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的技术密码
164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射手队出资,请画家伦勃朗创作一幅群像。伦勃朗接下订单,画出名作《夜巡》。验货后,雇主们却纷纷给出差评,尤其针对画面上大面积的暗部和戏剧性的光影,认为这是“矫揉造作的幽暗画作”。
(荷兰画家伦勃朗作品《夜巡》)
《繁花》刚播出时,也收到过类似评价。只是后续随着剧情走高,女性角色个个出彩,这样的声音弱了下来。反正艺术也没有标准答案,但王家卫的技术却有密码。我们细细来拆解:
1.布光:《繁花》的布光与普通电视剧的大白光有很大不同。对于光线,王家卫追求的是疏影横斜的幽微之感,而非雄鸡唱白的一览无遗。《繁花》的画面光比很大,有大面积的阴影,设置光位时也用到了前面提到的伦勃朗光。
对于布光这件事,打亮只是基础,更深的功力在于藏,如何进行遮挡、如何控制暗部才是关键。有了合适的明暗对比,画面才会更有层次、更加立体。
2.单机位拍摄:相对于单机位拍摄而言,多机位拍摄能够显著地提高拍摄效率,英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曾说,只要给他足够多的机位,再大的战争场面,他也能在半天拍完,但是在谋求效率的同时,必然有些机位的条件要次一些。
而采用单机位拍摄时,导演可以精心设计每一个镜头,对构图、光线、演员走位、摄影机运动有更精细的控制,保证每次拍摄时用到的都是现场最佳的那个机位,这也是为什么王家卫的镜头中女演员们都如此光彩迷人。
(电视剧《繁花》剧照)
3.前景遮挡:“秘则为花,无秘则无花”,犹抱琵琶才能引人遐想无限,前景遮挡就是实现此法之道。运用斑驳陆离的前景,将主角置于前后景之间,既是一种梦幻氛围的营造,又可以制造出一种窥探的视角,让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演员多重身影映于画面,这是用一种带棱角的镜子做前景拍出来的,意在表现一种自我的关照,亦是身份的复杂、性格的多面。这种景框式构图会让人联想到南方园林那种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之感。
(电视剧《繁花》剧照)
4.升格拍摄:通俗讲就是慢动作效果,时间是王家卫创作的母题,通过慢动作可以拉长单位时间,同时也能带给画面特殊的美感。当画面中出现雨水、雪花、烟雾这些空镜的升格镜头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便会涌上心头。
5.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压缩空间相对,广角镜头会拉伸空间。王家卫的都市片中热衷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因为在使用广角镜头时,会发现演员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本应离得很近,但看上去却隔得很远,这也暗合了都市生活中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
(电影《堕落天使》剧照)
6.手持摄影:王家卫早期片子里,常有手持摄影机拍摄的画面,这当然也有当时拍摄条件的限制。手持摄影会带来画面的晃动,而那种晃动的情绪,正好符合了那个年代人们躁动、迷茫、失落的心境。
7.剪辑:王家卫的电影是从剪辑开始的。江湖总传说王家卫拍戏没剧本,其实他入行是从编剧开始的,只不过做导演后习惯先有一个框架,然后根据演员情况、现场状况即兴创作。王家卫现场会拍很多素材,为未来预留了多种可能。
素材采集结束,上了剪辑台,影片才真正开始。很多拍摄时没想清楚的东西,都需要通过后期来组织,所以我们会看到王家卫的影片有两个显著的剪辑水印——旁白和字幕卡,他用这两个工具串起了拍摄时并不明朗的故事线。
王家卫把半甲子拍电影的功力注入到了电视剧《繁花》中,恐怕会令不少剧集导演思考人生,你走我的路,叫我无路可走啊。
王家卫的影像签名:“降格加印”+“慢门拍摄”
《繁花》热播后,关于王家卫的技术风格谈及最多的一个词是“抽帧”,众多短视频平台网友争相模仿,都标榜自己用“抽帧”的技法拍出了王氏风格的短片。这其实是以讹传讹,“抽帧”这个叫法是不完善的,“降格加印”+“慢门拍摄”才是完整的王家卫秘籍。
常规的帧率是24帧每秒,王家卫在拍摄时会把帧率降低到12帧、8帧甚至4帧每秒,这就是“降格”(也就是大家以为的抽帧)。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在回忆《春光乍泄》的创作过程中谈及:“开始时大家都不想重复我们的签名式风格,结果发现不重复太痛苦了。我们在镜头中转速,从正常速度到一秒12格或一秒8格……”
(王家卫访谈截图)
由于帧率降低,快门速度也可以相应降低,这就衍生出王家卫的另一项技能——慢门拍摄。帧率与快门速度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即快门速度一般是帧率两倍的倒数,当采用常规的24帧每秒拍摄时,快门速度一般采用1/50秒,在这个快门速度下人物的运动是比较清晰的。当帧率变成8帧每秒,快门速度可以相应降低,当快门速度降得比较低时,人物的运动就会模糊,产生明显的拖影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慢门”。
