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本土原创话剧《哈密精神》在南粤文化中心倾情上演!

《哈密精神》


4月13日,由哈密市委宣传部出品,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胡杨艺术团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哈密本土原创话剧《哈密精神》在南粤文化中心迎来首场演出,吸引近千名哈密各族群众到场观看。


话剧《哈密精神》演出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整场演出以时空交错的方式,穿插再现了1987年7月和2024年2月,哈密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救助因突发洪水滞留哈密的1.2万名旅客和安置因强寒潮天气过程滞留国道的4万名旅客的真实事件,讲述了哈密各族人民37年来传承不辍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在场观众对“哈密精神”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哈密市第八小学三年级(9)班学生时艺珊说:“话剧进一步诠释了‘哈密精神’深刻内涵,以后我要积极努力把这份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话剧《哈密精神》演出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伴随着呼啸大风雪天气场景,话剧演出的前两场再现了今年2月哈密各族人民安置因强寒潮天气过程滞留国道的四万名旅客的情景,一幅幅熟悉的面孔、一个个熟悉的故事,顿时把现场观众带回了2个月前的难忘时刻。伊州区东河街道志愿者高进辉说:“当时我们听到有旅客滞留的情况后,就迅速配合社区干部为滞留旅客提供帮助。今天我们看到这个节目后,特别激动,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哈密人的奉献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种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哈密小草公益志愿队队长刘惠说:“我们第一时间发动志愿者,给滞留旅客送水、做饭、送餐,这种精神是我们上一辈传承给我们的,也一直鼓励着我们去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话剧《哈密精神》演出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1987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罕见的特大山洪冲断了兰新铁路,7月28日,1.2万名旅客滞留哈密车站,以王秋爱为代表的各族各界群众持续为滞留旅客免费提供餐食和居住等服务。5天5夜,哈密城区10万人口有6万人次在为旅客奔忙,没有一人挨饿,没有一人中暑,也没有一人典卖物品,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这也成就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哈密精神,37年来源源不断在哈密人民血液里流淌。


当天,“哈密精神”代表人物王秋爱也受邀来到演出现场,看到以自己为原型的话剧后,她非常感动。王秋爱说:“演员们的精彩演出真实演绎了‘哈密精神’的实质内涵,这种精神也一直伴随着我、激励着我。现在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要带着小志愿者们把‘哈密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带动更多的人践行哈密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王秋爱(中)在现场观看演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话剧《哈密精神》从2023年底开始排演,为期近半年时间里,其总导演齐振荣和副导演王杰多次翻阅资料、走访亲历者,力求话剧每个环节和内容都保证精准。齐振荣说:从1987年开始到现在37年,我们哈密人一直在传承着哈密精神我们的衷就是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永远铭记于心、践行于行


据了解,该话剧演职人员均为非职业演员,作为哈密人能够亲身讲述哈密人自己的故事,大家都感到荣幸。话剧《哈密精神》王秋爱饰演者吕欣妤说:“王秋爱这个角色给我的触动很大,见到她本人我也是非常激动,她是我们这一代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一定努力向她学习,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哈密精神’一直传承一下,向‘哈密精神’致敬。”


话剧《哈密精神》演出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话剧《哈密精神》小兰饰演者武伊晨说:“1987年,我还是一个小孩,通过这次演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哈密精神’的力量所在,哈密人民朴实、真诚、热情,真的非常伟大。”


当天演出分两场,哈密市各乡镇街道社区近千名群众观看了演出,其中包括近百位参与了今年2月17日风雪救援的志愿者代表。

融媒体中心记者:傅敏婕、于斌


编辑:古力先·吐尔逊
责编:倪艺卿
审核: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