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全靠“吹”!徐州这个唢呐团队吸粉150多万

2023年12月31日晚8点,徐州沛县专业唢呐团体“曹家班”在短视频平台准时开播,乐手们相互配合,各展其能,轮流坐上c位,为网友们献上经典名段,《春节序曲》《朝天子》《赛马》《百鸟朝凤》……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唢呐曲目陆续上演,嘹亮高亢,直击心灵。截至次日零点半,这场“2023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直播共有372.9万人在看。

△曹家班直播时

2023年,“曹家班”在继承传统曲目的同时,不断创新,坚持直播300余场,4次登上央视舞台,收获150多万粉丝。直播,不但让“曹家班”解决了生计问题,还成为他们弘扬传统华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曹家班”一家六代吹唢呐70余年

徐州沛县素有“唢呐之乡”称号,成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民间乐团“曹家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世代以唢呐为生,几十年来穿梭于各类乡土间婚丧嫁娶演出中。

△徐州沛县曹家班

“曹家班”班主名叫曹河南,出身唢呐世家,是沛县唢呐省级非遗传承人,沛县唢呐协会会长。“一家六代人吹唢呐70余年。”曹河南说,他们参加过的晚会、演出不计其数,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的赛事中获奖,“曹家班”也成为沛县当地有名的唢呐班组。

曹河南的儿子曹嘎,1986年出生,是曹家唢呐的第五代传人。他说,20多年前唢呐艺人的月收入仅能过千元,鼎盛时唢呐艺人的月收入能过万元,很长一段时间唢呐这门技艺,可以让一个艺人靠一把唢呐养活全家。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庆典、演出等活动都热衷于新式的西洋乐器,很多人单靠吹奏唢呐演出难以维持生计,纷纷转行,再加上唢呐难学,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渐渐地即便是“唢呐之乡”,沛县现在的唢呐团队数量也不到高峰期的一半,“曹家班”是其中为数不多仍靠唢呐谋生的固定团队。

△徐州沛县曹家班

参加央视《一鸣惊人》栏目晋级,视频直播一开即火

“要不我们也试试直播?”对于以唢呐演出为主业的“曹家班”来说,眼看着家里的亲戚和兄弟们陆续改行,2022年2月底,曹嘎发出了这样的提议。

说干就干。经过半个月的筹备,2022年3月18日,“沛县曹家班唢呐”直播间上线。“原以为能有一二十个人来看就不错了,结果第一天陆续进来了几百人。”让曹嘎惊喜的是,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聚拢大量人气,很多人刷同城看到他们在直播,特意进来打招呼。开直播的第11天,粉丝数就超过10万,平均一天涨粉1万。

△参加央视11套《一鸣惊人》栏目晋级

“其实一开始试水直播的时候,大家只是单纯想着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希望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做好音乐,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网络让这门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吸引更多人喜欢唢呐。”曹嘎说,通过一个多月的直播,没想到有这么多观众喜欢,每场直播,都有数千人在直播间里等候,有人留言叫好的、有专门打电话邀请他们去演出的,还有家长说要把孩子送到他们这来学唢呐……

2022年4月5日,年逾八旬的爷爷曹威邦来到直播间,与曹河南、曹嘎一同演奏了《打金枝》和《七品芝麻官》,这是开播半个月来,第一次三世同台。爷爷演奏的时候,曹河南打鼓敲锣、曹嘎弹电子琴,曹嘎的弟弟曹干负责打乐器,给爷爷伴奏。当天3小时的直播,观众点赞超过了200万。

走上央视跨年晚会舞台

因为在网上弘扬华乐深受欢迎,“曹家班”也受到了央视的邀请。2022年12月31日,曹嘎率领“曹家班”登上央视跨年晚会,吹响喜迎新春的第一声。

晚会围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4个篇章展开,展现过去一年中华大地上的收获,传递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当高亢清亮的唢呐声响起,“秋收”篇拉开序幕。沛县“曹家班”和南昌交响乐团、江西省歌舞剧院的演员们联手带来了精彩的曲乐表演《秋》。身着红衣的唢呐演奏者们吹起欢快的旋律,丰收的喜悦通过屏幕传递到千家万户。

能登上央视舞台是莫大的荣耀,也是艰巨的重任。曹嘎说,当时面对崭新的曲谱,他们仅有短短一周的准备时间,大伙儿加班加点,反复练习,通过扎实的演奏技艺和多年的演出经验,不但很快吃透曲谱,还加入自己的想法,精心编排了动作与走位,把丰收喜悦的感觉表现出来。

此后不到一个月,“曹家班”参加了10余场大型线下演出活动,那段时间也成为“曹家班”近3年来最忙碌的时候。2023年春节假期,“曹家班”从大年初二继续开始直播,每天晚上8点直播到深夜12点,每周还会有一两场演出活动,“线下演出活动明显增多了。”曹嘎说。

△曹家班演出现场

要将唢呐代代传承下去

据曹嘎介绍,“曹家班”目前共有30余人,除了家族成员外,还有很多徒弟和学生。年龄最小的是曹嘎的小儿子,现在只有7岁。年龄最大的是年逾八旬的爷爷曹威邦。曹嘎称,“曹家班”里年轻人占比达到90%,平均年龄30岁左右。年轻演员吸引了年轻受众,在全网关注“曹家班”的150万粉丝中,中青年粉丝占比达到了60%。

短视频直播,也改变了“曹家班”以往的演出形式。“首先是演出时间的拉长,过去参加一场活动吹几首曲子,上台演出也就十几分钟,而到了直播间,一开直播就是3小时起。”曹嘎介绍,他们每天晚上8点半开始直播,原定播3小时,但常常到了晚上11点还有很多人进入直播间,根本没法下播,最长一次延时到了凌晨3点。尽管目前直播间里的固定演出成员是30岁左右,是“最有劲的一代人”,但曹嘎坦言,这种演出强度比过去大多了。“每天直播完,大家都坐在那不想动,太累了!”

曹嘎说,观演关系也和以前大不一样,过去唢呐的观众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如今直播间里19岁-30岁的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如何吸引年轻人?曹嘎在曲目创新上下功夫,除了唢呐经典曲目,他还把《喜洋洋》《本草纲目》等流行曲目,《大秧歌》《茉莉花》等全国各地的民歌,甚至世界名曲《喀秋莎》等改编成唢呐版,赢得不同年龄层群体粉丝的欢迎。

此外,曹嘎和团队成员还会从服装、乐器等方面调整和改进,他在直播间招募了数名20多岁的二胡、笛子、古筝等演奏员现场伴奏,一起参与直播。他们的直播节目也已经不完全是唢呐了,同时搭配北方的特色打击乐器,组成了一个民间乐团。

六代唢呐传承,助力华乐发展。目前,“曹家班”有3部原创作品,分别是《丰收喜悦》《欢乐新村》和《幸福一家人》,其中《幸福一家人》是以曹嘎一家为原型创作的。他想带着曹家班的年轻成员登上更多大舞台,让曹家唢呐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通讯员 张景良 现代快报+记者 张晓培 

(受访者供图 校对 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