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虽然好看,但绝非香港动作片的典型代表

说到功夫,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2004年周星驰执导并亲自主演的《功夫》。

一个不小心这部电影居然也快到20周年纪念了。

时间过得真快。

这是一部很奇特的电影。

如果你的阅片量不足的话,可能看着会觉得还好。但如果你对周星驰足够熟悉,就能品出一个端倪,这片子的风格就很诡谲。

这不是周星驰第一次玩功夫,虽然功夫元素在他的电影里多次零星出现,但他确实已经系统性地玩过一次功夫了,那就是很多年之前的《破坏之王》。

《破坏之王》中以一个学校柔道空手道等运动社团开始,循序渐进的发展剧情,到最后比赛时,已经发展到整个武林大会了,整个剧情轻松诙谐,氛围清新可爱,有一种后世“轻小说”的质感。

相反《功夫》就不一样了,你能明显感觉到电影的那种沉重,压抑,周星驰拿手的无厘头风格也因为剧情的节奏而失了水准,笑点被进一步拔高。

为什么?

因为清新的氛围使人放松,更加容易被逗笑,而且一旦发笑,会发自内心的自然宣泄。

而恐怖沉重的氛围让人压抑的同时,警惕性也会升高,从而更加不容易被逗笑,同样杀伤力的笑料,在两种不同的氛围下,感受是有巨大落差的。

同样的问题在《功夫》里还有,那就是功夫本身。

相比于《破坏之王》里只有成家班的林国斌,tvb舞蹈训练班出身的郑组,《功夫》的班底那是非常吓人的。

大家都认识“神雕侠侣”的元华和元秋了吧,元华大家应该很熟,元秋是他师妹,当然也是成龙的师妹,邵氏电影最火的那会还参与过好莱坞知名特工电影007的拍摄哦,邦女郎级别的美女。当然电影中的包租婆扮相可能惊悚了点。

这个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就是上一期我们提到的香港动作演员的经典出身,戏班。

同时戏班出身的动作演员还有来猪笼城寨砸场子的“天残地缺”,“天残”饰演者贾康熙,梨园世家,陕西省京剧院出身。“地缺”饰演者冯克安,他爹冯峰是香港知名粤剧小生,电影大拿,让李小龙崭露头角的《细路祥》就是他爹导演的,你别看冯克安本人面目狰狞,他妹妹可是香港有名的大美人,就是梁家辉那部《92黑玫瑰对黑玫瑰》的女主冯宝宝。

他和妹妹冯宝宝一样,打小跟着老爹在电影片场混,童星出身,六七十年代就进入刘家良的班底做龙虎武师,七十年代末加入成家班,做演员和武术指导,熟悉那个年代港片的人应该对他很眼熟。

而城寨里的三个路人甲乙丙,那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饰演苦力强的演员叫释行宇,看这个姓你有没有猜到什么?你还认识谁是这个姓的?没错,就是现在36岁,小屁孩时期和郝劭文横行华语影坛的释小龙。

释小龙是河南登封人,原名陈小龙,刚学会走路就被其父陈同山送进了登封市最大的单位,少林寺学艺。他也就是赶上了。

1981年,一个叫刘应成的安徽阜阳人到登封少林寺拜方丈释行正为师,剃度出家,法号释永信。1986年,释永信开始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武术典籍工作,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并任副会长。

1987年,释永信发起“少林寺武术队”,后发展为“少林寺武僧团”并任团长。而释小龙是1988年生人,他被父亲提溜进武术队应该就是89年左右的事情,那时候这个组织刚成立没一两年。所以,释小龙是正儿八经的释永信的弟子。王宝强也是。宝强与释小龙是师兄弟,都是释永信的直属弟子。

现在释永信是什么地位不用我说了吧。

释行宇,就是正经的少林武僧,嵩山少林寺嫡传32代弟子。现在,他更多被称为释彦能,行宇是他正式的法号。

当然,是不是和释小龙一样是释永信的嫡系就不清楚了。

这个组织的含金量怎么样呢?我们还是看释小龙,他1991年6月,就随嵩山少林寺佛学文化访问团访问台湾地区,受到俞大为、郝柏村、蒋纬国等人接见。1992年,在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表演中,获得少林通臂拳、罗汉棍两项优秀奖。

