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2024年8月电影分享

范俭《在城市里跳跃》:范俭导演在北京电影学院纪录片专业的硕士毕业作品。贯穿其整个纪录片创作生涯的普通人生活呈现的内容聚焦、多个有内在关联的人物的群像式并行叙事,以及社会结构、灾难与无常之于人物命运的永恒影响等,在这部毕业作品里,都已经清晰呈现、并奠定创作基调。具体到这部作品而言,对未来的向往、对梦想的维护与命运的无情打击之间的张力,实在让人心有戚戚。而之于音乐极度克制的使用与对“直接电影”语言的坚守,都让人印象深刻。作为导演学生时代的毕业作品,绝对足够优秀、并让人肃然起敬。

范俭《的哥》:独立电影时代的质朴影像质量,掩盖不了这部纪录片的敏锐问题意识和不俗表达能力——这样的选题,传递的是与周浩等导演关注学校、派出所等基层公共空间类似的观察视角,即以北京一辆普通出租车为首都基层公共空间的代表性个案,来管窥2008年奥运将至的前序里,北京各色市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心理状态。这种社会史的观察视角,以及之于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间分野与张力的对比蒙太奇表达,非常耐人寻味。

周洪波《一和多》:尽管是一部关于音乐选秀节目的纪录电影,导演难能可贵地摈弃了选秀所自带的商业、噱头与层层选拔式的淘汰机制呈现,而是以孩子们的脸庞、肖像和神态、表情、自信程度各异的群像式歌唱画面,来构成一种见众生则见自然的人文主义影像表达。这种群像式的面上呈现,跟几个孩子家庭故事的点上聚焦结合在一起,让由玉树地震十周年纪念而衍生的于无常中慈悲苍生、于苦难中相信未来的立意,得以充分而颇具共情效应的表达。而由孩子们的传唱、得以记录和承载的众多藏地民歌与流行歌曲,更是民俗学和社会学价值丰厚的影像资料。非常佩服导演将这类体制化创作机会、转化为人文色彩与作者性浓厚表达的驾驭能力。

周洪波《小园林》:具有三重意义层次的精彩纪录片作品——之于园林艺术,它讲述具有千年传统的造园与园林文化在当代苏州的遗存、流变与最新生态;之于文化史,它以三组当代造园者的生命故事,以及围绕他们各自的园林展开的社交、展陈、传播与家族纷争,跟苏州乃至中国古代以园林为中心的文人史、文化史与文学史,构成一种清晰呈现古今流变脉络的对照式影像叙事;之于城市史,它以园林、人物与城市之间的三元对话,来呈现附属于园林之上的民俗、社会生活、文化惯习与城市规划的演进过程,进而构成苏州城市史的重要注脚。非常值得用心观看。

为周洪波导演于暑期档公映的两部纪录片——《小园林》和《一和多》,再多说两句:

1.“小园林”的片名,确实会让很多观众顾名思义,误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园林美学的专题性纪录片;结果看完电影后、觉得跟预期不符,因而没有给出过高的评价。

实际上,园林作为一种人造景观,其文化的核心,一直是人。正基于此,包括柯律格在内的海内外顶级艺术史和园林文化研究者,都会把聚焦点,放在人与园林、园林与人造自然,以及以园林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上。

从这个角度而言,《小园林》的影像呈现,就不只是把唐伯虎等苏州古代文人的画作,作为片中主角的一种创作参考物和致敬对象而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它以围绕当代苏州私人园林展开的社交、展陈、传播与家族互动,跟古代苏州文人于园林中进行的结社、雅集、相互应酬与商务往来等活动,构成一种古今一体而各有异同的对话关系。这样的对话,跟柯律格《雅债》等艺术史研究名作里的艺术社会学分析,是一脉相通的。如果再联想起苏州古代顶级艺术家文征明后续家族几代里的艺术传承,就会对片中蔡家、王家因子女之于艺术传承的不同态度而产生的或纠葛、或良苦用心,抱以会心一笑的态度。

2.《一和多》的纪录片创作,源自青海玉树一个音乐选秀综艺节目的跟拍机会。然而周洪波导演敏锐地将这样的体制化拍摄机会,成功转化为人文色彩浓厚的作者性纪录片。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化点,就在于把选秀机制里的注重选拔与注重成功问鼎者的商业化、综艺化思路,转变为以所有参与选秀者为群像式人物呈现的平等化、平视化的人本主义表达。事实上,孩子们在镜头面前,状态、神情与自信程度各异的演唱画面,既是本片的中心影像,也是片中最为动人的部分。

