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酷了!长宁小囡上演一场智慧对决

5月12日,2024年长宁区学校人工智能普及与竞赛活动在建青实验学校体育馆火热开赛。全区27个学校、151支学生队伍同台竞技,上演一场青少年人工智能爱好者的智慧对决。

“数智”竞技,智慧对决,长宁小囡来战!

机器人投篮的比赛现场,玉屏南路小学学生金天靖正在和队友不断调试着亲手制作的投球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精准地将小球投入篮筐内,从拼搭机器、编写程序到现场调试都要十分精准,需要强大的动手能力、优秀的编程基础和一颗耐心”。机器人徐徐启动,前进,投篮,球进了!金天靖雀跃起来。

比赛现场的任务挑战热火朝天,同学们的机器人更是“技能点”满满。利用传感器,赛场上的机器人们可以在“农田”中除草,在“果园”中巡检,也能在“酒店”里提供配送服务。竞速项目则是“速度与激情”的挑战,主打一个“快、准、狠”。还有机器人演绎迷你版“奥运闭幕式”,烟花表演、代表团入场、文艺表演、闭幕致辞、会旗交接、颁奖仪式……比赛项目“enjoy ai”让大家直呼“太酷了!”。

“快补充弹药!”“打基地!”江五小学代表队与古北路小学代表队之间的“机甲大战”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如果说其他项目还是一个个“数智”任务的竞技比拼,那么这场人机协同作战则是综合战略战术考验的智慧对决。发射弹药、抢占基地、补给资源,红蓝双方的“步兵”“工程兵”机器人各司其职,在赛场上“殊死搏斗”。

据了解,本次比赛设有机器人投篮、智能除草、视觉竞速、无人机城市巡航、智能配送等12个项目。从机械结构搭建到智能程序编写,从个人技能比武到团队协作比拼,青少年人工智能爱好者们赛场“江湖”相见,不仅学习了人工智能知识,体验了一把“数智”科技的魅力,更提升了对技术创新、工程实践的感悟,在竞技中理解人工智能的生动应用。

新设教师赛道,以赛促教,长宁教师“探路”

在今年的比赛中,新出现的教师赛道引起了不少关注。“ai大模型提示词工程”竞赛中,参赛教师需要在限定时间内使用公开数据集、大语言模型以及生成式ai创新工具等平台工具,完成英语、数学、科学、艺术等六项ai生成创新挑战。教师的提示词越精准,大模型创作的内容就越全面优质,因此“如何熟练掌握ai技术工具,科学地与大模型沟通”是参赛教师需要面临的挑战。

接触ai提示词竞赛后,少科站科普美术教师谢昊对教学的途径有了新的思考:“我相信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为科普美术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作为科普美术教师,我期待与学生一起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工具,画出富有创意的精彩作品,探索那些未知的奇迹。”

“ai多轴无人机编程飞行”竞赛则考验着教师的编程技巧、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教师需要现场编写程序代码,让无人机完成起飞、定点着陆以及绕杆、穿圈、8字飞行三项任务。

北二小学英语教师杨李丽的队伍率先完成三个任务挑战,她松了一口气:“我是无人机编程飞行的小白,在培训中初步了解到图形化编程语言后,我和同事何老师开始自主研究,翻阅相关书籍和教程。半个多月夜以继日的钻研没有白费。我想,这是我们长宁教师学习ai技术、迈向高新技术的开始吧。”

作为今年长宁区人工智能普及与竞赛活动新设置的教师赛道项目,两类ai竞赛无疑对长宁教师的人工智能知识储备与技术能力提出了要求。“各个学校的老师突破以往的教学者角色,通过实战去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积累竞赛经验,对于辅导学生竞赛、普及人工智能都十分有益。”长宁区少科站总务主任、空模教师顾允一介绍。

人工智能普及校园,培育智能社会创新人才

“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无处不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对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提出了挑战。”在比赛开幕式上,玉屏南路小学学生金天靖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他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去年长三角人工智能挑战赛中,他的团队获得无人驾驶实体赛道项目的小学组亚军。

人工智能竞赛和校内外的科技普及课程让长宁学子对于“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不再陌生。安顺路小学五年级学生赵梓岐是比赛的“老选手”,他的人工智能学习之路从小学开始,课内外的编程学习与比赛让他成就感满满,也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规划:“人工智能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我希望未来继续学习乐高编程,当一名理科生钻研人工智能。”

长宁区学校人工智能普及与竞赛活动始于2021年,旨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赛事平台,持续助力区域学校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发展。比赛优胜者将代表长宁区参加上海市赛。开展至今,活动已孕育出不少“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科创后备人才,为区域科创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年来,长宁区少科站积极推进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化、个性化。“未来,长宁区少科站将继续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持续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培养适应智能社会的创新型人才。”长宁区少科站表示。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