敲黑板,当帧率降低,画面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当使用慢门拍摄,运动的物体会产生拖影的效果。所以当你看王家卫的片子,发现画面一卡一卡的,人物还有拖影,不用怀疑你家的网卡了,那是王家卫在上他的影像水印。
此外,如果只降格而不进行补帧,那画面就会快进,即常说的“降格摄影”。因为常规的播放速率是24帧每秒,如果拍摄时用了12帧每秒,那拍两秒的画面,播放时会在一秒里呈现,动作就快了一倍。
所以降格后为了常速播放,需要在后期进行补帧“加印”,将拍摄的12帧画面每一帧都复制一次,变成24帧,这样播放时还是会有卡顿和拖影的效果,但画面不会快进。
如此,“降格加印”外加“慢门拍摄”才是王家卫全流程的影像解决方案。
而解密了王家卫的影像密码会发现,学会技术并不难,提升审美才是关键所在。
王家卫的影像风格:形式即内容
王家卫作为一个电影影像风格家,是通过影像来叙事的,形式即内容。
通过“降格”手法造成画面的卡顿、空间的递进,能够引起观众心理上的激荡,形成一种时空错位的恍惚感,一种格格不入的抽离感。而采用“慢门”产生拖影的效果,可以表现出运动轨迹和速度感。主角动作慢,周边的人速度快,快到模糊,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可以表现出空间中人物的孤独与失落。
这种影像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出于美学考量吗?其实里面藏着很多迫不得已。比如《重庆森林》在重庆大厦拍摄时并没有拍摄许可,那就只能偷拍,偷拍无法打光,要保证曝光不得已才用到慢门。王家卫的胶片拍着拍着可能就不够用了,在遥远的美洲大陆拍摄《春光乍泄》时,胶片都用完了,最后只能拍摄静止的照片,如果把这视为“降格”,那便是“降格”到极致了。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
好的电影可以讲故事,也可以不讲,王家卫的电影就属于后者,情绪取代情节,电影关注的不再是故事的走向,而是时间与记忆。
时间走了,就再不会回来,王家卫想记录和重温这些逝去的时间。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受来自于记忆,当现在不断地成为回忆,我们才觉察时间在流动。
这很符合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时间影像》一书中的观点,故事不再遵循线性叙事,人物的行动陷入无目的徘徊。时间不再匀速向前,而是可以凝滞或闪回。当时间进入小径分叉的记忆花园,会向各个方向走去,时间在每一刻上都是分叉的,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记忆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诗意。
(电影《阿飞正传》剧照)
王家卫抽帧,李安补帧
《繁花》热播后,网上有个热门话题是“王家卫疯狂抽帧,李安疯狂补帧”。
前面说了“抽帧”(也就是降低帧率)会造成画面的卡顿感,那李安的“补帧”又是什么效果呢?
人类的视觉系统每秒可处理10到12帧图像并单独感知它们,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再高的速率就会被视为运动。所以在默片时代采用的帧速率为16帧每秒,这样人们看到的画面也是流畅的。
后来之所以变成了24帧每秒,是因为有声电影的出现,声轨也需要记录在胶片上,而24帧每秒是在35mm胶卷上支持播放清晰音频的最低帧率。这个标准被执行了快一个世纪,然而这只是权衡了商业利益与影片效果的一个标准,并非上限。
多年来电影从业者更多的是在视听、表演、叙事、哲思上谋求突破,少有人触及帧率,而破局者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首次将帧率提高到了120帧每秒。
电影24帧每秒的画面是远远比不上人眼观看现实世界的,按李安的说法,人眼可以看到800到900帧每秒(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人眼观看屏幕的临界值在100帧每秒)。所以提高帧率后会使画面更加清晰、动作更加流畅,更像我们双眼平时所看到的现实世界。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李安的野心是想让我们醒着入梦。当然技术的革新需要不断尝试与探索,也许目前还未能达到李安所想,但总要给技术一个机会。其实李安才是那个狂野的人,拍同性之爱,拍换妻游戏,拍不穿衣服,拍海上漂流吃人记,当然最狂野的还是他长了一张老实人的面孔。
爱戴墨镜的王家卫与老实人李安,请继续拍电影吧。
(王家卫与李安合影)
空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