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靠演员?演员能扛票房吗?

就华语演员来说,正儿八经演员扛票房的只有成龙一人,烂片也能卖出高收益。

虽说这两年成龙年纪大了,烂片层出不穷,但不妨碍他过去辉煌且难以超越的战绩,《狂怒沙暴》这种究极全死角,处处是bug的三无烂片,在网飞上线当日还能登顶热搜第一。

在香港,双周一成,只有成龙是各类型片都能扛票房。

无论是民国戏还是时装片,即便是文艺片《奇迹》也卖出了3404万,位列1989年年度票房榜第二。

那时候的成龙确实可以让人不看内容,直接进场,罗维在成龙大火之后,把成龙以前拍的《龙拳》《拳精》《少林木人巷》等片随便剪辑一下拿到日本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而周星驰和周润发更多是类型片演员,他们的存在可以让观众感兴趣,为电影背书。

换句话说,他们主演可以保证一个下限,但最终票房大卖还得依靠电影本身,单凭他们的名字就让观众直接为他们买单比较难。

香港电影没落,内地市场崛起之后,香港演员的号召力也日渐式微,凡是讨论扛票房基本不提他们,都以内地演员为主,但再也没有成龙式的演员了。

之前的六大中生代,吴京、沈腾、王宝强、邓超、徐峥、黄渤,邓超和黄渤有些凑数。

邓超从来没有单抗过20亿的,《美人鱼》从始至终主打的都是周星驰,并放出“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的情怀。

《乘风破浪》倒是破10亿,但那是韩寒+邓超的双重结果,不要小看韩寒的底盘,《四海》口碑那么烂,沈腾被指诈骗都能卖5.42亿。

黄渤甚至都没有单抗过10亿,最早的50亿影帝也是营销的成果。

而他之所以与其他人并列,一方面是国民度与好感度,另一方面是他当初是六人中唯一一位金马影帝。

现在徐峥也有了,但经历过一系列事件之后,徐峥的号召力早已大不如前,《逆行人生》的大面积舆论便是证明。

剩下的沈腾、吴京、王宝强,他们都有单抗过20亿的战绩,但这不代表有他们就能大卖。

沈腾得在喜剧领域才能叫人心甘情愿的买票,《逆鳞》这种明摆着圈钱的片子就扑的悄无声息,吴京得拍大片能让成片不歪,可以让观众进场。

王宝强与他俩不同,吴京有许多ptsd患者,沈腾因客串太多,综艺太多,路人友好度没那么高,但王宝强是凭借真诚杀出了一片天,《八角笼中》说实话拍的一般,但得益于同行的衬托,以及王宝强无敌的口碑让票房大卖22亿。

换句话说,他们在各自的舒适区和与自身气质相近的领域能够以演员的身份扛起票房,一旦走出去便是未知数,票房的因素就多变了。

有他们背书,排片不用担心,若没有他们,能不能扩大排片并让排片转化为票房那就得看质量、营销、类型、情绪。

质量是长尾效应的根本,也是吸引自来水的关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圣归来》。

国漫崛起为先锋军,自来水是粮草,最近的《姥姥的外孙》也是如此,若没有逆天的9.0,这类片子基本一轮游,一两千万就收场了,但现在破亿应该问题不大。

营销是票房是否迅猛的关键,从《满江红》开始,去年到今年年初的高票房电影基本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营销。

《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热辣滚烫》都是击中热点,侧重主义的电影,剧本本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引起大范围讨论,从而将议题转为票房,今年的《解密》没了这块金字招牌,票房可不止拦腰斩。

类型是在无流量,无大牌的条件下赢得票房的万金油。

强如张艺谋,拍《第二十条》也要整成小品、相声式的说学逗唱,然后再加入正当防卫的主题,以合家欢让人买票,以严肃话题叫人思考。

去年的《人生路不熟》更是范例,纯粹的短视频合集,但因档期的稀缺性与市场刚需,以及部分情节专门切中打工人,票房水涨船高。

情绪即情绪价值,在某一时期特别管用,去年的女性主义、现实主义,只要蹭到,票房都不太差。

再比如碰到历史节点,国家一整年都在宣传,而电影则可以借势,博纳深谙此道,如《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

跨年、情人节之类的档期,给足仪式感,情绪价值拉满也能有不俗表现,如《一闪一闪亮星星》,还有大鹏这样的后起之秀,在小人物赛道鹤立鸡群。

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些玄学,如《这个杀手不冷静》。

但大部分情况下票房大卖都基于这四点,至于演员扛票房,已经是个伪命题了,演员是引子,口碑与其他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