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纨绔子弟”经常被读错,纨绔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少有人说清楚

“纨绔子弟”是指,旧时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这是一个贬义词。

作为一个非常容易读错的词汇,很多人经常将“纨绔”读成“zhí kuà”,不知闹了多少的笑话,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wán kù”,一定要切记。

那么,“纨绔”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说说绔(kù)

绔又写作袴,即后来的“裤”字。但上古所谓“绔”,与今天的裤并不一样。

《说文解字》中说:“绔,胫衣也。”

《释名》:“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

可见,古代的绔很像后世的套裤,只有两只裤筒,而没有前后裆,穿在腿上后,再用丝绳系于腰际。

1982年,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中,就发现了一条女主人穿在裳内的绔。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北方一带农村有时还能见到这种绔,不过只是春秋两季供老年人穿罢了。

绔的作用主要是御寒,比如《高士传》说:“孙略冬日见贫士,脱袴遗之。”

同时也证明了,古代的绔是没有裆的,若像今天的裤,脱起来怕没有这么容易了。


古代有钱人所穿的绔是很讲究的,其衣料用纨(wán),即织造较为细致的生绢。

所以,世人称富贵者为“纨绔”,并称其子弟为“纨绔子弟”。

再后来,“纨绔”又被用来指那些富贵而不务正业者。

比如:杜甫诗“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意思是,这世道艰难,腰缠万贯的纨绔子弟,整日里不愁温饱冷暖,而那些满腹经纶的儒学之士,却大多贫困潦倒。

又如,陆游在诗中说:“布衣儒生例骨立,纨绔市儿皆瓠肥”。

意思是,穷苦儒生骨瘦如柴,而纨绔子弟则胖得像葫芦一样圆滚滚。诗人对社会的不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关于“纨绔”的讨论,依然没有结束。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没有任何人是不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就成功的。“爱之,适足以害之。”古今一理。

如今大多数家长的心态,就是富养孩子,不让孩子穷在起跑线上。

独生子女的一代,家庭环境优越,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要天上的月亮不会给星星,即使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会创造条件,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

但是,一个孩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如果物质太过丰厚,要什么有什么,必然会产生惰性,从而没有幸福感,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人和动物都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假若一只老虎,生下来就天天有肉吃,它还能在森林中奔跑、捕猎、觅食吗?它还能生存下去吗?它还能会成为兽中之王吗?

人也是一样,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浸泡在富裕的生活中,孩子还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吗?让孩子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那天在小区里,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指着一辆车对另外一个孩子说:“我爸爸的车比你爸爸的车好!”

我听了,心中很悲凉,本应天真、纯净、包容的孩子,却过早地学会了炫富与攀比。

而盲目的炫富与攀比,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更会助长他们过分贪图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


有一种教育理念值得借鉴: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不管你有多少钱,不管你有多少东西,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培养孩子勤俭、朴素、克制、忍耐的品质,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富大贵之家也好,小康世家也罢,富在起跑线上不可取,能使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人生观,是让孩子立足于世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