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没有喜剧大赛和脱口秀。
但有他们的电影平替版:
《年会不能停!》。
导演董润年(《老炮儿》编剧),上一部是处女作《被光抓走的人》)。
互联网草根喜剧双王,大鹏与白客合体主演。有徐克钦点黄蓉扮演者“小小花”庄达菲;从《坚如磐石》金五集团走出来的孙艺洲、李乃文、王迅。
接下来的阵容你会知道为啥我说是平替了。
童漠男、大木&晃晃(肉食动物)、杨磊、rock、王皓、宋木子、六兽……脱口秀&“一喜”的创作演员。
因为这帮前言喜剧人的加入,《年会不能停!》有区别于一般国产喜剧的新。
台词嘎嘣脆,网感足,梗热,和打工人保持绝对同频。
《年会不能停!》年轻、联网,这是最大的优点,它比市面上现有的职场喜剧都要靠近打工人。
如果抱着跨年贺岁,一抒胸中emo,《年会不能停》的品相与笑料输出是靠谱的。
但如果你想看到的是一部能戳中国内现代职场心肺管子的讽刺喜剧,那确实要失望。
恰恰是因为它太年轻太新颖,《年会不能停!》在后半段辜负了打工人(至少是我)的期待。
这×年会啊,终究还是要继续办下去。
(文章会各种程度的剧透,还没看的建议谨慎下滑)
螺丝钉的崛起
先说它新的部分。
在近些年的帖子里,有一种主题流量肯定不差。
职场吐槽。
2019年,新东方年会最佳节目上了热搜,5分多钟的歌舞节目《东方有戏精v2.0》,在led上放大显示的歌词是最强的共振器。
肉叔重看了一下(1.25倍速节奏最舒适),有三句现场欢呼声最大。
吐槽职场混子:
“只想应付考核,不想踏实干活”。
吐槽职场马屁精:
“什么独立人格,什么诚信负责,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
吐槽公司汇报文化:
“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这句声量最响
现场的掌声,说明了这吐槽得有多准。
《年会不能停!》的力度也不相上下。
老实人胡健林,乌龙升迁,意外整顿互联网大厂。
老胡是个什么人呢?
合众标准件厂的高级钳工,一辈子兢兢业业,自从年轻(王皓 饰)时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博得满堂彩,还抱得佳人归后,就尝到了年会的甜头,成为了年会积极分子,年年报名。
20年过去,公司越来越大,成功上市。
他却越混越差,还在那个厂子里窝着,老婆嫌他没出息坐上别人的小轿车走了。
阴差阳错,胡建林被调到总部。
接待他的是员工关系部长年“背锅侠”马杰(白客 饰),一起共事的是常年苦逼无法转正的外包员工潘妮(谐音“叛逆”,庄达菲饰),三个人的职场命运被捆绑在一起。
以往内娱影视作品的重灾区就是职场剧,很重要的缘故是编剧好像从来没上过班,对于公司、办公室、打工人的认知要么一脚踩入风花雪月,要么就是煞有介事描绘出低幼斗兽场的景象,让我等打工人看得是又好气又好笑。
但这一次还蛮感谢《年会》主创团队的,深深怀疑里头有人潜伏到哪家大厂里真上过班,才写出只有安装了监视器才能展现的大厂真实日常。
说几个细节吧。
为了交代集团复杂的职称、层级关系,导演没有用笨办法靠人用嘴说,直接上邮件截图就好啊,发送、抄送清清楚楚,汇报关系一目了然。
每个新入职的员工都要在数据库里选一个英文名字,马杰说自己可不敢僭越,取名“杰克马”(细品一下,这取名文化这名字,影射差点露了馅儿),胡建林最后选的是“john”(他读成:壮)。
胡建林犹如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借他的视角全景扫描,通过工位、食堂、茶水间、员工休闲区等场景把集团大厦切分成“十八层地狱”,看似精致华丽,其实无论高管还是基层,各有各的炼狱。
关系有了,场景有了,还不够味。
语言的背后全是灵魂的呼吸
。
谁能想到,曾经喜庆的财源广进能被大厂hr们用成“裁员广进”。
“裁员”被包装件降本增效,锐意进取的战略方针,名为“广进计划”,和现实某大厂的“毕业”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华彩的要属胡建林厂子师傅的粗话和大厂互联网的黑话两套体系完美碰撞。
大厂:优化
老胡:留下
大厂:对齐
老虎:认脸
老胡:小刀割屁股,开了眼
大厂:久仰久仰,幽默幽默
电影至少三分之一的篇幅就是在“将错就错”的叙事过程中把真实职场的底裤给扒拉出来,露出又红又油的屁股。
我甚至觉得料塞得也太满了,满满当当都是打工人的倔强与辛酸。
加班不能对外讲,只能说是自愿的,美其名曰反正回家没事儿,在公司还能省水电。
此处@某些大厂“大小周”:不是没有周末啊,就是大和小的关系。
业务部门之间为三瓜两枣展开斗争,公司里没有秘密,只有传言,而传言往往十之八九又都是真的。
大组织里的裙带关系,哪怕一个小leader都“小猪配齐”,有个把马仔跟屁跟着。
借老胡的眼睛,扫视到处现代职场。
用过时的老国营厂的“老鬼”来收拾互联网张牙舞爪的“新鬼”,以毒攻毒,以鬼压鬼,将错就错。
标准件的童话
《年会不能停!》最大的戏剧冲突,是高级螺丝钉钳工和“没有人性”高管的对决。
俩方都负责决定(辨别)螺丝是否合规,只不过一个靠硬度,一个靠效率。
再远一点说,这也是企业高速运转,分工高度精细化背景下,活人和系统的对决。
"时代的列车开出去,总要有人在车轮底下增加摩擦力。"
这句话,又敢又心酸。
标准件隐喻人,工具的宿命就是听话运转。
年会则隐喻关系,真正不能停的“年会”其实是“会”,大会中会小会明会暗会,会上过的业务,实为利益battle。
所以最终的那场对决的尖锐,被歌舞削弱,被滴水不漏的裁判(董事长)软化。
甚至于,螺丝钉们的反击都是有趣的,合适的:
大鹏三人把证据剪成了鬼畜,把罪证编成了rap,把这出义愤填膺的揭发变成了年会最助兴的大轴。
和新东方4年前的最佳节目一样,非常振奋人心。
但也仅仅是振奋。
每一个节目都是要通过hr、行政上报、审查的,连吐槽老板的台词也都是在被允许的范围内,轻微调侃,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拍拍马屁。
《年会不能停》以这种方式炮制了一次属于标准件们童话:
当副总问谁能解决被裁员工中最难搞的一位,留学硕士&技术骨干,老胡不明就里地站出来说,能啃这块硬骨头,没事干,能成为笑点,也成为如今职场里看不到的奇观。
老胡打破了“会”的潜规则:永远不要为他人的利益而自告奋勇,这不是职场人,这是超级英雄。
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长笑出门去(电影借马杰之口说了两遍,故意颠倒顺序)。
是哦。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英雄,superstar。
但你的结局只有一个:门在那儿,出去:主动或者被动,总之就是毕业,优化,被裁。
不要命三人组中,只有潘妮(叛逆)维系了导演对于理想主义最后的坚持:好好干活,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
问题是:走出去之后呢?能看到什么呢?是否从一个集团走进另一个集团?
一部跨年喜剧的能力到此为止,给不了这么多。
在最后一幕闹腾欢乐中将犀利的表达偃旗息鼓,这是《年会》的无力。
又或者说,是电影对你我打工人的善意。
毕竟新旧交替,我们总愿意默认,未来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