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后车祸连连的《双子杀手》, 究竟值不值100块的票钱?

为什么《双子杀手》上映后口碑惨淡?“一部采用120帧黑科技拍摄的科幻动作巨制!世界名导李安和票房巨星威尔·史密斯强强联手!”

海报之威尔·史密斯打从一开始,该片就被冠以“120帧”的噱头给吹得神乎其神。可上映之后却是口碑惨淡,“剧情很烂”成为国内外观众对该片最有默契的观后感。《双子杀手》的剧情确实乏善可陈——对此秀哥也是无话可说。不过对那些一心冲着120帧技术带来的颠覆性视效体验而来的尝鲜者来说,剧情再怎么平庸都无关紧要,因为仅仅只是作为展现技术的载体而存在。

未接触过120帧的童鞋可参看此图脑补尽管如此,想要获得最佳的视效体验,有个致命的前提无可回避:只有观看《双子杀手》4K+3D+120帧的顶配版,才有可能享受到最理想的现场观感——没办法120帧的话,60帧其实也还可以,但差距客观存在,肉眼能否分辨完全因人而异,24帧和非3D完全不用考虑。基于以上而衍生出来的问题,何止接二连三。比如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顶配版的票价不便宜。《双子杀手》4K+3D+120帧顶配版的票价,至少都在100块软妹币以上,有的地方起初甚至定价为两百、三百。光是这个价格就足以令不少人知难而退。

第二,大量影院的硬件配置跟不上。截至目前,国内大部分影厅都不支持《双子杀手》4K+3D+120帧顶配版的放映。为什么?是不想赚钱?还是对导演李安有意见?都不是,是碍于硬件配置的性能上限,很多影院想放顶配版也放不出来。目前只有最先进的CINITY影院系统,才具备足够的硬件和技术支持,能够完美放映4K+3D+120帧顶配版的《双子杀手》。而即便放眼全国,CINITY影院的数量总计也不过才二十多家——且还算上了一些正在建设中的。退而求次,Dolby影院的覆盖密度要大一些,但只支持2K+3D+120帧。再下面的影厅,基本上最高只支持到60帧了。而如果电影票上没有明确注明是“60帧”还是“120帧”,那么恐怕就是“阉割版”的24帧了。客观条件的不容乐观,让许多愿意迎难而上的观众,更加步履维艰。但你以为这就完了?

《双子杀手》3D+60帧版本放映事故实拍第三,《双子杀手》缔造了有史以来最壮观的“放映事故”。如果你以为需要头疼的,仅仅只是票价贵、设备落伍那么简单,那也不能怪你。毕竟突如其来的意外,令影院的工作人员也猝不及防。毫不夸张地说,《双子杀手》缔造了内地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一系列放映事故。10月18号《双子杀手》首映场,全国各地的影院都相继传出“放映期间出事故,翻车现场惨烈”的哀嚎,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全国范围的影院都普遍存在!不止是观众怨声哉道,影院工作人员也焦头烂额。00:02像上面这样在放映时画面比例失调、音轨不同步、掉帧的情况,是出现得最多的。3D跳2D也是频繁发生过的问题。绿屏亦或服务器宕机这类硬伤,更是令工作人员都慌得一匹。由于很多影院也是头一回放映60/120帧电影,对于这种没有先例的突发情况缺乏处理经验,并不是重启一次机器就能解决的,有些影院来回折腾个把小时,仍然只能退票了事。所以说,为什么《双子杀手》上映后口碑很惨?试想:这是一部剧情可以忽略不计,完全靠视效技术支撑的电影。在忍痛买下昂贵的电影票后,在苦苦寻觅到支持顶配版的影院后,你买好爆米花,走进影厅,找好座位,兴冲冲地坐下,已经准备好即刻享受视觉盛宴了——然后工作人员施施然走进来礼貌地宣布:勒滴斯安的肩特们,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咱家机器炸了……

这部电影究竟对不对得起100块的票钱?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完全视人群而定的。对于那些亲历过车祸现场的朋友,以及那些非常看重电影剧情的朋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分观众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脸色肯定很难好看得起来。既有震撼的惊叹,又有失望的嘘声。

多年来,电影界一直遵循着“完美的24帧才符合电影的艺术”的传统惯例。不过李安认为“120帧会是电影的未来”。过去的影院设备长期驻足在服务于24帧的层面,直到高帧率电影的不请自来。

