多观众看到,在市场上实现“破圈”突围,依然是摆在纪录片人面前一道重要的课题。

《里斯本丸沉没》:真实、有料、朴实、动人

“这是一部手法很克制的影片”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2014年,由韩寒导演、方励担任制片人的电影《后会无期》上映,在同名主题曲里这句歌词令人印象深刻。一晃十年过去,2024年9月6日,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上映,《后会无期》里写的那艘沉入海底的船“里斯本丸”,被本身“白天干科技,晚上做电影”的方励找到,并以导演、制片人的身份拍了一部纪录片。

2014年,电影人方励在浙江省东极岛拍摄电影《后会无期》,他从舟山渔民口中听闻“里斯本丸营救事件”,深受震撼,心里无法释怀。好奇心驱使他去查阅资料,在进入电影行业之前有从事地球探测和海洋科技工作经验的他,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带领专业团队进行两次搜寻,终于在与记录的坐标相差了整整36公里的海底找到了“里斯本丸”。

找到船之后,这艘船背后的故事触动着方励。在历史顾问托尼·班纳姆等的协助下,方励辗转多国,寻找跟这艘船有关的人,去了解他们的故事,进行“抢救式采访”。亲历者及上百个家庭的叙述,连同这部纪录片一起,共同还原了一段荡气回肠却又被淹没了82年的历史。在被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所触动之后,原本只是找船的方励决定把这些故事搬上大银幕。

“在沉重宏大的历史事件中看见了‘人’” “没有故意煽情,这是一部手法很克制的影片”“在影院流下了一公升眼泪”……《里斯本丸沉没》上映之后口碑热度持续走高,许多观众点赞这是一部真实、有料、朴实又动人的影片。网上涌现出很多网友刷屏推荐,也有不少网友呼吁增加排片,使得影片成绩连破纪录,预测票房接连上升。成为截至目前2024年国产纪录片内地票房冠军及国产纪录片观影人次冠军,也是2024年度截至目前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

导演方励:既是理工男,也是电影人

“冲着这位70多岁老人的执着,也要去支持”

“为了支持方励老师我买了电影票。”《里斯本丸沉没》上映后,关于方励的故事在网上获得高度关注。有观众直言,冲着这位70多岁老人这股执着的精神,也要去支持电影。

方励是谁?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他是一名“理工男”,从事地球探测和海洋调查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研发制造工作长达40年。

他还是一名电影人,在担任《里斯本丸沉没》的制片人兼导演之前,他担任过多部电影的制片人、编剧、监制或出品人,影迷比较熟悉的有《后会无期》《百鸟朝凤》《乘风破浪》等。

他还是大家印象中的性情中人,2016年,为了给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恳求排片,他在直播时对着观众一跪,在网上引发一片热议。

方励

既是电影人,同时也是地球物理勘探和海洋科技的专家,也正是因为这两层身份,让方励成为那个“必须要去做这件事的天选之人”。

2018年,方励第一次带着摄制组去英国采访,为了找到更多受访者,不惜花重金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整版寻人广告,还被bbc邀请去做全球电视直播。最终找到了380多位亲历者后代,面对面采访了百余人,收集上万张历史照片。

影片最为珍贵的部分,是采访到了当时尚在人世的三位亲历者——“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已知在世的两名幸存英军战俘和一名参与救援的中国渔民。可惜的是,在影片上映时,这三位老人都已离开人世。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在采访中,方励也时常被一段段满载悲伤与思念的故事所打动。看到一位遇难士兵当年被俘后,给仅有5岁的弟弟所写的遗书,将整个家与母亲托付给他,同样有弟弟的方励感同身受,陷入深深的哀伤,他停下采访,冲出房外平复自己的情绪。还有一位叫约翰的英军士兵,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他爱上了一个名叫梁素琴(音译)的中国女孩。然而,还没来得及实现人生幸福,约翰就随着里斯本丸号永远地沉在了海底。在影片的采访里,约翰的家人一直在寻找梁女士,这对年轻人当年的爱情也让方励感动落泪。影片上映后,片方也发出“公告”寻找“梁素琴”的线索,经过多日寻找,终于在前不久找到了故事女主角的后人,并完成了这场跨越82年的团圆。

方励曾在采访时表示,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自己卖房借钱,但他必须完成这部电影。他表示, 是一种情感的力量,激励、支撑他做完这部电影,“我想带领观众走进历史、走进情感、走进家庭,让大家去感受战争有多可恶,亲情有多宝贵。”

纪录片一定要上院线吗?

