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展现了作家对国家、民族、家乡的深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6日讯(记者 邓正可)5月16日,讲述1955年人民作家周立波回到家乡,深入人民,在劳动中创作文学作品的电影《周立波回清溪》上映。日前在北京举行的观摩研讨会上,众多业内人士对影片进行了点评。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表示:“该片以其质朴而写实的乡村画面,以及深入刻画的经典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乡土变革和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

人民日报文艺部文学编辑室主编张健表示:“影片通过真实地呈现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矛盾和情感纠葛,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深刻地展现了作家对国家、民族、家乡的深情。”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表示:“该片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彰显了民族的创业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不仅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展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正和创新的必要性。”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童刚对电影的真实性、年代感和精心制作表示高度肯定:“影片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做到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统一。”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表示:“电影的画面、人物塑造等各个方面都是高质量的。我们应在银幕上更多地塑造像周立波这样的榜样,并竭尽所能让其触及当代观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认为,电影成功地将缺乏戏剧性的故事转化为戏剧性丰富的作品,并避免了泛泛之谈,周立波的形象为当代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灵感。

该片编剧、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谭仲池表示:“周立波先生作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秀作家,他的回乡创作经历十分宝贵,电影是对那段宝贵历史的铭记与传承。”

该片导演赵楠表示,她通过深入研究周立波的讲稿、采访亲人及专家,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影片聚焦于公与私、集体与个人的冲突,巧妙地将周立波从旁观者塑造成深度参与者,从而赋予了他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