脸庞,是展现人物形象的中心要素,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窗口。正基于此,围绕脸庞和肖像展开的研究,是新文化史研究的热门话题。而就艺术电影领域而言,无论是华语场域的蔡明亮,还是法国新浪潮的开山级导演瓦尔达,都推出过以脸庞为核心要素的重要电影作品。《一和多》采取以脸庞为中心的孩子们各自演唱的群像式影像组合呈现,无论之于艺术电影史、之于新文化史,还是之于藏地万物有灵、敬畏自然的文化传统而言,都构成一种显著意义上的对话关系——见苍生则见万物,见苍生则见自然。这样的影像表达,放置在玉树地震十周年的语境下,则能传递于苦难中慈悲众生、以涅槃方式相信未来的救赎深意,实在让人感动与共鸣。

3.通过这两部优质纪录片,用一句话来总结周洪波导演的作者性的话,就是:观世间万象,而化乎人文。

特别希望这样极具人文性的优秀导演,能有更多的电影佳作,得以在电影院里,跟广大观众见面。

范俭《吾土》:范俭导演这部问世于拍摄余秀华的《摇摇晃晃的人间》之前一年(2015年)的纪录片作品,最为动人的力量,就在于呈现出主人公陈军、李小凤夫妇一家人生故事上的多重张力——于北京劳动多年而命若弃子、无枝可依,而在老家已被连根拔起、无法立足;身为农民工的“意见领袖”与知识代言人,而自身权益却毫无保障;一边被权力压榨、规训与边缘化,一边又被提名为城市榜样而大受表彰。由此反观,这样关于“寒门读书人”的个案影像作品,是读懂当代中国基层社会生态的重要一手文献。

范俭《两个星球》:范俭导演镜头捕捉的问题意识与敏感性、影像调度与蒙太奇语言的不俗表达能力,以及剧情片化的剪辑、叙事与意象呈现手法,都堪称无比纯熟和老道的一部纪录片作品。相比于《人间明暗》一书里的文字化记述,本片的影像呈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亮点——逝去姐姐与在世弟弟(妹妹)影像的反复对比蒙太奇,中年父母从伤痛到缓慢治愈的完整影像呈现,以水为中心、彼此连贯而又相互呼应的空镜头语言,以动静结合的影像切换和微妙而恰到好处的配乐共同构成的隽永戏剧张力。

柴红芳 范俭《寻爱》:尽管是一部双人共同导演的作品,但从双线并行的主角故事、剧情片化的剪辑与戏剧张力营造,以及空镜头的象征性意象与对影像叙事的重要参与作用等来看,还是一部范俭导演的典型作者性纪录片。最喜欢本片的结尾——小卢对爱情的未来畅想的镜头之后,就切入厂区下班时的群像场景来宣告剧终。想起杜甫的名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俄)谢列布连尼科夫《盛夏》:视听语言技术大于表达深度、文献价值大于影像厚度的一部电影。然而本着“日常生活即政治”的视角观察,还是能有众多惊喜与收获。它关乎俄罗斯这座摇滚城市从圣彼得堡到列宁格勒再到圣彼得堡的历史记忆重构、文化渊源畸变与命名政治书写,关乎知行合一的生活革命与伦理解放,也关乎摇滚乐从边缘到主流历程中的人格背反与阶级异化。综上所述,还是值得一看。

陈思诚《解密》:个人观看的第一部陈思诚导演的电影,之前对他的了解,主要停留在参演娄烨导演重要电影“春晚”时的印象。就这部作品而言,无论是工业化的制作水准,还是之于个人、群体与国家关系的背反式表达,抑或是围绕解密而展开的智力天才之间的隔空博弈,都让人非常喜欢且心生敬意。至于结尾之处被众多影迷批评为“自恋”的导演与主角的隐秘对话式“彩蛋”,我作为口述访谈作者,看到的则是创作者与其书写对象之间的动人“主体间性”,感动满满。

乌尔善《异人之下》:勇于突破自我的伟大作品,单就电影原声音乐这一项而言,就值得在电影院里“二刷”“三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