1993年,出道了。武术水平可以看他和郝劭文的作品。自己估摸一下含金量。

然后想想,对比一下时间线,他也就练了两三年吧。

玻璃裁缝师饰演者叫赵志凌,“猪肉荣”林世荣的徒孙,跟刘家良应该是一辈人,他在香港电影里也是熟脸,演技也很出色,留下了那句经典台词“几层楼那么高吧”。至于他的身手如何?大家可以去看成龙的成名作《蛇形刁手》。

最后油炸鬼的饰演者,董志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邵氏时代和张彻合作过多部电影,主演过《大上海1937》《过江龙》《神通》等,他媳妇是演艺界神通广大的王京花,儿子是董子健。董志华在功夫里主要玩棍,熟悉京剧的人应该知道棍法在京剧里的重要性,但为什么京剧名家,著名猴戏表演者,棍法娴熟的六小龄童,他的棍法确实很花哨,但和香港的玩法比,似乎缺了点进攻性。对了,说到六小龄童,《西游记》原本饰演孙悟空的第一人选就是董志华,但是负责跟导演沟通的六龄童强推自己儿子,最终使得董志华与孙悟空失之交臂。当然,六小龄童确实演得好。

那为什么同样戏曲出身,会有这个差距呢?

可能有一部电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那就是1984年邵氏出品,刘家良指导的《五郎八卦棍》。编剧里有个酒鬼,叫倪匡。

电影说的是杨门五郎创出五郎八卦棍的故事,算是起源,但注意电影里这个棍法的展现,书上说,五郎八卦棍的棍法,由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变为六十四点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数,故名“五郎八卦”。

这是书上写的,那他又是怎么落地的呢?相传杨五郎削发为僧,创立此棍法,而广东知名武林高手黄飞鸿从其父黄麒英处习得,传给他徒弟“猪肉荣”林世荣。刘家良就是走的这条线,学到的这个棍法。并把它带进电影界。

这其实也解释了我们前面留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电影早期的动作片,都是从戏剧梨园行吸收动作人才,有真功夫的武林人士为什么没表现的机会?

那是因为,真功夫,讲究实用,讲究接地气,以击倒对手为目的,并不讲究好看,毕竟一招制敌可以节省大量体力,没要在实战中空耗力气。功夫可能适合搏击,但打起来真不好看。而且,阴招还多,很多核心招数专攻要害部门,也就是现代体育里严禁击打的部位。《鹰爪铁布衫》里的抓蛋功就是典型。所以,现在的功夫没得玩,能用招全被禁了。

相反,梨园行里的武生,也不是说不会真功夫,人家一口气翻十几二十个跟头,棍法行云流水,都是绝活。

他们可能都是花拳绣腿,打人效果差一点,但真的好看。

并且,他们就是为了好看而设计出来的。毕竟,一个戏园子就那么大,舞台又那幺小,要将全院子的目光聚焦到舞台上,就必须要让舞台保持热闹。要么是嘹亮高亢的唱腔,要么是漂亮耀眼的行头,要么是热闹非凡的把式。花拳绣腿,就是这样的作用,而且行之有效。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有底蕴,因为京剧已经诞生几十上百年了,这种舞台上的武术表演技巧也迭代了几十上百年了,怎么演才能好看,才能得到观众的叫好,成熟的不要不要的。

你让此时还完全没入行的武林人士怎么竞争?

所以,所谓的武林人士,在上海电影时期,根本进不了圈子,哪怕可以进去,也是表演挨打的份。

这个问题到《功夫》里,似乎还没改善。

功夫的武术设计很割裂,你们发现了没?

三大高手要离开城寨的的时候,进行了一场切磋,当时三人拳拳到肉,硬桥硬马,打得非常畅快。但这场比武结束后,“天残地缺”登场,一下就变的光怪陆离,风云诡谲。

两种风格差距非常大。

为什么呢?