其实早在李安拍摄《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这两部120帧电影之前,采用48帧拍摄的《霍比特人》,就已然在院线有过遭遇“硬件狙击”的体验。但相比起彼得·杰克逊的“务实”,李安的实际操作明显要“激进”得多。要知道,相比起高帧,低帧确实显得不够流畅,但即便如此,低帧也有低帧的优势:1.成本低。2.打光、运镜等相关的一切理论/技术/实践体系,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3.对演员的要求较低。4.运动模糊度符合主流观众的肉眼习惯——或者也可称其为“电影感”或“情怀”。彼得·杰克逊虽在《霍比特人》中向传统的24帧发起了挑战,但迈出的步伐还不算扯得远,所面临的风险尚在可控范围。李安就不同了,在24帧的基础上,他直接向上翻了5番,不顾任何后果地、横冲直撞地朝着120帧的“未知领域”进军……正如上面所加粗强调的,高帧与低帧本质上的差异,就体现在这个“运动模糊度”上边。运动模糊度越低,动态画面就越流畅。24帧和120帧的运动流畅度,在带给观众的主观感受上,差距是有多大呢?这种视觉上的感观,如果没有亲眼体验过的话,很难深刻地理解到,因为很难用言语来准确形容。但如果你玩过大型单机游戏,那么过场的CG动画你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如果非要形容120帧给人的感觉,那么我会将其描述为一种——“CG感”。120帧的更流畅,仅仅只是最浅显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再配上3D,观众肉眼接收到的画面,就会更有真实感、沉浸感和临现感。

早先放出预告的时候,其中就有重点剪辑火车狙击、摩托追逐、广场鸽群、小店决战等多个片段。起初在手机和电脑端的屏幕上观看时,我只觉得画面平淡无奇。但当我坐在影院,看着屏幕上的120帧+3D效果时,那种令人不敢置信的“真实感”,狠狠地震撼了我一把。不吹不黑,尽管以前看过很多3D电影,但《双子杀手》,绝对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3D”的3D电影!全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一个是手雷炸得小楼木屑横飞的镜头,另一个则是广场鸽群四散而飞的镜头,那种画面的真实与细腻感,前所未有。但也并不是说,120帧武戏的惊艳,就能掩盖住120帧文戏的失败。120帧的极致流畅,对于动作戏的观感改善,确是“颠覆性”的,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但与此同时,高帧率过于流畅的镜头捕捉,也使其对于演员面部表情的要求,变得异常之高。当演员的演技有稍微一点点的不自然,24帧的镜头下或许不明显,但放在120帧的镜头下,就会被成倍放大,会给观众一种“做作”、“别扭”的感觉,分分钟脱戏。这是毁灭性的。

现在很多单机游戏都追求所谓的“电影级画质”,但不管画面再怎么清晰,也永远会给人一种“似乎少了点什么”的感觉。这少的究竟是什么呢?“电影感”。电影之所以是电影,就是因为它有“电影感”,不够流畅,不够真实。而玩游戏呢,为了更好的游戏体验,你肯定得追求流畅度,但问题是,哪怕你买个2080ti显卡能上个120FPS、240FPS,也没办法拥有这种“电影感”。因为,就是要一卡一卡的才叫“电影感”啊……

结语李安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世界级大导演,他为追求电影新技术而探索“未知领域”,甚至不惜砸掉自己招牌和口碑的勇气,着实值得钦佩。从《比利林恩》到《双子杀手》,先后这两部120帧电影,其实本质上就是在摸索与试错。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安所面临的未知与风险也是巨大的。电影的未来,究竟是“120帧”,还是其他的多少多少帧?这个问题留给专业的电影人去讨论。但无论如何,至少我们现在认识到了一点,要问鼎高帧,必然绕不开“电影感的损耗”这个问题。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高帧率在动作戏层面,确实是起到“画龙点睛”的惊人之笔。至于《双子杀手》究竟对不对得起这100块的票价的这个问题。相信看了本文以后,大家自己心中已有定论。而要让秀哥来说的话:好剧情的电影日后还会层出不穷,但60帧、120帧的电影,或许这辈子就只有这么一部了……文章的最后,还忘了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