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肃宁无名烈士寻亲”全国媒体联合报道组
纵览新闻记者 李见
在河北省肃宁县窝北镇,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坐落于盐碱地之上。每逢春季,盐碱上升,白如积雪,故得名雪村。
如此诗意的名字,每每被人提起,却总是关联着一场悲壮的战斗。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对八路军冀中地区发起惨绝人寰的“大扫荡”,冀中军区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委王远音率部队在冀中转战,伺机歼灭敌人。6月8日,侵华日军向肃宁县雪村展开猛攻。突围中,因寡不敌众,千余名八路军指战员壮烈牺牲,常德善、王远音以身殉国。
这就是“雪村突围战”,也是近日来令无数网友泪目的“82年前怀抱女子照片的烈士”牺牲的战斗。4月30日上午,纵览新闻记者赶到肃宁县窝北镇,探寻82年前这场战斗背后的故事。
“说是雪村战斗,其实我们窝北村距离战场也就是烈士们的牺牲地更近。战斗结束后,当时窝北村党的负责人尹殿臣和村里的第一位党员李体正组织村民们用闲置的炕席安葬牺牲的烈士,甚至把炕上铺着的席子都揭了下来。”76岁的窝北镇窝北村退休干部王继政说,他对雪村战斗的历史资料进行过认真整理,结合权威历史资料和村里前辈的讲述,语气沉痛地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开始是一张炕席裹一位烈士遗体,后来用半张,最后只能在坑底部铺一张炕席,上面并排安放好几位烈士遗体,就这样全村的炕席都不够用。”
村里老辈们说过的一个细节,令王继政记忆犹新:“有一位负伤的战士藏在了村北边的麦地里,一位村民路过恰好看到他,当时那位战士正在吃青杏充饥。村民赶紧安排战士去麦地里的小屋躲起来,还从家里拿出干粮和水给他。”上世纪80年代,这名战士还曾回到肃宁寻找当年帮助过他的那个村民,可惜没有找到。
王继政向记者讲述雪村战斗的故事。纵览新闻记者 王思宁/摄
当地百姓从未忘记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安葬完烈士后,每逢清明,都有村民自发前去祭奠。从上世纪50年代起,附近的学校更是每年组织学生对烈士墓进行祭扫,还会邀请尹殿臣和李体正等老党员讲八路军和雪村战斗的故事。
“当时八路军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吃的东西都在随身袋子里,都是栗面火烧、棒子面窝窝等粗粮。即便这样,大家也坚持跟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没有一个人投降。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王继政激动地说。
今年是肃宁解放80周年,对本地红色文化研究多年的肃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袁树凯向记者讲述了肃宁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肃宁1944年9月30日解放,是冀中地区第一个全境解放的县。说起肃宁解放战斗,颇具传奇色彩。”袁树凯介绍。当时,参与肃宁解放战斗的群众和民兵是正规部队的两倍多。“当时正值阖家团圆的中秋前夕,晋察冀军区冀中第九分区三十四区队两个连,会同县区武装组成攻城部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举攻克了肃宁城。”袁树凯说,老百姓的热情非常高,对八路军像亲人一样。
“鼓声”,是肃宁解放战斗的另一个传奇因素。“肃宁百姓自古有敲鼓的传统,只要有大事就敲鼓。战斗打响后,当地群众自发从家中抬出了108面大鼓,将肃宁县城围了起来,给战士们敲鼓助威。战斗持续了19个小时,鼓声也持续了19个小时。油画《擂鼓克肃宁》表现的就是这个事。”袁树凯边说边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这幅画。
袁树凯回忆,当年解放肃宁的指挥员之一的杨栋梁曾说,“战士们听着鼓声,士气大振,都敢迎着子弹往前冲。老百姓在后边看着我们呢,咱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这咚咚的鼓声,是军民合作、同仇敌忾的佳音,被作家魏巍写入其长篇小说《火凤凰》第三卷四十九章“文旗随战鼓”中。
图为16集文献纪录片《平原丰碑》。肃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肃宁县有关部门从2014年开始筹拍16集文献纪录片《平原丰碑》,4年时间行程两万公里,采访了200多位在肃宁战斗过的同志和他们的家属,片子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县推广。同时,有关部门在肃宁县烈士陵园建立了烈士纪念展馆,党史办还牵头出版了系列书籍。
“接下来,我们会利用这一次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出土的文物,挖掘背后的红色故事,做好先烈们英雄事迹的宣传工作。”袁树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