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默杀》揭露“沉默噩梦” 研究人员:校园霸凌不能仅当成校园问题

热映电影《默杀》有关校园霸凌的情节中,施暴者凭借权势为所欲为,旁观者的沉默则助长了罪恶蔓延。

调研显示,遭欺凌后,60%的孩子会选择默默承受。而旁观者中,超半数会默默离开。这种沉默的根源是什么?有何危害?如何打破沉默?

《默杀》热映之机,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法律和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专家表示,校园霸凌不应该仅仅被当作校园问题来对待,而应该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

电影《默杀》海报。图片来源 央视

如何界定霸凌?

什么是校园霸凌?2020年10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定义“学生欺凌”,“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此外,《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法律法规也使用“学生欺凌”表述。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陈强。受访者供图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陈强指出,实践研究中,通常使用“学生欺凌”代指“校园霸凌”“校园欺凌”等。他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及相关案例,将学生欺凌分为身体、语言、社交、网络、财物、性等六种表现形式。

“身体欺凌最明显、最容易识别,语言、社交欺凌等不直接进行身体伤害的形式则比较难识别,在取证、事实确认、因果关系认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陈强表示,一些案件中,被欺凌者长期遭侮辱谩骂、排挤、造谣等,但如何证明对方实施了侵权行为、如何确认对方行为和被欺凌者的精神伤害存在因果关系,对被欺凌者及监护人而言难度非常高。

他透露,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目前处理涉及学生欺凌的咨询约1200余件,身体欺凌占比超40%;侮辱谩骂、起侮辱性绰号等语言欺凌近300件,占比约25%。此外,部分事件中,受害者遭多种欺凌,如殴打、语言侮辱的同时,被录制视频发到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给被欺凌者造成身体、心理伤害。

沉默根源是什么?

沉默是校园霸凌的“帮凶”,沉默的根源是什么?“不能说、不敢说、不想说,是沉默表现的原因。”成都师范学院二级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小融将此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出于心理防御机制保护自己,感到说话会被威胁;还有一种,说话甚至比沉默更可怕,因为说的不符合实际,没揭示真相反而在掩饰。

成都师范学院二级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小融。受访者供图

陈强认为,学生欺凌对被欺凌者、欺凌者等多方都会造成危害。

对被欺凌者,不仅造成身体、精神伤害,还有财物损失。欺凌者,容易被贴上“坏学生”等标签,被疏远。行为曝光后,欺凌者及父母可能遭舆论谴责,承受心理压力。此外,需承担相应责任,轻者受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重者可能接受矫治教育,甚至判刑。

旁观者可能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担心成为下一个目标,也可能产生愧疚,接受道德谴责。此外,可能出现价值观偏差,效仿欺凌行为。就学校而言,会助长不良风气,会让学生缺乏安全感,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教职员工作。

如何打破沉默?

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防治学生欺凌的基本原则、各方责任、处置程序等进行了规定,并提出学校建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负责认定和处理。此后,贵州、山东、海南、宁夏、陕西等多个省份出台相关地方性文件。2021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生欺凌概念,并规定学校建立防控制度。

结合相关咨询和案件,陈强认为学校层面对欺凌的重视程度、教育预防和处置程序等仍有不足。他举例,一些家长反馈孩子遭身体伤害或语言侮辱,要求学校作出是否构成欺凌的认定,但被拖延。此外,一些学校未形成规范处置程序,如私自组织双方未成年人调解,监护人不了解也未参与处置。

他建议,从预防层面,制定、完善防治学生欺凌的工作体系,包括成立治理委员会,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如教职工职责、应急处置预案、违规学生教育惩戒规范等。同时,加强教育培训,包括对学生的防治欺凌教育、提升教职员工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此外,加强重点场所如宿舍、卫生间等监控盲区及校园贴吧等网络欺凌高发空间的监管。加强对实施不良行为者的引导教育,加强因性格孤僻、家庭变故等潜在被欺凌者的保护。

从处置层面,建议学校畅通报告渠道;积极行使调查处置职能,采取批评教育、责令赔礼道歉、教育惩戒,向司法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等措施;做好善后,包括对被欺凌者持续支持,对欺凌者矫治及对其他学生引导等。

校园欺凌如何防治?

李小融指出,不能轻视校园霸凌的复杂性、整体性、社会性。不能仅当成教育问题、校园问题,霸凌在家庭、职场、学校等各种环境都可能出现。要引发社会共同努力,“家校社联动”在预防、克服和解决校园霸凌中极为重要。

他还表示,立德树人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少环境中的伤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此外,要研究逻辑和成因,提出事前、事中、事后解决方案。如预防阶段,要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事中事后,要研究施暴者动机及被施暴者不敢反抗等原因。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