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鲁豫&阿云嘎恋情传闻曝光。
在狗仔视频里,两人被拍到同乘一辆车,进了同一小区的同一单元。
随后两人还被扒出同款皮衣,腰带,包包,t恤……甚至同款工作人员,可信度直线飙升。
来源 @追瓜少年阿飞
其实早在四年前这段传闻就已经盛传过,只是当事人彼时选择了否认与澄清。
这段绯闻,细说起来颇有神奇之处。
设定上看,二人19岁的年龄差以及在圈内的地位差距,完全是大众最爱的“姐狗味”这口。
但实际上看,好像又没那么好嗑。
:原因在鲁豫。
在大众长久的认知里,她并没有那么强的精英大女人感,反而长期携带着“头围与双商成反比”等标签。
一个本身被当成“傻狗”的女明星谈了姐狗恋,自是大众意料之外的。
而就是这份意外,更激起了我对鲁豫的好奇。
为什么在大众眼中这么呆头呆脑的她,偏偏活成了贵圈的断层式大女人?
很多人其实没意识到鲁豫在娱乐圈的地位和影响力。
1992年,大学还未毕业的陈鲁豫就就已经进入了央视,比倪萍晚了两年,比董卿早了十年。按资历看,她在主持界算得上是大前辈。
她在央视主持的第一档节目《艺苑风景线》
而造就主持人地位的,除了事业线长短,更有履历和人脉。
自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后,陈鲁豫经手了90年代一系列世界级新闻事件,从香港回归、美国总统大选到戴安娜王妃逝世,她都以“台柱”的身份参与了报道。
这些履历,让她在入行头几年便到达了相当的高度,也足以在电视史上留下一笔。
来源@习珂影像资料库
至于人脉这块,自然不得不提到千禧年开播的《鲁豫有约》。
在把事业重心从社会事件扩展到娱乐圈后,陈鲁豫慢慢成为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之一。
很多人对她的印象是:她得罪了好多人。
可u1s1,她能得罪到的人物,许多主持人这辈子可能还没机会访到,动辄都是行业top。
哪怕娱乐圈之外,从王健林、向华强这些商界大佬,到袁隆平、许渊冲等各界巨擘,都曾被请到她节目中来。
某种程度上,有没有被陈鲁豫得罪过,反而成了这个圈子地位的标志。
而且,这些名人还不光是卖面子给一档王牌节目、一位知名主持人这么简单。
董明珠对她又是拥抱又是牵手,处得好似闺蜜一般。
赌王四太梁安琪把她领进豪宅和家人包饺子,也完全没当外人。
向华强这边就更夸张了。
当向太把陈鲁豫带进卧室参观时,只见电视机前赫然是一整箱精细整理编号的光碟。
这全都是《鲁豫有约》往期节目的拷贝。
陈鲁豫在这个世界,近乎一个谜。
那些如今仍在坊间流传的尬访名场面,几乎坐实她双商俱低的形象。
但在最考验人性和智慧的名利场,她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应,反倒比多数人更如鱼得水。
这种现象不外乎有两种可能成因。
一种是,陈鲁豫或许真的脑子不灵光,但基于她的影响力,反而成了一条天然好利用的喉舌,于是整个圈子都拉拢她。
只是,这解释不了一些位高权重者对她的尊敬,因为单纯利用一个人并不需要演这么用力。
另一种情况,就是她或许有某种不为大众所知的智慧在。
其实回头看,在事业的前半段,鲁豫一直走的是高素质人才路线。
她父母都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小语种主持人,在这种家庭长大,她的起点自然也比许多人高出一大截。
93年北京申奥的短片里,还有她用流利英文演讲的画面。
这里还不得不提到对鲁豫人生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前辈:
赵忠祥。
当年央视大佬张晓海相中还是学生的鲁豫时,曾叫赵忠祥来帮忙掌眼。
彼时赵忠祥看出,她缺少掌控一个节目的气度,但所幸没把话说死,鲁豫才得以混下来。
而等到二十多年后登上《鲁豫有约》,他已经完全把鲁豫视作了一个可敬的同行。
他反复表达了自己有多么喜欢这个节目,且每次授课都会以《鲁豫有约》作为案例讲解。
最让鲁豫受宠若惊的还有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你真的是
为这个节目而生的
敢情巨佬都把鲁豫当作行业之光?
