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分钟纪录片《父亲》揭露最残忍真相:原来贫穷是遗传的

孩子脚下的路,始于父母。

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是父母不遗余力地提升自己。

作者 | 番茄妈

前几天,看了一部特别心酸的纪录片《父亲》。

纪录片的主角,是一对农村父子,父亲韩培印和儿子韩胜利。

2002年,儿子韩胜利好不容易考上西安石油大学通讯工程专业,父亲把家里最值钱的牛卖了,粮食也卖了,又跟亲朋好友借了3000块,才勉强凑够儿子第一年的学费。

为了儿子接下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父亲也一起去了西安打工,一个月最多也就能挣个四五百块。

他自己留150块,给儿子生活费200块。

可对韩胜利来说,这些钱只够他在学校每顿吃青菜拌饭,根本不够开销,更别提一些书本费了。

每当他找父亲要生活费时,父亲都会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拿给他看。

里面除了记录他欠下的每一笔债务,还有他想对儿子说的话:

“爸妈供养你不容易。”

“这些账都是为了供你上学借的。”

“你以后一定要出息啊!”

……

韩胜利每次看着这些内容,都沉默不语,内心充满负罪感。

他不是没想过去外面兼职给家里减轻负担。

可是父亲却坚决不允许,因为在他看来,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习,有兼职的时间,不如用来好好读书。

所以他一有空,就满校园到处捡瓶子卖钱。

有的时候,为了几个矿泉水瓶子,他可以在篮球场上徘徊很久。

整个大学生涯,韩胜利的日子都过得抠抠搜搜的,穿着同学不要的衣服,连手表都是表弟送的。

而且韩胜利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需要手机和电脑实操,但父亲却视网络如洪水猛兽,不允许他上网。

结果韩胜利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几乎一点都不会。

大四毕业,韩胜利第一次参加招聘会,他在会场内徘徊了两个小时,一句话没说。

贫穷、自卑、内向,早已深入他的骨髓,他连最基础的社交能力都不具备。

这导致他找工作屡屡碰壁,后来好不容易在青海找到一份户外电缆的工作,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600块。

几年后导演又去找了父子俩,发现韩胜利辞职回西安重新找了份工作,工资1500元。

面对导演的回访,父亲忍不住唉声叹气。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砸锅卖铁供上大学的儿子,每月工资才1500元;而中专毕业、在深圳打工的女儿,每个月能挣三四千,是儿子的一倍。

有人问他,以后孙子孙女还会让他上大学吗?

他叹了口气说:“我看读书是没用的。”

读书真的没用吗?当然不是。

想起蔡磊垒的一句话:

“贫穷真正的内涵,是父母永远无法给孩子,他们自己也没有的东西,除了车子、房子,更有思维、认知与格局。”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很多时候,这种思维上的贫瘠会通过父母投射到孩子身上,代代相传下去。

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张炘炀吗?

智商140+,10岁进入大学,13岁考上硕士,16岁攻读博士,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年轻的博士。