因为武术指导,换过。

硬桥硬马的戏份是洪金宝指导的。而光怪陆离的戏份出自袁和平。

具体的八卦你们问李老湿,总之,周星驰的人品你们懂的。

我们这里只谈动作效果。

可以看出,虽然场面极其华丽,动作也硬朗扎实,但是最后的呈现比起十年前的《破坏之王》来说,总感觉哪里不对。包括出来的“火云邪神”梁小龙,他在《霍元甲》《陈真》时代也是硬桥硬马的代表人物,一度与李小龙、成龙齐名。

但是人物再硬,动作却飘飘忽忽,前后不一,自己感受一下,是不是和我一样有那种失落感。

这应该是真实的武林高手们在香港电影里集结的最全的一次了吧。从张彻时代的董志华、冯克安,到后李小龙时代的梁小龙、袁仁祥,再到成龙时代的元华、元秋,乃至新生代的释彦能、陈国坤,《功夫》网罗了四个时代的动作高手们。

可以看作最后的绝唱。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也许,这就像杜琪峰的那部《大只佬》里说的那样,是因果吧。

那么“果”有了,“因”在哪儿呢?

想不到吧!上面这么长一大段,它只是个开头。哈哈哈哈。

上回说到,抗战爆发后,上海不能呆了,以天一公司为代表的上海电影人纷纷南逃香港,天一在香港的公司,叫南洋电影公司,看名字就知道,主要是为了邵家在南洋地区新加坡等地的院线提供片源。此时邵逸夫还在南洋负责发行呢。很多今后的大佬在此时纷纷粉墨登场。

比如之后的国民党cc系首领,曾担任“立法院”院长和“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的对岸著名文艺理论家张道藩,就在那时看中了一个青年,让他去做上海电影文化堂会的经历,他就是张彻。张彻就是这样进入了电影圈子,结识了很多电影人,其中费穆对他的影响最大,尤其在京剧方面。

而抗战时期,上期提到的知名民国武侠小说作家还珠楼主定居北京,他住屋不远处一个胡姓大户有个小屁孩是他的小粉丝,经常提溜着鸦片上门贿赂他,换取故事听,很多年之后,李翰祥在邵氏的那部看家大作《江山美人》里,他饰演一个小厮。那时的字幕上写着:金铨!嗯,他就是后来的胡金铨。

抗战后百废待兴,最早复苏的不是成本高昂的电影,没错,哪怕是七日鲜,现在看起来成本低的吓人的电影,在那个悲惨的时代都是昂贵的奢侈品。最早复苏的各种报刊出版物,尤其在香港,副刊是各种文学的孵化地。甚至有“副刊才是香港报业的灵魂”这种说法。

很多以后名震江湖的武侠小说,都诞生在副刊里,比如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就是在《新晚报》的副刊上孵化的。时间是1950年。这也算是日后“新派武侠”时代的开端吧。(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稍早,是真正的第一部。)

那么在这之前,副刊上主要流行的是谁呢?

是黄飞鸿。

香港说破天也还是粤语文化圈,各种南派武林人物的传说非常流行,于是各路作家就逮住使劲耗,创作了大量黄飞鸿别传,黄飞鸿新传之类的东西,大有民国时期北方文坛鼓吹霍元甲、大刀王五的意思。

49年开始,香港正式成为华语电影的中心,来港多年的电影导演胡鹏,注意到了这股风潮,准备耗一把,他找上了黄飞鸿的后人嫡系,在香港的各大“武馆”,解决了除钱以外的一切问题。

人才有,黄飞鸿的后人嫡系里,最出名的就是梁宽与林世荣。可惜的是梁宽去世的早,只有林世荣传承下来了黄飞鸿的衣钵,他的外号“猪肉荣”,这是因为他年轻时在猪肉店里当过伙计,“猪肉荣”在军阀李福林的“福军”中担任过武术总教练,名声非常响亮,徒弟很多,大都在香港,比如刘家良他爹刘湛。各大武馆也希望拍摄这部祖师爷的电影,弘扬武学,顺便做做广告,扩大影响力。

问题是没钱。

香港现在也就700w人,别提1949年了,本土市场小的可怜,报纸尚且苟活而已,当时电影的真正市场在东南亚,那也是为什么上海天一公司跑到香港就变成南洋电影的根本原因。

虽然黄飞鸿在香港报纸副刊上火得吓人,但东南亚的老板不认识,不愿意投钱。香港各大武馆有人有时间,但钱不够,凑到底也就是这么回事。

还是得上明星啊!