与商业剧情片相比,纪录片仍是小众的赛道

截至记者发稿时,《里斯本丸沉没》总票房已破2000万元,预测总票房也已上升至3388万元。

该片的市场表现,让许多纪录片人倍感振奋。“我们觉得很受鼓舞。”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理事、资深制片人、策展人张鹂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道,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时,自己就已经先睹为快,“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把故事的深度拍出来了。”

近年来,多部纪录电影登陆院线。今年上映的音乐演唱会纪录片《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凭借泰勒·斯威夫特的高人气,开创了“影院演唱会”新场景,在内地市场取得1亿元票房。此外,自然类题材纪录片也一直是院线纪录片的“票房大户”。2016年的《我们诞生在中国》票房达到6651万元、2017年的《地球:神奇的一天》斩获4778万元,奥斯卡获奖作品、2019年的《徒手攀岩》票房也超过3600万元。

然而,与商业剧情片相比,纪录片仍是非常小众的赛道。叫好不叫座是多数纪录电影的命运。张鹂在纪录片行业深耕多年,今年8月,由她担任联合制片人的纪录电影《密语者》于院线公映。《密语者》是国内首部聚焦女书题材的纪录电影,入围第9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短名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提名。然而,影片上映至今票房却不尽如人意。

对于这样的成绩,张鹂坦言在预期之中。纪录片类型不同,有的适合“合家欢”,商品属性更高,适合上院线;也有一类纪录片注重创作者的表达,有一定的观影门槛——《密语者》属于后者。“我们对该片的票房预期一直是平常心。”在张鹂看来,许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愉悦身心、放松心情。纪录片有些题材会相对严肃,娱乐性没那么强,从某种程度来说,纪录片并非大多数观众进影院的首选,从市场角度来看,也需要尊重观众的选择。

那么,纪录片一定要上院线吗?方励在中山大学映后现场表示,光影和声场,还有活生生的人、扑面而来的细节、肢体语言、表情等,大银幕是情感传递最佳的形式。但在张鹂看来,自己并不“迷恋”院线,“我迷恋的是把作品真正传递给对的人。”

“《密语者》上映后,有不少影迷通过点映平台发起点映场,让更多真正对这部影片感兴趣的观众看到了它。”张鹂认为,分线发行让纪录电影上映时间拉得更长,从而找到真正与之同频的观众。更好地解决了“观众苦于找不到场次、影院排片了又没人看”的尴尬。

新媒体时代,纪录电影如何宣发?

纪录片人要当“产品经理”,开拓新市场

“纪录电影的宣传和话题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著名纪录片导演范立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道。

身处新媒体的时代,纪录电影要如何做好宣发,让更多普通观众知道、了解并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张鹂认为,现在的媒介形式发生了变化,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把观众进行分类、精准推送或许是“找到对的人”的更好方式。

“纪录片根本还是内容”,纪录片的市场不仅仅在影院、平台,还可以开拓更多场景,比如为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提供更多相匹配的高品质纪录片。纪录片有很强的科教属性,这些场馆已经把观众做了分类,比如会去美术馆的肯定对艺术类的片子感兴趣,去博物馆的会对历史类的片子感兴趣,因此在这样的场景下传播,受众会更精准。  在张鹂看来,“制片人要变成产品经理,提高对内容判断以及市场开拓的能力,将影片受众提前分类,在策划前期就必须特别注意做好调研,预判市场,提前布局,才能更好地触达目标受众。”

舞剧电影《只此青绿》备受关注

院线:只要影片够好,就一定有市场

今年以来,爆款舞台作品走上银幕成为流行,前有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成电影,并成为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后有因李云霄、陈丽君两位青年演员的演绎而火爆“出圈”的《新龙门客栈》,以舞台纪录电影的形式登上大银幕。今年国庆还将上映舞剧电影《只此青绿》。

“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青宫电影城经理沈艳看来,舞台剧搬上大银幕是好事,既能让剧目传播更广,也能让“一票难求”的爆款表演抵达更多观众。前不久《只此青绿》在广州举行点映,上座率最高达到50%以上,其中很多是舞台版的粉丝。对此,青宫电影城也快速作出反应,“我们准备了青绿色的纱幔,还有竹制桌椅,中秋节在影院大堂布置了一个中国风十足的氛围场景,吸引了很多人拍照打卡,关注这部即将在国庆档上映的纪录电影。”

纪录片登陆院线,在提高排片方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沈艳认为,影城以市场为导向,对于题材、类型并不限制。“只要影片够好,就一定有它的市场”。她举例,《里斯本丸沉没》在上映之前已经有很好的口碑,因此青宫影城在排片时也有所倾斜,包括设置了黄金场。随着影片的口碑不断走高,目前也已经有学校、观影团主动联系包场,“其中有一场会有300多位大学生来看这部影片,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沈艳认为,院线排片不应该被思维局限,而是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了解观众需求,“平时我会多看看社交媒体大家的关注点,了解外面的市场需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岸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莫斯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