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电影之城,每天都有爱的发生”

没能“蹲”到电影票,影迷“蜗牛”却把他目睹的上影节一瞥画在了速写本上:大光明电影院经典的光影阶梯、电影节专属打卡区、三五成群的观影伙伴、橱窗里的电影角色模型……勾勾画画,分明是电影之城流动风景的定格。

“没能看成电影,但在场外也感受到了热烈的、年轻的氛围。”

“我很喜欢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众,尤其每场最后5分钟,总给我最多感动。”

“坐在上海的电影院里看我们修复过的《神女》首映,有种电影回家的感觉。”

蹲守在放映厅外的影迷、曾跨界拍过纪录片的作家、从北京赶来的专业策展人,电影在他们生活里的留痕有深有浅。但在观影“进度条”过半的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他们的部分记忆是重叠的,比如因爱而聚的美好时刻,比如观影时几百上千人的情绪共振共鸣,又比如突然觉知了策展思路的那份心有灵犀的欣喜……

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划、北影节策展人沙丹说,他每每看到上海街头巨幅海报、上书“电影之城”,“我相信,这不只是一个口号”。苏州大学在校生阿轩把他在上影节当字幕员的所见发到社交平台,配文“不愧是电影之城,每天都有爱的发生”。

年轻的、热烈的

晚上9点的大光明电影院,前一场展映散去的人群已融入繁华夜色,后一部放映已然开场。影院大堂最安静的片刻,有个身影格外打眼——他独自站在通往二楼的大台阶上,正专注于手头的本子。听记者道明来意,他展开手里的速写本:经典的光影阶梯、电影节专属打卡区、三五成群的观影伙伴、橱窗里的电影角色模型……线条勾勾画画,小本上分明是这些天、这座电影之城流动风景的定格。

“你可以叫我‘蜗牛’。”他说自己是个80后,心心念念想抢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奈何手速慢一秒,只能看准场次提前来影院门前碰运气、蹲转票。昨天18点起直到20点50分电影开场,“蜗牛”没能如愿。“但正好是饭点前后,看到许多人抱着爆米花、拿着简餐,来来往往,满眼鲜活。一眼望去好多年轻人,都是潮人或者精心打扮过的。”他说,虽然没看成电影,但在场外也能感受氛围,“年轻的、热烈的,心里很感触,就画了下来。”

小新可能就是“蜗牛”笔下的其中之一,姑娘今年一开票就直奔首选。“我第一部抢的就是《低俗小说》,每年我认为抢到自己最想看的就满足了。”小新说,她最爱上千人一起笑、一起叹气、最后一起鼓掌的热烈劲头,“昨天在艺海剧院看《她》,鼓掌三次!”

安静的、尊重的

“我非常喜欢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众。”昨天下午,作家陈丹燕分享了她在上影节的心动瞬间。“每当电影结束、演职人员名单开始滚动时,几乎没人离场。大家都非常愿意坐在座位上看完黑屏的5分钟甚至更久。”陈丹燕说,没有映后见面,有些影片的主创也未必鼎鼎大名,“但电影节的观众就是静静地看名单滚动,看那些越往后越‘朴素’的工作人员的名字,然后对着大银幕鼓掌。”眼前没有主创,但掌声里都是对具体的“人”的深情。“这是上海观众对电影的尊重,对工作人员和大银幕的尊重,我很喜欢这种气氛。”

阿轩虽年轻,却已是资深影迷,从2023年起应征到了上影节字幕员的志愿工作。“我成了现实世界连接电影世界的使者。”他说,当电影结束、全场掌声响起,“我们便有了意义”。今年再次上岗,他为坐轮椅来看张国荣电影的残障阿姨触动,为举起相机记录下电影院各个角落的热情影迷感染,他为宛平剧院服务人员及时送出的毛毯服务点赞,“整座城市流淌着鲜活的电影生命力”。

研二学生袁天云算不上电影的重度用户。但在同学的呼朋唤友下,她在天山电影院看了一场《未麻的部屋》。“片子本身对我来说算是蛮新奇的体验,观影环境也很舒适。片尾观众的鼓掌,有种莫名感动。”女孩说,这次上影节“体验卡”结束后,她会好奇抢票是什么感受,会期待下一次在这座城市和影展相遇。

专业的、幸福的

昨天下午,金爵论坛场外,沙丹被许多粉丝团团围住。求荐片的、求微信的,不足为奇。

忽然来了两个年轻人求他推荐“跟着电影打卡上海城市”。北影节的策展人一愣,旋即脱口而出:“《爱情神话》在五原路,数字五、原野的原;《永不消逝的电波》角色原型纪念馆在黄渡路,虹口区四川北路再往北那个方向;如果看《神女》,阮玲玉当年生长的上海,今天你还能看到兰心、美琪、大光明……”连珠炮的语速输出,沙丹干脆给影迷推荐“你们去搜上海电影地图”。

沙丹告诉记者,今年刚过半,他已经第四次来上海了。他1月去了黄河路,之后都是以电影院、电影在城市中的痕迹为圆心活动,这次上影节期间更是零距离感受到了专业与幸福。“电影节总是倾听观众声音、放大产业声音的地方。”假如这是上海、北京、平遥等国内城市举办的电影节的一些共性,那么上影节的独特滋味也许就在城市的魅力与策展经验的相得益彰。

“上海这次47家影院、461部电影、1600多场放映,几乎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电影。新片、经典,有新修复的老片,也有大量的策划和专题,总有几十款适合你。只要有时间,你可以在电影院从早上看到晚上。”他说,影展的专业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性。

深夜11点,“蜗牛”给记者发来微信,诉说他有点烦恼的幸福:“hi,万万没想到哥伦比亚影迷大叔跟我聊到只能赶末班车去了。”      

  作者:王彦 郭凡熙

文:本报记者 王彦 实习生 郭凡熙图:张亦莹供图编辑:施薇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