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发布:去年月嫂月均收入8824元,外卖员跻身蓝领收入前三名

1月23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下属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通过对蓝领群体调研和招聘数据分析,洞察蓝领群体在求职、就业方面的现状和趋势。

报告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月均收入为6043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月嫂、货车司机和外卖员月收入水平较高,分别为8824元、7641元、6803元,位居蓝领群体收入前三。细分产业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第三产业的蓝领工资水平正逐步攀升,第二产业中,建筑零工、普工等传统蓝领群体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此外,同属于服务行业的保洁、保安和服务员在蓝领群体中收入较低。

蓝领平均月薪逐渐接近白领

据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公众号,蓝领群体既包含在制造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劳动者,也包括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平台衍生的新就业形态工作者。报告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的平均月收入为6043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月嫂、货车司机和外卖员月收入水平较高,位居蓝领群体收入前三,同属于服务业的保洁、保安等传统蓝领收入相对较低。

尽管受城市发展水平不同,职业收入存在地区差异,但新就业形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蓝领群体的收入水平,例如外卖员的收入在三四线城市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第三产业的蓝领工资水平正逐步攀升。第二产业中,建筑零工、普工等传统蓝领群体收入处于中等水平。

过去十年,蓝领群体平均月收入显著提升,由2012年的2684元增至2023年的6043元,是原来的2.26倍,与白领群体的平均月薪相比,二者的差距逐渐减小。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红利的关键转变期,各行各业在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的趋势下,用工需求持续提升,过去人们从事蓝领工作往往是出于被动、无奈,更向往白领职业的高薪与体面。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与蓝领职业薪酬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开始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主动选择加入蓝领行业,特别是以外卖员、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蓝领,在蓝领工作中实现个人持续稳定的发展。

新就业形态的职业包容性更强,以外卖员为例,随着餐饮和外卖市场向三四线城市深入拓展,带动本地外卖业务增长,为外卖员在本地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报告显示,外卖员的本省就业比例高达73%,仅次于服务员。工厂普工、月嫂、保洁、建筑零工跨省流动情况较为普遍,这与制造业用工需求和城市服务需求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有关。

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强度都具有短时高压的特点,订单高峰期以外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因此自由也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关键词,近7成外卖员认可工作的多劳多得属性。此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9月,已有668万名新就业形态人员被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共计4.9亿元。职业伤害保障具有社保的普惠性特征,未来有望覆盖更多行业企业和蓝领职业,如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网约家政、平台零工等。

“半月入账4万的瓦工”引热议

专家:大学生要淡化学历,强化技能

据红星新闻,日前,一段90后泥瓦工一家三口半月收入4万元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据海报新闻报道,在山东济南,1997年出生的谢恩松做泥瓦工已经9年,做瓦工的第二年他就入手了一辆十几万的车,第7年按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期房;以其一单160平方米新房的活计为例,工期15天,连工带料,谢恩松一家三口能拿到4万元左右。

对于“泥瓦工一家三口半月入账4万元”所引发的讨论,深圳某装饰工程公司负责人韩先生表示,“160平米的房子,包工包料,半月4万块钱”属于正常现象。但泥瓦工并不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通常而言,市场行情好的话,一年能做九个月,不好的话只能做五六个月。贴砖工人陶先生则表示,“因为贴地砖要蹲着,有时候需要蹲一天,年纪大了腰就受不了。”

广州某装修公司负责人吕女士表示,在装修行业,如果是夫妻的话,年收入20万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技术水平还不错,就会一直有活干。“而且工装的话不限时间,可以工作8小时,也可以工作10小时、12小时,这样三个人半月赚两三万是有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半月收入4万元的泥瓦工”,近期引发关注的还有“3年挣102万的外卖员”“3年收入108万的快递小哥”等消息。据工人日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预测,随着出生人口的变化,十年之后,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会高于学术型人才。而且,技能型岗位的地位、待遇正在逐步提高,“只是一些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的偏见和成见,还需要时间扭转。”

他表示,现实在变,观念也需随之转变。“如今提倡淡化学历,崇尚技能。国家需要技能型人才,一些技能型岗位紧缺,如果年轻人都希望去做高大上的工作,会造成结构性就业难。大学生要学会淡化学历,强化技能。”

编辑|王月龙 杜恒峰 杜波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红星新闻、工人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