曾经的他被冠以“神童”的名号,所到之处,皆是鲜花和掌声。

后来28岁的他,没有固定的工作,银行卡里只剩几千块钱,还时不时需要父母的接济。

从神童少年到啃老巨婴,从人人羡慕到无人问津,从少年得志到摆烂躺平。

看完张炘炀的经历后,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从神坛跌入谷底了。

因为,他原本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第一次——

张炘炀10岁那年就参加高考,首战就拿到505分的成绩,只要再复读一年,冲刺985没什么问题。

但张父为了保住“年龄最小的本科生”美誉,硬生生把他推进了一所二本大学。

第二次——

考上研究生以后,张炘炀的教授特地联系了德国的学校,希望送张炘炀去德国留学,因为德国更擅长培养天才。

但德国规定14岁才能独自留学,需要再等一年。

可张父却急着让儿子拿下“年龄最小研究生”的头衔,一意孤行,要求张炘炀必须在北京读研。

张炘炀只能再次妥协,也因此失去了接受更优质教育的机会。

第三次——

2011年,他要求父母在北京买一套房,不然他就不去读博。

其实,他早已通过数据计算评估得出,这一年正好是北京屋价冰点,家里也能给得起房子的首付。

然而,爸妈没听他的,为了哄他去读博,租一个房子骗他说买了。

如果当初买了那套房,放到现在预计价值1000万。

被父母再次欺骗的张炘炀彻底泄气,开始走上摆烂之路。

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目光短浅,他就会11岁考上985,14岁到德国留学,家里还会拥有一套当时几百万,现在一两千万的北京房产。

《穷人缺什么》一书说:“穷人思维的可怕程度,不亚于原子反应,会给孩子造成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一辈子的运气和生活。”

一个家庭,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如果父母思维僵化,目光短浅,只会用狭隘的认知,锁死了孩子本该无限的未知。

最后陷入代代贫穷的宿命,永远难以打破阶级固化的枷锁。

那么,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足够经济基础的父母就只能投降、认怂了吗?

当然不是。

以707分考入北大,写下《感谢贫穷》的寒门女孩王心仪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因为穿着破旧,时常会受到班里同学的嘲弄。

有一次她被伤到自尊,哭着跑回家。

母亲知道缘由后,认真地安慰她:“不用理他们,踏实做事就好。”

从那以后她明白了:人生的路不是走给别人看的。

每天上学的路程很远很坎坷,可妈妈却坚持每天接送她和弟弟上学,遇上下雪天格外泥泞,母亲也不会喊一句苦和累。

而是带着她和弟弟,一边欢快地玩雪,一边听他们讲学到的新知识。

在父母大格局的滋养下,王心仪愈发自立自强,阳光优秀。

班主任曾这样评价她:

“她,乐观开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

很赞同一句话:孩子脚下的路,始于父母。

只要心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普通父母照样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同孩子一起杀出一条生路来。

那么,普通家庭的父母,应该如何提升教育认知,打破思维壁垒呢?

当今社会,许多父母都以考试为目的,把成绩当作孩子唯一的考核标准。

但如果一味卷学习,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只能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孩子。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培养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1. 带孩子见世面

很多时候,限制孩子未来的,不是贫穷,而是见识和眼界。

家长平日里可以带孩子:

到乡村去,看看粮食是怎么来的,体验劳作的乐趣和辛苦;

去水族馆和动物园,和活蹦乱跳的小动物打个招呼,看看这个星球不同的生命存在;

去祖国大好河山观光游览、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去街头巷尾的小公园、郊外的爬山,听蝉鸣鸟叫,看鱼儿戏水。

对孩子来说,与父母一起,去认识和探索世界,都是增加阅历的机会。

2. 鼓励孩子与人打交道

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动物,不会社交的孩子,很难在社会上吃得开。

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了亿万富翁的“犹太教母”沙拉,教育孩子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几个孩子帮忙摆摊卖春卷。

在摆摊的过程中,二儿子不仅学会了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还意外发掘了自己的商业天赋。

多带孩子与人打交道,鼓励孩子去倾听,共情,表达,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长远。

3. 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近些年来,因为一次挫折,孩子跳楼、自伤自残的事件频发。

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教孩子乐观地看待问题。

要让孩子学会接受现实,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

包括同学的关系、失败的考试、遗失的钢笔等,让他知道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段时间,作家闫真做客董宇辉的直播间。

两人深刻探讨了个人改变命运的困难。

谈话快结束时,董宇辉这样说道:

“我想告诉镜头前的朋友,虽然我们说的是事实,但请相信它不是绝对。

可能深水区有大鱼,浅水区只有小鱼,但如果不出海,你一条鱼都不会有。”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改变命运不容易,但如果你不做出改变,它只会成为代代相传的宿命。

但如果你愿意改变,假以时日,你的孩子就是最好的答案。

点个赞吧,打破思维壁垒,送孩子去看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