所以,我一直不太相信“傻人有傻福”这个说法。
所有能笨鸟先飞的人,一定是精在了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如果我们也拥有赵忠祥的视角,有参与整个中国电视成长史的阅历,或许他的赞赏就没那么难理解。
众所周知,《鲁豫有约》的诞生与《奥普拉秀》息息相关。
1995年,在美国留学的鲁豫对这档节目产生了巨大的崇敬,希望在国内也创办一档类似的综艺。
要知道,这在当时的电视行业是一个相当开创性的设想,也是重大的革新。
从一开始,陈鲁豫就有领先市场的眼光,以及一种极度明确的取向。
也即,“综艺性”。
而这种取向也注定了她会走上和大多数同时期主持人不一样的道路。
在与杨澜的对谈中,鲁豫曾提到说访谈过程中不光受访者会有喜怒哀乐,访问者也会有。
而杨澜给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新闻从业者观点:应该尽量克制这种情感,从理性的角度出发。
因为拒绝介入,所以杨澜的节目看起来要专业得多,也严肃得多。
而《奥普拉秀》和新闻不一样。
本质上她玩的是脱口秀,是综艺。
她要感情充沛,更要充分参与到叙事中,让故事变成奥普拉的版本。
而鲁豫在实力上或许永远够不上奥普拉,可她早就明白了,综艺的本质是故事性。
在意识到这一点时,一个阴谋论在我心中反复升起:
鲁豫究竟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惹毛别人,还是她故意的?
因为在披上了“傻狗”这个马甲后,鲁豫好像永远能厚着脸皮比别人问到更多的东西。
就比如许多人吐槽过的,采访梁家辉这一段。
即使对方一再表明了面对女儿早恋,自己不会阻止而是尊重,她依旧像没听明白一样。
一问:男孩如果你真不喜欢你会说吗?
再问:不一样,我是说他的为人。
步步紧逼之下,梁家辉的回答不再得体,但为了向眼前这个顽固的“老古板”解释清楚,他不得不给出了更多前情:
因为当初自己和老婆结婚时,岳父也没阻止。
且男人都会成长,面对一个女人毫无保留的交付和信任,当初人品不咋地的他,也成长为了影帝。
最终,观众得以了解更多,而梁家辉的故事也更精彩了一点。
或许这里有过度解读的嫌疑,但能凭一己之力把一档节目做得如此长寿,我实在很难不怀疑陈鲁豫女士的心眼子。
而最暴露她真实实力的,还属那期著名的和奥普拉对谈的特别节目。
仅仅四分钟时长,陈鲁豫面对这个全球top1的主持女王的狂轰滥炸,愣是一个问题都没吃亏。
一开始,奥普拉就单刀直入,直接审判《鲁豫有约》的布置很像《奥普拉秀》,以此追问鲁豫是不是在玩拷贝,半点没给小粉丝留面子。
而鲁豫不慌不忙,先是带领全体观众和奥普拉问号,表达自己对她的敬意,先松懈了对方的戒心。
然后对自己创办节目的艰辛历程细细道来,回避了奥普拉的问题,只给出了客观的结果:
so here i am today.
所以我今天在你面前了。
这句话可以解读出两层含义。
其一,这是一个粉丝为了和偶像顶峰相见,很不容易的奋斗历程,所以请高抬贵手。
其二,既然我们出现在了彼此的节目里,那我们也没什么孰高孰低,所以不要咄咄逼人。
陈鲁豫女士流利的英语把对面听得一愣一愣的,显然已经让她对这个外国“模仿者”多了点敬意。
而接下来的回合,则完全说明了为什么鲁豫堪称奥普拉的“大弟子”:
奥普拉的提问和陈鲁豫不就是一个路数的?
尖锐,突然,刻板,没礼貌。
注意看,奥普拉的每句话几乎都带着暗坑:
“24年”与“7年”的对比,再度强调自己的原创性,打压鲁豫的同时拔高自己。
“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话题”,意指她的节目更在乎民生,而中国或许不是。
“我们在美国听到的”,拉开地理距离,为问题的冒犯性先兜底,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文明世界看落后世界”的睥睨视角。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串问题已经从两个综艺的对话变成了政治意味浓厚的挑衅,且换成一般人可能已经跳进陷阱里了。
但陈鲁豫女士仍是没有任何迟疑,继续娓娓道来。
你说的那些话题有那么尖锐吗?它们就是普通人的故事呀。话里话外暗指对方把这些议题视作异常,反而是变相歧视。
而能听到这么多故事,也证明自己品格突出,这是鲁豫姐借自谦在自夸呢。
之所以说鲁豫得了一些奥普拉的真传,在于,这两个女人其实都深谙装傻充愣的一套。
奥普拉本人作为一个少数族裔,怎么不可能知道刻板印象的冒犯性?
而真想知道中国怎么讨论敏感话题,直接找几集节目看看便是,又何必用这么一大串话设套路?
再看她的下一个问题:中国有八卦小报吗?