没办法,胡鹏只能找来了当时粤剧的老倌,关德兴。

从此,开始了民间武术团体,也就是武林人士的电影征程。

关德兴之后一共主演了77部黄飞鸿电影,胡鹏就指导了其中59部之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相比于京剧一统天下的北方,南方地区对于地方戏曲的包容度要更强,而南洋地区包容度更强,因为南洋的华人,不管是自己出去讨生活的,还是被迫当猪仔卖过去的,南方两广地区的尤其多,他们被北方文化本来就不熟悉,把各自故乡的地方文化也带去了南洋,因此针对这些观众的口味,才有了日后的各种戏曲电影,比如早期的粤剧电影,后面李翰祥开创的黄梅调电影等等。

毕竟电影从一开始,制作水平还没上来,从现有剧种里面偷师是最简单的方式。再说了,中国电影的起源,开山第一部作品《定军山》,原本就是将谭鑫培演出过程拍摄了出来。后面,戏剧电影就成了中国电影里的一个保留剧种。

初代黄飞鸿就这么火了,而且一火就是几十年,成为了那个时代“写实派武打片”的代表。当然那个时代基本没有什么动作设计可言,反正导演手下人才济济,像刘湛这样的洪门武林高手就在片场,往往都是等演员到位了以后现场套招,准备时间短而仓促。这么做的弊端很明显,如果是刘湛这样的高手之间,各种懂行,套起招来行云流水,就会好看,但一旦上了曹达华这种不怎么懂行的人,双方的配合就会变的像流氓打架,乱七八糟,丑陋不堪。

这也是为什么京剧梨园武生当时比较讨喜的原因。人家有动作设计,还是迭代了几十年的动作设计。自然更赏心悦目。

但问题是,梨园在当时,也就剩下动作设计了。

毕竟京剧唱的是徽腔,张彻这种文化人听得懂,但民国时期,文化人可不多啊。

香港毕竟是说粤语的地方,京剧,听的人不多。

人才却过剩的要死,粉菊花、于占元、唐迪、马承志之类的武生大家都来香港了,剧场不够,观众更不够,于是他们选择了开班收徒。

粉菊花开的叫春秋戏剧学校,弟子有日后火遍香港的美女陈宝珠、萧芳芳,上面提到的冯宝宝,以及林正英,刚拿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的董玮等等。

于占元开的叫中国戏剧学院,弟子有洪金宝,元龙(后面改名叫成龙),元彪,元华,元秋等一众元字辈的人。

唐迪开设的叫东方戏剧学校,比较出名的弟子有陈会毅,他包揽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奖第二三届。

马承志办的叫中华戏剧学校。这是开班收徒的。没开班的还有一个高手,来的比这些戏班大牛都早,1937年,粤剧红伶薛觉先就看出了粤剧相较于京剧的落后之处,于是诚邀一位京剧武生来港,在粤剧中负责北派武打场面,后面,慢慢延伸到电影里去了。这个武生叫袁小田,《功夫》武术指导袁和平的父亲。

应该说收了几年徒弟,京剧大佬们彻底认清了现实,在满地说粤语的地方,京剧是没有未来的,于是洪金宝、成龙这一代孩子们纷纷往电影圈里挤。一个新时代诞生了。

吗?

其实还早。

说到这里,电影圈里戏曲出身的和武林出身的都已经凑齐了,他们有身手,有不服输的劲头,但距离成功还差很远。

他们缺的是什么呢?

两样最重要的东西。

一个是钱。任何一个产业都是需要投资的,甚至有时候流行时尚就是投资来主导的,资本会在一个流行元素尚在萌芽的阶段,注入原始积累,扩大影响面积,最终造就它的流行。

而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靠野蛮生长,也不是不行,就是野草,是长不过施肥的庄稼的。

另一个,是文化。

现在的问题是,他俩谁先到位。

我们下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