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3.0,火出圈了
分类:娱乐头条
浏览数:9304
几天前,香玉曾看到一份“2023年度十大精神状态”总结。从年轻人的发疯文学、发疯表情包,再到影视剧里的疯批角色。连内娱明星们,也越来越重视营销自己的“疯癫”人设。香玉怎么也没想到,才过去两年,“发疯”居然会口碑反转。出于人们的渴望,近两年的明星似乎又重新开始经营活人感。大多数明星还放不下包袱的情况下,几名审题仔细的选手光速吸引吃瓜群众的眼球。如果说杨天真还停留在自娱自乐,下一位就直接内涵起了内娱。爱豆米卡怀抱塑胶婴儿,身旁的工作人员手握巨型奶瓶。不得不说,这种放飞自我的娱乐性表达,总能博得不少路人缘。非常规的言行、反应,不仅能够将高高在上的名人光环祛魅,拉近与粉丝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能突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强化个人的辨识度。比如,之前胡歌就因为在微博“疯言疯语”,自爆丑照,而被嘲讽“情绪不稳定”“矫情”。许多发疯行为,只是刚好迎合了人们对于内娱活人的渴望,或为高度内卷的打工人提供了轻松解压的情绪价值。“发疯”,更多的还是被作为一种新的营销点,成为当下社会快速流行的迷因。为何这种“发疯”人设,越来越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呢?无论是爽中带疯的复仇剧情,还是反派们动辄“西八”的精神状态,都血洗了内娱社交媒体。从《孤注一掷》到《拯救嫌疑人》,从宣传海报上就透着一股“疯”味儿。余华作品改编的《河边的错误》,他饰演一个小镇刑警。曹保平导演的《涉过愤怒的海》,上来就标明“18禁”。电影《潜行》上映前,官博也将主演刘德华定义为“冷静的疯批”。某种程度上来说,《漫长的季节》中角色塑造的出彩也是来源于“疯”。拼尽全力想要抓到那个“真凶”的执念,让他无法走出妻儿死亡的打击。正是这股疯劲儿,才让他们身上的悲剧感和宿命感更加能够打动人心。另一部国产剧《装腔启示录》,也靠全员发疯的桥段频频出圈。索性连珠炮似的回怼过去,不忘加上一句“牲口也要吃饭睡觉喝水”。哪怕是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疯劲儿,光是看着就让打工人乳腺通畅。显然,影视行业大规模发疯背后,正是社会情绪的折射。从最开始的扭曲爬行,到现在打工人集体发疯的小作文。甚至连过去不被讨喜的“疯子”角色,如今也成了发疯的精神icon。整天清醒克制有什么用,做个破罐破摔的疯子反而过得更舒适。今年万圣节上海街头的盛况,恐怕往后很多年都难有超越。又或者,神形兼备的“向太”,搭配关晓彤的冥场面《你叉叉》。最终还是那句话,不是精神病院住不起,只是万圣节更有性价比。有趣的是,年轻人的发疯的同时,还衍生出了一种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大家买门票不再是为了听歌手唱歌,图的是声嘶力竭地抢唱每一句词,体会彻底放纵的感觉。《河边的错误》映后环节上,余华也曾被问及类似的问题。说到底,这种负面情绪就是极度内卷的大环境之下,产生的精神内耗。置身于结构性困境之下的年轻人,急需一个宣泄的渠道。另一边,在传统的教育之下,东亚青少年从小被要求隐忍。长久的压抑和克制走向极端,“发疯”反倒成了不可避免的下一阶段。他们更倾向于在虚构世界中寻求“脱轨”,实现某种情感共鸣。或者是借助类似节日或者特定场合,进行一种想象化的扮演,以刺激思维上的反叛。这种“发疯”,完全不同于那些触及道德和法律底线的真·发疯行为。当这种集体情绪投射到文化层面,就产生了迎合情绪价值的明星和影视剧。明星们凭借“发疯”人设火出圈,或许只是因为追赶热梗的歪打正着。但银幕上的“发疯”,却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戏剧张力,让我们看到将生活推倒重建的决心。它们提供的情绪出口,正是满足大众“发疯”需求的代餐。