鲁豫白眼险些没当场翻出来。
来源@网闻掘
从奥普拉看到鲁豫表情时的得逞大笑,也看得出她不是不知情,是故意装样子激对方给效果。
可她估计没想到,前半段如此恭敬平顺的小粉丝下句话这么辛辣:
幸运的是
中国的小报
不及美国的那么糟糕
来源@网闻掘
我不敢一句话说死。
但至少陈鲁豫在这场激战中,双商一点没掉链子。
算一下,从没毕业就进央视,到拥有自己的节目。
别人花费一辈子未必能做到的事,陈鲁豫这儿,不过8年。
再后来,她不光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还把《鲁豫有约》的制作权转到了手中,当了自己的老板。
可以看到至今制作公司仍为“北京能量”
我常常觉得她有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城府,在玩内娱最高级的扮猪吃老虎。
仔细一想,她的新闻观念或许有一点点像man姐:
曝光真相有很多种方法,但她习惯于选效果最抢眼的那种,哪怕自己因此丢人也ok。
于是,鲁豫不断使用各种侵略的、冒犯的问题,只求让这个故事更丰满。
比如那个争议最大的采访。
她问留守儿童:“为什么不吃肉呢?是肉很容易坏吗?”
若多加揣摩,其实不难理解她本意是让儿童自己说出“不吃肉”背后的困境,因为这些话一定是主人公自己来讲才最有冲击力。
只是她没意识到,故事终究是手段,其服务对象的根本,还是人。
当她还在企图用上位者视角写一个故事时,互联网让我们早就站在了被访者立场。
感同身受,让她的提问显得多余,也是这四个字,促成了她被骂“何不食肉糜”的主要原因。
当在人文关怀和综艺效果间她偏向了后者,那么被批判声讨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
我并非一定要证明鲁豫是个算计着全世界的聪明人。
但我觉得,自幼就是绩优生的鲁豫,必然也有聪明人的普遍毛病:
太把自己视为上位者。
这种姿态,其实很难简单地判定为好或者坏。
不过,却可以回答一开始的问题:鲁豫的精神力,堪当一个杀伐果决的大女人。
在《超级演说家》中,鲁豫曾以《这见鬼的爱情》为题罕见地谈起了爱情话题。
在一开始,她先打了预防针:演讲中的“我”不一定是她自己。
但后面的整个故事,却总让人想到她曾经的两段婚姻。
在故事一中,“我”是一个极其强悍果断的女人。
和丈夫的第一次约会,她开场便是:
我没时间恋爱
我要结婚
随后二人在两个礼拜内见了家长、订了婚期,飞速闪婚。
1995年鲁豫在美留学时曾与一位美国人闪婚。次年她携夫回国加盟凤凰卫视,开启了自己的事业高峰。
如今大女主的所谓“搞事业”剧本,其实她早就玩过。
而故事二中,她有提到“我”有一位相识多年的故人,却一直遇不到对的时刻。
直到他们彼此都真正成熟、成就,他们才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这又暗合了她和第二任丈夫朱雷的故事。
对方是鲁豫13岁就认识的朋友,之后经历多年才重新走到一起,颇有种宿命论的味道。
这两段关系的共同点是,鲁豫其实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
她在玩一种很新的“恋爱脑”。
在《鲁豫有约》的尬怼合集中,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是她曾和女性作家黄佟佟当众杠了起来。
黄佟佟一直在说的都是在爱情中自我审视、保持心智成熟这些理论。
但陈鲁豫还是那套近乎胡搅蛮缠的追问:
人家要是就乐意呢?
又一次,她成了那个脑子不清醒、见事不明白,全场唯一的傻子。
但其实在下一个问题里,鲁豫透露了自己的一点狡黠:
你们专家总是能理智地解答别人的问题,但你们自己呢?
或许就和她的主持风格一样,鲁豫不觉得在爱情里自诩清醒理智就更高尚。
她宁愿这样装傻充愣,保持体验和沉浸感。
其实鲁豫从来不掩饰,她自己是一个渴望爱情、相信爱情的人。
但为什么说她是“大女人”呢。
因为她相信爱情,却不迷信爱情。
更确切地说,她不会相信某个具体的男人,某段具体的婚姻。
这个观点她曾向林心如、霍建华夫妇分别兜售过(笑死,好会搞事)。
也曾用来问懵因“演唱会求婚事件”出糗的张靓颖。
在这个话题上,鲁豫并没有平时那么蠢钝,反而颇有点在爱河边灵活出入的智者姿态。
实际上,大女人从不在表象,而在价值取向的清晰与否。
一个人表现得再理智镇定,再会说大道理,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判断力,不知道如何取舍,终究是纸老虎一只。
而陈鲁豫或许看起来缺心眼,却不缺心性。
在事业上、爱情里自己想要的东西,她都很明确,且愿意为此做出让步和牺牲。
这选择未必正确或高级,却绝对算得上果决鲜明。
一个大女人,必然是被全社会认可的精英?
我想说:真的吗?你不信。
真正的独立女性,要做到的首先是自己认可自己。
像陈鲁豫一样,一边被全世界当傻子,一边把人生过得有声有色,何尝不是一种境界。
她深知自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坑,于是也完全不把外界的骂声当回事。
这女人不简单。
你可以看不上她,但千万别小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